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总投资率高位难以为继
投资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的状态已经存在数年,其带给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目前经济中低速运行的背景下,企业周转资金受限,各地政府财政收入吃紧、土地融资平台被剥离,私有部门和政府部门用于投资的资金来源都十分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过高的投资规模不可持续,长期的举债投资的违约风险极大。另外,鉴于目前国内出现的行业发展不平衡,也急需投资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个别行业产能过剩、个别行业投资不足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使得社会投资的投资效益受到损害。因此在投资资金有限的前提下,为了保证资源的投资效益,不能因单纯地追求GDP增长速度而忽视了对投资规模、投资结构的科学评估和调整。
一、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一定时期内在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中投入的资金总量,是一个国家或部门在一年内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反映了一年内投入在固定资产再生产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的总和。当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存在许多有利的投资机会时,投资规模越大,就意味着经济能够快速增长。然而请注意这一论断的前提是投资机会有利。投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鉴于投资活动的二重性,投资规模的盲目扩张可能会引起投资品通货膨胀、造成资源浪费、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导致国民经济失衡。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投资需求规模大于投资供给规模,投资的货币购买能力过大,可能导致投资品的价格上涨。如果投资需求规模小于投资供给规模,投资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品积压生产萎缩,整个经济可能出现滑坡、不景气状态。
从一般的观点来看,影响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可供投资的资金规模的大小。但是,投资是为取得资本增值的,而投资会受投资效率递减规律的制约,在一个既定的社会环境中,即便是资金充裕也不能无限制地投资,当增加的投资和增加的效率之比等于0的时候,即边际收益率等于0这个临界点,继续投资就无利可图,这时人们就会停止投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吸收的投资规模就是其资本容量和资本存量之间的差额。如果这个差额大,在资金充裕的条件下,就可以扩大投资规模。
影响投资规模的因素之一为资金因素。如前所述国民总储蓄是投资的资金来源,一个社会的投资规模与一个社会所能筹集到的资金数量有密切关系。国民总储蓄率高、国民储蓄的数量大,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多,投资的规模就可能扩大。由于资金是一个极具流动性的因素,在政治经济条件允许或者说投资环境好的情况下,资金不仅可以从一国或一个地区内部的国民总储蓄中形成,也可以从国外大量引进。所以,可供投资资金=国内总储蓄+国外资金流入-国内资金流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好,就会吸引资金流入,可供投资的资金量大,相应的投资规模就可以扩大。尽管我国的人均储蓄为全球最高,使得中国有着大笔的投资资金可以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限制地使用投资是最优效率的举措,一方面受制于投资越多边际收益率降低的因素,另一方面也由于投资的不断扩大会抑制消费,从而无法为社会创造足够的消费需求从而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再者,由于目前许多投资为举债投资,许多地方政府为争GDP业绩建立了许多面子工程,从而欠下了大笔的债务。负债累累的财政状况又进一步削弱了相应的政府消费,削弱的部分如果出现在民生领域,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考虑。一国在一定时期投资规模的大小,也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例如,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投资率以及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的一个客观情况,就是由于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继续重建基础设施、恢复生产建设,社会资本的容量很大。而新中国成立以后高投资率、高经济增长率也是基于这种客观的现实情况。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在物质消费上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对物质生产资本的积累需求就会逐渐下降。就目前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而言,中国经济面临着由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向消费带动的经济增长带来的转型期,因此合理地分配投资和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转型是否成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投资规模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变化趋势。以我国和美国做一个比较来看,我国是一个典型的高储蓄率、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国家,美国则是一个典型的高消费、低储蓄率、低投资率的国家。我国和美国的投资率比较如图2-2所示。
图2-2 中国和美国投资率比较
从图2-2中可以看出,我国投资率比美国投资率高出很多,相当悬殊。1980—2008年我国投资率呈现上升趋势,而美国投资率相反呈现出下降趋势。我国的投资率目前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其中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正在处于起飞阶段,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有大量的投资机会。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由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国向生产力较高的工业化国家转变,投资率随着社会剩余产品增多和国家积累能力的增强而上升。美国早已实现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全社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相当的高度,所以投资率较低。三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居民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节俭,注重储蓄和投资。
我国的年度投资规模是趋于长期增长的,且具有比GDP更快增长及随经济增长率升降而波动的特征。它可以从两方面指导现实工作:
第一,可以正确评价投资规模的增长速度,任何一个经济规律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条件。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性和GDP的规模和客观条件,适当安排投资规模,正确评价投资规模和国力是否相适应。
第二,可以合理安排中长期投资计划。认识年度投资规模具有比GDP更快增长的规律,有利于适当安排建设总规模,实现预期的投资结构。一般来说,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需要的时间长,建设工期长,投资回收慢,为了保持其投资的适当比重,必须适当安排中长期投资项目。
二、投资规模调控的必要性
