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心常态—让我们习惯增长的“极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投资之于经济增长

对经济的分析通常会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展开。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了均衡条件下的经济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阐释。从需求的角度上看,投资规模的扩大可以在市场上产生扩大的需求,表现为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需求增加,从而进一步促进对生产这些产品所需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对劳动力的需求又会进一步促进劳动者收入的增加,进而再次促进市场上对消费品的需求。从供给角度上看,投资活动可以扩大再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的供给,长期来看,技术部门的投资还可以提高社会的生产率(即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从而扩大单位社会供给规模。

举例来说,某市政府计划在城市郊区建立一座工业园区,地方政府投资一部分资金建立厂房及相应基础设施,建厂房所需要的钢筋、水泥、木材等促进了当地市场上这些的购买,建立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为农民工和工程师提供了就业机会。政府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增加了相应的商业经营者已经劳动人员的收入,他们的收入提高之后,又会进一步在市场上购买所需的消费品,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当工业园区建成以后,吸引了众多商家来此投资,建立生产线,雇佣工人,增加的生产线能够提高当地的产品的生产量,提高了该城市的产品供给能力。新增的就业机会和工资也吸引了外地的人口向该市转移,从而更多的劳动力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的产品供给。各商家为提高生产效率购进了先进的生产机器,使得一个工人每天制作100个零件的生产能力上升到了每天200个,这一举措使得该地的年产量翻番,多余的产品销往外省和海外,为本地工人赚得了更多的收入和利润。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总的来说,投资对宏观经济的作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短期的需求效应,即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投资增长能够直接拉动总需求的增长,从而带动总产出水平的增长;二是长期的供给效应,也就是从供给方面来说,投资可以形成新的后续生产能力,并且为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均表明,要想持续扩大社会再生产,必须增加固定资产、改善劳动手段和提高技术水平。然而投资既会促进经济增长,又会引发经济波动。因此我们在处理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时,既要重视投资的需求效应,也要重视投资的供给效应;既要重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又不能盲目扩大投资。

不同的经济理论对投资与经济的关系有着不同的描述。不同的经济理论用不同的指标和角度,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出诠释。

一、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一)储蓄与投资

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总值,从实物形态来看,表现为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Y表示GDP,C表示消费品,I表示投资品,即GDP等于消费品和投资品的总和Y=C+I。而与此同时,GDP又表现为各个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即住户由于向企业提供劳动和生产资料所获得的收入总和,形成社会总需求。住户的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消费支出,余下的部分形成储蓄。以S表示储蓄,则有GDP等于消费和储蓄的总和,即C+I=S+C,因此投资等于储蓄。

这是最简单的模型推导,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国民储蓄是一国投资最主要的来源,同时是广义概念,包括国内储蓄,也包括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及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国储蓄率更是高达51%,2010年储蓄率依然在51.2%,直至2014年的48.1%,中国的储蓄率一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9.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发布的报告亦指出,2013年中国的储蓄占新兴经济体总GDP的18%,但是占新兴经济体总储蓄的比重却达50%。更有研究指出,2013年9月,我国居民储蓄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3万元,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的国家。然而,虽然储蓄可以转化为投资,形成社会总需求,但是与其相对应的消费却受到了抑制,进而影响了总需求中对消费品的需求,消费品的需求降低会带来市场上商品过剩,从而抑制进一步的扩大再生产投资,因而过高的储蓄率是会抑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多年来高储蓄率是导致国内消费动力不足,进而阻碍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也并不表示一个国家的储蓄率越低就越好。储蓄率过低可能会导致消费过度的物价攀升,这种消费也是不可持续的。如美国,储蓄率很低,但是消费却很高,超过自身负担能力的消费又会转化为负债,然而当收入来源不足或者有限时,信贷就会形成泡沫,进而引发金融经济危机。可见储蓄过高和过低都不是最有益于经济发展的,进而投资的过高和过低对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未必是绝对有利的。

(二)投资乘数理论

乘数的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提出,后来被凯恩斯加以使用。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它被用来分析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对其他变量产生的影响的大小。投资会产生需求,即指因投资活动而引起的对社会产品的需求。在社会大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某一部门投资的增加会引起对资本品需求的扩大,这又会导致资本品部门生产和就业的扩大,在该部门工作的人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收入的增加会直接带来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这又会带来消费品部门生产和就业的扩大,同时服务业的规模也将扩大,最终促进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形成投资的需求效应。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正是从投资的需求效应出发,从宏观经济角度解释投资需求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投资乘数理论把GDP的变动看作因变量,把投资变动看作自变量,阐明投资的变动能够给收入带来相应多大程度上的变动。亦可以理解为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这笔增加额数倍的GDP的增加。投资对收入的这种扩大的影响用乘数或倍数表示,表明投资增加所导致的收入增加的倍数为多少。

(三)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于20世纪40年代先后提出了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型。由于他们所提模型含义相同,所以在经济学中一般将他们的模型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集中研究了经济活动中总收入增长率、储蓄率、资本收入比率三个变量的关系。模型的表达式为G=s/k=s·delta,G表示收入的增长率;k表示资本-收入增量的比率;s表示收入中的储蓄率;delta表示产量与投资增量的比率,即k的倒数。

