
第55章 进城(一)
两个多月前,自个还为卫东明年的学费愁得睡不着觉,没日没夜地编那柳条筐。
一个毛刺都给磨得干干净净,还带花样的柳条筐只能卖得五毛钱。
两三日才能编的一个,一个月合计下来也就挣个三五块,这还是遇着收购站要收柳条筐才有这挣钱的活计。
就这么点钱还得顾着一家子人的吃喝拉撒,买盐打酱油都得掐着指头算。
至于自家男人,别说盼着他给家里挣点啥,只要他不从家里往耶娘那扒拉东西那就阿弥陀佛了。
万万没想到,他病了一场后倒像是开了窍,不光懂得心疼媳妇孩子了,孝敬耶娘也晓得掐着手指头算,还换着花样倒腾那些针头线脑挣钱。
这才不过两三个月,钱匣子里的积蓄像春韭似的,一茬茬往上蹿。
等再过两年,手头宽裕了,说不定还真能把现在这老房子拆了新盖一栋。
就盖那种两层的小楼,红砖房顶铺上青瓦。把厨房和客厅打通连成一片,刮风下雨做饭再不用跑院子淋雨。
二楼留个小阳台,孩子们上学后能有个敞亮的地儿写作业,不用像现在这样全家人挤在堂屋的八仙桌上......
“媳妇......媳妇?媳妇!”
“啊?啊!”
“想啥美事儿呢?叫你好几声了都!”
“没啥没啥,就头一回见着这么多钱,有些愣神了。”
“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以后只会越挣越多,到时候你可别嫌数不过来!”
“嘿,你这话说的,谁会嫌钱多呢,真要数钱数到手抽筋,我连夜给财神爷绣锦旗!对了,你刚喊我是要说什么?”
“哎,我说啊,既然咱现在手头活泛了,家里也该添口了。老黄牛那是不敢想,但骡子或者驴还是能寻摸寻摸的。
平日里驮个东西上山进城都方便,省得你男人见天儿跟骡子似的卖力气,还能多捎带两筐山货呢。”
“那敢情好!后院猪圈空着也是空着,我明儿就拾掇拾掇。给牲口搭个新棚子,稻草垫得厚厚的,往后喂草料也顺手。”
“凤城大集总算完事儿了,我也得了空闲,要不咱明儿就领着三娃进城转转?省得这几个皮猴儿成天在外头疯玩,回回都滚得满身都是泥巴草屑。”
“行倒是行,不过平白无故,咱一家子往城里跑,不得找个由头糊弄糊弄?”
“嗨!找个借口那还不容易,就说城里东街王麻子他表舅娶儿媳妇,非得喊咱们去凑个热闹。顺带让三小子进城见见世面,多合适!”
“嗬!回头要有人问三皮猴子,'新娘子盖头啥颜色'、'酒席八凉八热都有啥',准保穿帮!”
“穿帮就穿帮!如今谁不晓得咱家挣着钱了?顶多背后嚼舌头说咱烧包,能咋地?”
“得嘞!明儿就给仨猴崽子换新褂子,咱也当回城里人!”
“......”
这年头进城也不算太难,就像周周四他们一家子这样当天打个来回的,连介绍信都不需要。
天还没大亮便坐着拖拉车轱辘轱辘晃悠到隔壁镇上的汽车站,售票窗口买了几张票,挤上那辆漆皮斑驳的绿皮大巴。
车子沿着盘山公路七拐八绕,柴油味儿混着邻座大爷的旱烟味,颠得人昏昏欲睡。
三孩子啃完江米条,靠在周四海夫妇二人怀里眼皮就开始打架,等再睁眼时,车头“凤城客运站“五个红漆大字已经明晃晃地戳在眼前了。
周四海见惯了后世那些高楼大厦,倒是没啥稀奇。
媳妇秀兰也进过两回城,这会儿也稳得住。
倒是家里那三个小崽子可闹腾坏了,三人打娘胎里出来就没出过远门,牛车都没怎么坐过,这回坐着了拖拉车不说,还坐上了绿皮大巴!
