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文明城市的涵义、范式与特质
断言21世纪是城市文明的世纪,创建文明城市是开创人类城市文明的新纪元,给我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提供了一种价值论与趋势论的判断,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城市文明的世纪所蕴含的种种机遇和挑战。
(一)文明城市的涵义
如果说现代化城市以对“文明”(文明市民、文明城市、文明社会)的追求为目标,注重于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反映城市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那么,文明城市在按通行的国际“现代化”的标准提升城市物质文明的同时,更注重政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风尚的精神文明。可以说,文明城市是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等创建工作的积累和综合性提升,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整体文明程度相对高于同类城市的城市。
给文明城市(城区)作如下理论界定:文明城市(城区)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城区)。文明城市(城区)称号是反映城市(城区)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二)文明城市是人类城市的理想范式
再把文明城市放到人类城市范式变迁的历史中去考察,更能发现其意义和价值。
1 范式与城市范式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曾用“范式”来表明某一时期、某一科学“共同体”所公认的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理论方法及其可仿效的科学范例、模式,并表征着某一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路径。我们把“范式”移植到城市的概念上,以“城市范式”指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影响,在人类城市发展史上所出现的具有不同的城市价值取向、城市形态与功能特征的城市样式、城市模式。人类城市的变迁从城市范式的视角来分析,当原有的城市范式不能指导并解决现有的城市问题时,就会出现“城市革命”,发生城市范式的变迁。当然,城市范式的革命,并不完全抛弃城市原有的功能,而是在凸显新的城市功能、城市主导价值取向的同时,包容城市原有的功能、人类历史上不同的城市范式,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人认识与处理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了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城市人的影响。
2 从城市的“商业范式”到“文明范式”的变迁
以“城市范式”来考察人类城市的变迁,我们大致把它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四种范式。
一是“商业范式”的城市。我国是城市最早产生的国家,但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城”和“市”是两个概念“城”是指有防御性围墙的地方,能扼守交通要冲,防守军事据点和军事要塞。《管子·度地》记载:“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墨子·七患》记载:“城者,所以自守也。”“市”是商品交换之所。《周易·学辞》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事,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市有大市、早市、晚市之分。《周礼·地宫》记载:“大市,日昃而市,百姓为主;朝市,朝时而市,以贾为主;夕币,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显然,我国古代的城市其主要功能是维护“城市”的自然状态、城民的商业活动、日常生活,故而要在城内兴“市”,以便商品交换,筑“城”以做好军事防御,保护城市市民的商品交换。古希腊的“城邦”,其最初功能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城市主要是都城、商埠中心、贸易城市。中国的手工业中心城市是明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在西方,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也与商业、手工业和贸易相关。11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就借海上贸易的便利,并经过几次十字军东征,成为沟通东方与西方的贸易中心,构筑了一个强大的海上商业王国。
古代与近代城市的“商业范式”,在本质上是与朴素的物质世界观相适应的;对物质世界的尊重,以及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的世界观、人生观,客观上促进了“商业范式”的城市发展。
二是“工业范式”的城市。自18世纪中期开始至19世纪下半叶,西欧和北美相继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在这100多年间,也是西方城市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18世纪至19世纪西方国家的工业化,给西方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以最大的推动,既带来了城市的文明,又带来了污染、贫困、犯罪、拥挤、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城市问题也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城市问题的出现,是人对自然资源肆意掠夺的结果,也是盛行于17、18世纪的笛卡尔主义及牛顿力学(机械)世界观的产物。机械世界观把整个世界当作一台机器,把人也当作一种机器,这种世界观直接影响整个工业社会时期,19世纪的蒸汽机革命,引入“熵”的概念,依旧把整个宇宙(系统)也当作一台机器,仍然是机械世界观的产物。在机械世界观的影响下,城市的功能虽然越来越多,除了商贸业、手工业之外,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功能也日益突出。但是,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范式是以“工业”(发展各种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在批判机械世界观指导下的“增长”模式的缺陷,在反思工业化给城市带来恩惠的同时却又破坏了城市人居环境的过程中,1904年,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开始广泛实践1902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以实现城市的人本化、生态化回归。
三是“生态范式”的城市。现代物理学所展现的世界观的特色可以说是有机的、整体的、生态的,它也可以被称为广义系统论意义上的系统论世界观。生态危机唤起人类的觉醒,使人类开始反思工业社会所走过的路程,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开始钟情“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在欧美国家的一些城市搞得比较火热。如美国西海岸的滨海城市伯克利、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都成功地避免和解决了包括生态问题在内的许多城市问题。1999年初,西班牙马德里城建委员会公布了一项计划,要在21世纪初建成“西班牙第一座生态城市”——新巴列卡斯城。我国也于改革开放后启动了“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江西省宜春市在1986年就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正式开始生态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之后,广州市提出建设山水生态城市,昆明市提出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城市,楚雄市提出要建设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现代生态城市,北京市提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等等,都是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的。