哈罗德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将经济增长抽象为三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从式中可以看出:一国的经济增长率与该国的储蓄率成正比,与该国的资本产出比率成反比。这一模型在突出了科技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同时,说明了通过提高投资(储蓄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资本转移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科技发展通过技术转移降低资本边际系数(k),即提高资本生产率(1/k)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在G=s/k=s·delta公式中,如果delta=0.25(即每增加1单位投资可以增加0.25单位的收入),k=0.4(即增加1单位收入需要增加4单位资本),s=0.2(即储蓄占收入的20%),那么G=0.2/4=0.05,或delta=0.25×0.2=0.05,经济可以按5%的年增长率增长。

投资之于经济增长的理论百家争鸣,不管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或者高级阶段,投资都是经济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处于新常态下的我国亦是如此,我国要实现经济腾飞,需要大规模的投资。而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GDP仅为7485美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要为大规模的投资筹措资本绝非易事。投资必须要获得相应的效益回报,以避免资源浪费。由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经济规律,让科学的经济规律指导投资,使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速度加快,投资率保持在40%左右。我国的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表明:我国投资率20世纪80年代前期34.1%,后期增加到36.8%,90年代的平均水平为38.6%,2000年达到35%,2010年的48.6%再至2014年的46%。不管是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建设社会市场经济,投资工业,提高出口;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4万亿元刺激国内需求,投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投资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经济提供了大量的物质需求,同时也快速提高了经济体的供给能力,从而保证我国30多年来的平均9.8%的增长。不仅如此,投资也在经济波动的年代,给中国国内乃至世界市场提供足够的需求与缓冲,使得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年代也能保证8.7%的增长率。

投资率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比较,如图2-1所示。

图2-1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作用

然而投资与经济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研究经济增长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好地指导经济工作。在人类历史的初期,社会产品没有剩余因而几乎没有社会再生产,亦很难发生投资活动。但随着生产力逐步提高,开始出现剩余产品的情况下,逐渐为投资提供了物质基础,才使投资成为可能。从理论上说,投资是对社会产品与价值的一种分配和运用,而经济增长是生产的发展。从价值分配角度来看,用于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本国当年创造的价值,因此决定投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GDP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代表一国产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在一般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提高,表明社会生产创造的最终产品增加,创造的利润增加,可用于投资建设的资金增加,投资就能以较大幅度增长;相反,经济增长率下降,则表明社会生产的产品增长速度放慢,创造的利润减少或增加不多,因而可用于投资建设的资金就越少,依靠国内资源来进行投资就只能以较小幅度增长或下降。所以经济增长的水平和速度决定着GDP的规模,进而决定投资总量。经济增长是投资赖以扩大的基础。

尽管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经济增长是扩大投资规模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投资就成了无源之水,仅财政刺激带来的投资资金是无法一直维持的。因此,为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现实中必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盲目投资对经济的稳定增长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政策让投资发挥积极作用。

三、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对运动规律

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依存关系,但从相对动态考察,二者并不总是保持一致。由于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受不同因素制约,每一个因素发生作用的条件又各不相同,它们的相对动态则表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况。从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的对比关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过程。

(一)投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这主要发生在生产方式的初创时期和经济起飞的准备时期。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发达的西方国家过去也曾经经历过这个阶段。美国在1817—1913年的近百年间,社会总产品增加了5倍,但单位劳动力的产量却增长不到一倍,可见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不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资本积累的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英国、意大利等国也都曾表现出相同的态势。

投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奠定物质基础需要大量投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建立以后,经济上一般面临着建立和巩固新的经济秩序、调整原有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等任务,而原有的物质技术基础往往都比较薄弱,这就需要增加投资。与此同时,社会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大量有待建设的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桥梁、堤坝等基础设施需要很多投资,可以吸纳大量的资金,客观上表现出投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必然性。1952年,我国国营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仅有240亿元,相对于我国当时的4亿多人口是很少的。而这些固定资产大部分分布在沿海的几个大城市,广大内地城市和农村地区拥有量很少甚至空白。为了迅速增强国家经济实力,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填补空白,需要通过基本建设投资来实现。“一五”时期主要调整结构,奠定基础;“二五”时期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工业化建设逐步展开等。所有这些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投资增长明显快于经济增长。

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与劳动比)。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是趋势,而这又需要以加大投资作为条件。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工业发展初期的手工制造业不断被机器制造业替代,使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技术构成不断提高。进行生产所需要的机器设备等初始投资逐渐提高,装备劳动力所需的资本越来越高。这些也是决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投资增长慢于经济增长的过程

这主要发生在经济起飞和经济振兴时期。当一个国家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投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过程后,随着技术条件的变化,会出现一个或长或短的经济与投资同步增长的过程,随后便逐渐地发展为投资慢于经济增长。引起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单纯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一方面,由于这个时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备,公路、铁路、桥梁、堤坝等已经建设完成,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不能吸纳过多的固定资本投资,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来拉动的客观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投资增长会慢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因为在对物质资本需求下降的同时,资本积累的中心会发生转移,例如,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增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因素排序也会发生变化。社会经济进入比较发达的阶段后,除了投资以外的其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已经大大改善。社会各方协调合作,如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劳动者文化和掌握的生产技能提高,社会法律制度趋于完善等社会因素的改善,都可能是同量的投资带动更多的生产,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