上了车,三个娃儿便扒着车窗直嚷嚷,可比二狗哥显摆的突突响的拖拉机带劲多了,车轱辘转起来连个响屁都不带放的。
下了车,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仨孩子活像撒欢的土狗崽子,电线杆子上的麻雀排排站都够他们乐半天。
“哇,这城里的马路宽得够我打上十个八个滚儿了!”
“阿耶,你们快看,好多自行车啊,一辆、两辆、三辆......唉唉唉!那边还有突突响的摩托车!跟到咱村里放电影的叔叔骑的一模一样!”
“阿娘!这铁皮房子肯定是二狗哥说的报刊亭!你看里头全是连环画!给我买本孙悟空的好不好?”
“......”
好不容易哄得三个小祖宗消停了,周四海攥着皱巴巴的纸条在前头开路,秀兰在后头跟赶鸭子似的拢着三个娃儿。
穿了两条胡同,绕过大槐树底下的棋摊子,路过仨报刊亭,逮着七个过路人,这才终于找着了地儿,照相馆里的老师傅正坐在里头擦着镜头呢。
“一家子拍全家福是不?黑白的一版五毛,加洗每张八分,想上色也是八分。彩照现在时髦,一块二毛钱一张。
你们要捯饬捯饬不?梳头抹脸五毛,租套中山装一块。后头布景板随你挑,天安门城楼、西湖断桥,换一个景儿加一块......”
“嘶!这彩照是金子打的不成!”秀兰听着这价儿后槽牙都发酸,揪着周四海袖子直跺脚,“四海,咱拍黑白的吧,一张彩色的能抵两版黑白的咧!”
“黑白的多不吉利,这么大老远地来了,那肯定挑最好的来!”周四海说着突然凑近,“再说媳妇儿你这模样长得周正,不拍彩色的白瞎了!”
秀兰正要瞪眼,周四海便指着那些假布背景,道:“柜台上那白布景瞅见没,咱就使这个,这可比那些假花园子要省一块!”
这话说罢,秀兰那挑起的眉毛往回落了些,周四海却又话锋一转,指着那满满当当的衣架子道:
“但衣裳钱咱不省,难得拍一回彩照,那肯定得光鲜亮丽的才成,咱身上这衣服还是差了些......”
“周四海,你摸着良心说,咱身上这衣裳都是用你扯回来的布新作的,统共就下过一回水,怎到你嘴里倒成了百衲衣似的!”
“你还好意思说,我也低给你挑的碎花布,让你给自己裁两身衣裳,接过扭头就给三孩子各做了一身,你就得个边角料做的夹袄面子......”
“我要是穿着新衣裳出门,叫乡亲们瞅见男人孩子还裹着旧袄子,脊梁骨不得叫人戳折了!”
“我能缺孩子们那一份么,那不是当时钱不凑手......”
叩叩叩————
玻璃柜台后台的老式座钟‘咔哒’了一声,懒洋洋地靠在柜台上的接待员不耐烦地敲了敲桌面。
“我说爷们儿,你当这是菜市场挑白菜呢?
瞅瞅这日头,都挂到正中央了,要不麻溜儿下定拍照,要不你们到门外头扯皮去,可别一帮子人杵在这里耽搁咱生意!”
“拍拍拍!怎个不拍!”周四海当即掰着手指头冲柜台喊道:“丫头小子各单照一张,三崽子再合个影,我跟孩他娘拍个半身,最后全家挤堆儿再整张大团圆!”
秀兰刚要张嘴,周四突然拍大腿又补了一句。
“对了!全家福洗成挂历那么大,要带玻璃框的!”
瞥见媳妇瞪圆的眼睛,周四海忙压低嗓子道:“加五毛钱就能裱框,挂屋里头也更气派些!这么多钱都花了,就别省这么点子钱了!”
“阿耶,我要这件衣服!这颜色跟村头二大爷家灯笼似的!”
“不行,这是我先看上的,你不能挑这个!”
“我就要这个,我就要这个!”
“这是我先看上的!”
“周卫东,周卫民,再吵你们俩就都别拍了,站一旁看咱抱着小妹拍!”
“......”
“我要站阿娘这边!”
“不行,阿娘是我的!”
“娘,娘,抱,抱抱!”
“都给我闭嘴,你们阿娘是我的!”
“周四海,当着孩子们的面,你说什么胡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