但是,对生态城市的认识与操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1)对生态城市内涵存在片面理解现象。误把“花园城市”“绿色城市”等当作生态城市建设,单纯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简单增加绿地,使绿地时常处于交通和建筑规划后见缝插针的消极地位,因而不能在生态意义上起到积极的作用,经济生产时排除城市内部资源的再生等。(2)认识及操作时还略带机械世界观之嫌。吴良镛说,用机械的方式,从单一的生态功能分析出发,对复杂的城市内容功能化、机械地简单处理也会忽视一些复杂的问题。(3)过于强调城市规划的作用。如果说19世纪的城市是水泥、石匠的杰作的话,我们不妨说20世纪的城市是规划师、设计师手中蓝图的钢筋水泥模式,忽视了城市作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天然本质。忽视了生态城市的复杂性、多样性及适应性等基本性质,导致城市出现“千城同貌”的现象。
四是“文明范式”的城市。20世纪末21世纪初,各国学者在反思“生态城市”的过程中,提出以新的思维方式认识生态城市,同时预言新的城市范式诞生。20世纪末以来在我国广泛开展的文明城市创建,正是这样一种与21世纪人类城市发展趋势相吻合、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范式,即“城市文明范式”。
文明城市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其中精神文明是根本和本质特征。综观当今中外城市,单纯依靠建设物质文明,决不可能实现“天人合一”的城市理想。例如,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最大城市纽约,物质建设可以说是全世界首屈一指,但仍被评为最不安全的城市之一。我国学者梁启超早期到美国访问,曾意味深长地慨叹:“天下最繁盛者莫如纽约,天下最黑暗者亦莫如纽约。”现代文明城市应是自然、经济、社会和谐的复合型生态平衡城市,是富有市民凝聚力、归宿感和认同感的城市。
(三)文明城市的特点
文明城市的理论界定表明,我国创建文明城市(城区)的国内背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文明城市(城区)的创建必须体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文明城市的基本特点有三个,即城市的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素质文明。城市的形态文明是文明城市的形象,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则是文明城市的内在本质特征,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文明城市的风采。
1 形态文明
文明城市不能没有文明的形象,文明的形象是文明城市的首要形象。有人认为,文明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文明的“形”和“象”在公众心目中的感受与反映;文明城市的形象是公众在感受、体验城市功能与素质的过程中对城市形态文明的一种认知、判断,其认知与判断虽是主观的,但它是对城市形态文明的一种客观反映。
但“形态文明”不能等同于“形象工程”。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大拆大建”是搞形象工程的主要表现。以大广场为代表的形象工程热,其实是某些领导人或者设计师的浮躁心理在作怪。有一座城市特色是养奶牛,市领导下令,拓宽了一条大马路,在路两旁刻了许多花岗石的牛雕塑,有300多个。这个工程花费了上亿元,而这个城市的财政收入中,城建资金只有2 000万元。那位市领导还对人说:“说不定两千年后有人挖出一头牛的雕塑,那就是我的伟绩。”这是非常可笑的。在形象工程的背后,人们看到的是城市规划中的盲目性。城市规划中的盲目性,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把它归结成“八个盲目”。
一是盲目拔高城市定位。我国一共有661个大中小城市,其中竟然有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的大都市或国际化城市,还有很多城市要建CBD。今年5月份在南京召开了一个CBD的国际研讨会,有400多人到会,如果按一个城市来2个人算,就有200个城市参加,可见CBD的热度有多高。
二是盲目扩大城市人口的规模。正因为国家的土地调控政策需要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对用地进行审批管理,所以这种扩大人口规模的冲动就越来越强了。原来地方政府是“跑部钱进”,现在不要钱了,也不要项目,就要城市人口规模指标。这既有客观的体制策动,又有主观的盲目性。
三是盲目提倡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仅有20万人口的小城市的市长,也片面地认为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就是城市生态良好。
四是盲目进行旧城的成片改造。
五是盲目迎合小轿车的交通需求。片面强调防止道路交通堵塞,而规划建造大马路、立交桥和拓宽旧街道。决策者们是坐小汽车的,他们希望能加快行车速度,以至于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盲目布置超宽的马路、不分青红皂白地拓宽机动车道、砍伐行道树、取消自行车道。个别城市还对取消自行车道予以立法。
六是盲目地进行功能分区。片面强调功能单一的各类园区。
七是盲目进行周边环境的再造,破坏自然生态资源。
八是盲目地体现第一责任人的权威。认为我既然是第一责任人,就应该有绝对权力修改规划。这麻烦就大了,有的城市出现了“一届政府一张规划”的现象。城市总体规划是第一资源,总体规划错误就会导致建设错误,而建设的错误往往是难以弥补的。
2 功能文明
任何城市都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功能。我们所说的城市的功能文明,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服务、管理和创新三个方面。城市应成为最适合人居的场所,不仅要有合理的空间布局,美好的生态环境,而且要给“人居”提供能满足人居需要的种种服务。
城市功能还通过城市管理来体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流、资金流、车流、物流、信息流在城市中的广泛流动,城市管理如何以人为本、人居需求的矛盾如何解决,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城市功能文明的内在特质则是创新。任何城市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均会形成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功能;但是一座城市与另一座城市功能文明的差异,不仅仅在于服务与管理,更具特质的是创新。
3 素质文明
城市素质文明可从城市的自然环境素质(质量)、城市基础设施素质(质量)、城市市民素质、城市发展素质等方面去分析。比如,城市基础设施的素质如何,对于聚集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中,大型桥梁、机场和地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四)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选择
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的选择、理想的实践路径和现实的根基。
1 文明城市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
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托邦”、康柏内拉的“太阳城”、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反映了西方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对和谐美好社会的描绘、设计与憧憬。马克思主义摒弃了以往西方思想家对理想社会设计与追求中的“空想”色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都提到“社会和谐”,并把和谐美好的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最高的追求,同时论证实现这一人类最高理想的途径、手段、主体力量等。