在社会生产的循环与周转过程中,一定量的投资规模是满足生产发展、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劳动力就业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必要保证和前提条件,也是构造和影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主要途径。一般来说,投资的规模越大,所增加的固定资产数量越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就越快。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发展、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会倾向于固定资产数量的增加和效能的提高。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始终会遇到需要和可能的矛盾,这种矛盾常常在投资规模上集中体现出来。首先,在人们的主观愿望上,都想尽最大努力增加投资,加快经济建设的速度,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其次,从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来看,也总是要求更多的投资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目的。
在宏观上考察,一国一定时期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是影响一国国民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经济建设对的实践已经证明,投资规模无论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引起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经济建设历史上反复出现过投资规模膨胀的情况,投资规模超过国力的承受能力,不仅没有使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反而损害了国民经济的正常有序的发展和稳定增长。反之,投资不振也会对国民经济带来不良影响。例如,195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为131.23亿元,1958年猛增到279.06亿元,增长近一倍。1958—1960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3.66亿元,是“一五”时期投资总额的173.92%。由于投资规模大大超过了当时的资本容量,受投资效益递减规律的支配,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差,大大影响了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纠正这个偏差,1961年中央政府开始大幅度压缩投资规模,1962年我国投资规模仅为87.28亿元,结果导致经济增长出现大起大落。此后我国在1970年、1978年、1984年、1992—1994年又经历了几次投资规模的大幅度波动,尽管引起每一次大幅度波动的原因和背景都不相同,但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此外,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还存在较严重的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忽视对现有企业的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等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整个经济的增长方式存在粗放型经营的问题。
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投资规模,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主要依靠高投资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经营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经营方式,有效地避免投资规模膨胀的问题。
三、投资结构
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是投资宏观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投资规模从总量上,研究分析投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投资结构则从另一个重要方面——构成上,研究分析投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总投资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投资结构是决定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是决定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态势的一个基本因素。近年来,我国投资结构失衡也是投资率高位难以为继的另一大原因。我国对房地产行业、钢铁行业的过度投资使得产能过剩问题严重,部分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供大于求,从而出现了众多“鬼城”,房价下跌,居民收入预期下降、抑制消费、部分省份还出现了土地费用难以回收等财政缺口。因此,鉴于这些过度投资带来的问题,有必要对相关行业进行实施去产能和淘汰产能的举措,从而使得国民经济平衡发展。
所谓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的投资总量中所含各要素的构成及其数量的比例关系。投资结构涉及多方面内容,对投资结构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投资的主体结构
投资的主体结构是指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额在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例如,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之间的投资比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投资比重;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投资比重等。在不同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个投资主体的投资额在社会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同。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阶段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在投资中占绝大比重。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府投资比重逐渐下降,民营经济、外商投资比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投资主体的结构通常会决定投资的使用结构,因为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总是体现其本身的动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工业结构中重工业的比重很高,轻工业的比重较低,就是因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主体对于投资在各部门分配体现了实现工业化的主要任务。
政府投资通常还具有非营利性特征,主要投资在非经营性的项目上,而企业和个人投资主体的投资目的一般以市场需求导向为主,比较灵活,具有追逐利润的盈利倾向。研究投资主体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合理地分配使用社会资金,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
(二)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
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是指不同资金来源的投资在投资总量总所占的比重。从总量平衡关系来看,总投资资金来源于储蓄。从储蓄的形成来划分,投资资金来源于当年生产活动中新创造的价值中未用于消费支出的部分和固定资产投资折旧基金。从储蓄的供给主体来分,投资资金来源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个人和国外。从资金的来源渠道上划分,我国现行统计制度将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
