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母婴护理实践指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家庭母婴护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又是职业对社会所担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家庭母婴护理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职业,这个职业的高收入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一个职业群体要在社会上创造良好的口碑、获得他人的认可,就必须重视并遵循相应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一、家庭母婴护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要求

家庭母婴护理从业人员从素质方面要爱岗、敬业、诚实、好学,从服务态度方面要热情、周到、耐心、细心。

(一)慈母般爱心,高度负责

做任何工作都需要爱心与敬业精神,照顾年轻母亲与婴儿更是如此。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与能力,掌握照顾他们的科学知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重视对准母亲的优生优育、产前检查、孕期营养、烟酒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产褥期保健指导、新生儿照护等知识的宣教工作。将婴儿与母亲的安全与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细致完成每一个操作,动作轻柔,消除孕产妇及其家属的疑虑,以科学、专业的形象赢得信任。兼具爱心与责任心,方能提供优质的家庭母婴护理服务。

(二)尊重风俗习惯,注意行为禁忌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坐月子风俗与照顾婴儿的习惯,要掌握不同的风俗,特别是忌讳。只要是不危害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对这些习惯要予以尊重,不要横加指责。如果某些风俗习惯对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是有影响的,甚至有危害的,要耐心说明其中的道理,使双方达成一致。不要做出对方禁忌的行为,避免不愉快甚至纠纷的发生。

(三)将心比心,热情服务

设想如果产妇是自己的女儿,我会怎样,将心比心,将孕产妇与婴儿当作自己的亲人,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工作中要保持热情、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不厌其烦,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一项工作。

(四)注重沟通,协调配合

妊娠与分娩是育龄妇女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女性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在此过程中,孕产妇的神经、精神、内分泌及其他系统,都将经历生理的适应性变化。此外,孕产妇也需要面对社会、家庭、经济关系、自身角色和责任上的许多变化和随之而来的问题及矛盾,往往形成一定的压力和紧张。孕产妇会有强烈交流沟通、与人倾诉的欲望,以此获得支持与理解。所以要多与孕产妇沟通,耐心倾听,适度开导,态度要积极,语气要温柔,不能怠慢。无论是对年轻的爸爸妈妈,还是双方的父母,无论是书本理论还是经验理论,亦或是网上查阅的资料,还是“老话常说”,都需要在沟通后才能应用,以免因为分歧而发生不愉快。身为母婴护理从业人员一定要具备与各方面人员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照顾好孕产妇和婴儿。

(五)精准评估,专业护理

要注意观察婴儿体温、脉搏、呼吸及大小便情况,给婴儿沐浴时要注意观察婴儿脐带的情况,做好相应护理。在专业上虚心学习,勤学好问,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赢得产妇的信任,以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家庭母婴护理从业人员行为准则

职业准则是通过公约、守则等形式对职业生活的某些方面进行具体的规定。家庭母婴护理从业人员行为准则要求如下:

(一)严格物品保管、保洁,不私拿物品

1.诚实守信

严格履行服务承诺。入户工作时携带好个人生活用品,不乱翻雇主家的东西,各种物品按家庭规范陈列整齐。认真执行每天的清洁工作,定时家庭通风,保持清洁、舒适、温馨、安全的环境。

2.遵守贵重物品管理原则

不会使用的器具未经雇主的允许和指导,不随意使用。更不能私拿私用物品,不要使用其家庭成员的通信工具和电脑设备。当雇主不在家的时候,为其家庭财产安全负责。

(二)勤俭节约

1.遵循勤俭节约的原则 物尽其用,不浪费。

2.不得向客户借钱或是索要东西。

(三)维护家庭和谐

1.言谈内容严谨、言语温和、语调适中

维护家庭和谐,不介入雇主家与邻里的矛盾纠纷,更不得从中挑拨婆媳关系、夫妻关系。

2.不擅自引领他人进入雇主家

保护雇主家庭隐私,不向他人泄露家庭信息。

(四)忠于职守,不得虐待婴儿

1.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婴儿的专用物品不能混用。

2.怀抱婴儿时,不允许使用手机、微波炉及看电视等。照料婴儿要细致、温柔、细心、耐心,不得打骂、恐吓甚至虐待婴儿。

3.及时发现婴儿的异常情况,及时与雇主进行沟通。

(五)对工作积极负责,不弄虚作假,不欺瞒诈骗

1.爱岗敬业、守时守信、品行端正,诚实可靠,不损害他人利益;不弄虚作假,更不得欺瞒诈骗。

2.不能上网或是长时间打电话,不能在打电话时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不小心毁损物品,不要隐瞒,诚实告知,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3.尊重他人、尊老爱幼,积极引导产妇保持心情舒畅。发现问题及时与家人沟通交流,做好心理疏导。

4.不管发生了什么,不要带着消极情绪工作。正确对待雇主的严格要求,要宽宏大度,学会忍耐,不要抱怨。

5.在工作中发生问题要及时上报相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