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思想家(包括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贵和”思想)对和谐美好社会的设计与追求,给我们的启示是:(1)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和论证可从两个层面来体现:一是从城市(或者说城邦——“太阳城”“和谐公社”等)、国家(“理想国”等)、宇宙(“全世界和谐”、整个天是一个和谐“天人合一”)的层面;二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如“贵和”“和而不同”“和美生物”“协和万邦”等)关系的层面。(2)无论是“城市”“国家”“宇宙”的层面,还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和谐的关键是“文明”,“文明”是两大层面“和谐”的主导价值取向。(3)人类正是在追求“文明国家”“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提升“关系”文明,展示“城市”和“国家”文明,实现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是“和谐”“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
2 “文明城市”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
城市文明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集中表现。因为城市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文明成果的积淀,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具有了城市的意义,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揭开了城市文明的篇章。城市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如果说人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原始蒙昧时代的文明(或原始社会的文明)、农业社会的文明,工业社会的文明、信息社会的文明,那么,不同时代的城市文明与不同时代的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状态(如农业文明时代的城市与社会和谐、社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城市与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等)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该时代社会文明的特征和状态,更突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即作为和谐社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的城市文明,应成为承载社会和谐、展示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和谐的理想样式、理想追求。
3 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选择
在我国,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它是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而逐渐明晰、逐渐完善的。我国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1981~1988年期间,我国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做好事活动,逐步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2)1986~1991年。当时社会上出现了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一些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一阶段,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以“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3)1992~1995年,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只抓经济建设、放松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1992年春,发表了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小平语重心长地说:“经济上去了,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我国人民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1996~2004年,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正式见诸党中央的文件。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简称《决议》)。《决议》中提出“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定规划,到2010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作用的文明城市和文明城区”。我国各城市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及中央文明委、文明办有关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都开展了群众性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研究与设计构建文明和谐社区、文明和谐城区、文明和谐城市的图景,并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指导,扎扎实实地推进我国各大城市、城区文明和谐城市、城区的创建,实现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共生共存共荣。
回顾我国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可以看到:(1)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2)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从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不但反映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我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谐社会建设将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重要主题;(3)我国20多年来群众性的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表明:文明城市已成为引导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理想范式;建设和谐社会要从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文明和谐城区、文明和谐城市做起,文明城市是和谐社会的现实根基,城市越文明,社会和谐的根基越牢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人们对文明城市的呼声和期望日益高潮,大家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城区乃至文明城市之中。20多年来,我国千百万市民对文明城市的期望、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已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