(三)投资的使用结构
投资的使用结构是指各种投资使用结构的相互关系及其数量比重。投资使用结构的含义比较广泛,包括投资的产业结构、部门行业结构,反映投资在三次产业和部门行业部门之间的比重关系;投资的区域结构,反映投资在全国各区域之间的分布,如对各行政区域的投资,如东、中、西部投资;投资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结构;投资的项目规模结构,大、中、小型项目之间的比重关系等。其中,投资的产业结构和部门行业结构是投资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是历年投资的结果,投资的产业部门结构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决定社会产品的供给,因此投资结构的变化应与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相适应。有关专家学者研究结果发现,近代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之一,是整个产业结构的变革。人类从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走向了以现代工业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人类又迈向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社会。一国经济发展是否成功,实际上是国家的整个经济结构的变革是否获得成功。
(四)投资的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的分类
产业结构的分类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或部门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由于国民经济的行业或部门非常复杂,因而关于产业结构分类的方法和标准也不一样。按我国2003年的划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指出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2.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其产业结构是不同的,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也不同,产业结构伴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始终处于不同的演化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发展非国有经济,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培育和发展资金、劳动等各类市场,缩小指令性计划调节等措施。经过30多年的改革,投资领域发生了以下一系列变化:
(1)投资主体多元化。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的格局,其变化的基本趋势是政府投资的比重下降,而企业和个人投资的比重上升。
(2)投资来源渠道多元化。伴随着分配制度的改革和融资渠道的拓展,投资领域形成了国家财政投资、银行贷款投资、企业自筹投资、利用外资多种融资渠道同时并存的格局。其变化趋势是国家财政投资的比重逐步下降,而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股票债券、企业自筹资金和利用外资的比重逐步上升。2008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分别为4.3%、14.5%、2.9%、64.8%和13.5%。
投资结构变动由主要靠政府政策来推动转变为主要靠市场来推动。1979年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优先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投资部门结构由向生产资料部门倾斜转为向消费资料部门倾斜。当时由于民间投资力量还很弱小,轻工业和非生产性投资比重的提高,主要是靠政府政策来推动。在1985年以后,用于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投资得到进一步增长。例如,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投资大幅增长、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上升、居民住宅投资增加。投资部门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由市场推动。
投资结构的中心沿着消费品产业、中间产品以及原材料工业、基础性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方向发展。1978年,我国轻工业在投资中的比重为5.8%,1981年上升到9.8%,重工业的比重则由48.7%下降到39%。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比重下降,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性产业的投资比重上升,由1988年的39.6%上升到1991年的46.5%。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投资结构开始向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餐饮业、金融保险、房地产、教育文化等第三产业转移,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三产业的比重2008年达到52.5%。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日益增多,我国产业结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在投资结构中的比重呈现上升态势。
四、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20余年的高速发展时期,其中,投资对经济的推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过去发展阶段中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各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略增长质量的事实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当我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新常态”,之前部分产业的投资快于经济增长使得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尽管目前的经济政策有所调整,去产能举措有效性明显,企业效益好转,但由于经济放缓导致的全面需求减弱,部分工业产品供大于求导致价格大幅下跌,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个别企业甚至无力支付员工工资,经营艰难,部分产能过剩的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产能过剩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超出市场消费能力。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与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数量质量、组织技术条件有很大相关性。一般认为,产能即生产能力的简称,即为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总供给不正常地超过总需求的状态。"略大于"是指除满足有效需求外,还包括必要的库存和预防不测事故的需要,这种过剩本身并不是坏事。但是如果这一现象长期非正常地存在,则可能暗示着经济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是产能过剩的体制性原因,表现在政府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能力过强,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使产能扩张难以抑制。尤其在2009年和2010年“四万亿”投资带领下,企业盈利改善,因此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热情攀升;而2011—2012年是行业前期投资下产能释放的高峰时期,然而这时随着经济总需求的逐季下行,产能过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有学者提出,行业产能过剩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价格相对下滑;二是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亏损企业增加;三是行业供给超过了行业需求。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戚向东对判定行业严重过剩给出了六项指标:一是产品库存持续急剧上升,销售呈现停滞状态;二是产销率大幅下降,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三是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长期处于成本线以下;四是行业出现大面积的企业亏损,企业被迫举债经营;五是一批企业相继倒闭或破产;六是进口严重受阻,出口不计成本,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目前,我国一些工业行业部门纷纷呈现出了上述指标描述的现象,意味着产能过剩问题在一些行业部门凸显。
2014年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通知,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2014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4〕148号)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企业,并在当地政府门户网站公告相关企业名单,确保相关企业在年底前淘汰。涉及产能过剩的行业有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含再生铜)冶炼、铅(含再生铅)冶炼、水泥(熟料及磨机)、平板玻璃、造纸、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极板及组装)等。
钢铁生产能力已经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但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钢材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下行,全国钢材价格总体水平不断走低,2011—2014年全年钢材平均销售结算价格分别为4468元/吨、3750元/吨、3442元/吨、3074元/吨,呈不断下滑趋势。全国粗钢产量8.2亿吨,同比增长0.9%,增幅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钢材(含重复材)产量11.3亿吨,同比增长4.5%,增幅下降6.9个百分点。国内粗钢表观消费7.4亿吨,同比下降3.4%;钢材表观消费10.5亿吨,同比增长1.7%,增幅下降10.6个百分点。供大于求现象明显。工信部发布的《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显示,石化行业上半年,受国内外和下游市场需求放缓以及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等影响,石化行业生产、投资增速回落,主要产品价格下跌,企业效益状况下降,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生产增势放缓。除了传统行业以外,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也有不少案例。据报道,风力发电机组制造业目前产能闲置逾40%;光伏产业产能也严重过剩,据工信部下属的光伏产业联盟对所属160多家企业的统计,产能已经达到了35吉瓦,全国光伏企业总产能在40吉瓦上下,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装机量还多。一些其他行业尽管目前产能过剩问题并不明显,但根据一些最新的统计数据已经显示出一些产能过剩的明显迹象。几年前,当国家发改委在天津汽车论坛上提出汽车产能过剩时,曾经遭到汽车业内普遍批评,大规模的产能扩张并没有停止脚步。然而如今汽车业价格激烈竞争、效益下滑、库存增加、限购城市增多等因素,使得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2015年中国汽车总体产能为40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不到80%。自主品牌的产能利用率低下更为严重,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甚至低于50%。库存方面,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消息,2015年5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到57.3%,同比上升8%。至此,该指数已经连续8个月高于50%的警戒线。
已经进入产能过剩预警名单的行业和即将进入产能过剩名单的行业日渐增多,而鉴于产能过剩问题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显著影响,因此产能过剩问题也将成为今后5年宏观调控中的最大挑战。微观层面,产能过剩的行业产品价格大跌,企业经营效益大幅递减。例如,钢铁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及需求增长的放慢,钢铁价格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持续下跌。尽管最近几年,铁矿石和煤炭的价格也有所下跌,但是成本的缩减未能抵消收入下降的影响;石油加工、化纤制造、建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利润均为负增长。一是产销率下降,库存增加,成本上升。二是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总的来说产能过剩使得企业的投资预期下降,部分行业需要淘汰、合并甚至关闭一些工厂来达到去产能的效果,但这将会导致失业、降低工人收入和消费预期,由此对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下行压力。宏观层面,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物价总水平明显下降,形成明显的通货紧缩压力,增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产能过剩还会使企业的投资预期和居民的消费预期下降,由此使经济增长面临越来越明显的下调压力。三是产能过剩还会导致银行不良资产明显增加,金融风险增大。技术落后企业形成的产能过剩,由于转化率低,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影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个别行业的产能过剩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的途径有很多种,一方面,可以从供给层面通过产业转移,把过剩产能转移到发展阶段较低的国家,如越南、柬埔寨、非洲等地区;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设定资源、能源、环保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同时,也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合并一些产能,提升生产的整体质量。从需求层面,也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收入的扩张来吸纳一部分过剩的供给,此外,通过城镇化进程也可以释放农村居民的住房、汽车、家电等传统需求,缓解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
五、投资效益
投资效益是指投资活动中各种资源投入与所取得的有效成果的比值。投资活动所取得的有用成果,不仅表现在投资建设和项目建成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而且还表现在满足社会需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方面。提高投资效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评价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能仅仅讨论投资规模的大小,而应该从投资效益探讨,评价单位产出是否足够节约了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效益才能相统一。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民的“短期行为”、企业的唯利润最大化,地方官员的唯GDP至上的理念和行为使得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步履维艰。因此,要使经济、社会、社会环境效益达到统一,提高投资效益是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