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序
这部文集所收的文章,是在我已经发表的两百多篇论文中选出的,涉及古文字学、天文考古学、民族古文字学、先秦史、天文年代学、历史文献学和先秦思想史等不同领域,旨在反映我自己对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有的文章因发表时间过早,至今已历三十年,故稍事修订,其他文章则一仍其旧,或只做了文字的订正和体例的统一,个别插图有所移换。论文根据主题的不同约略进行了分类,并没有严格的学科畛域。事实上,人文科学本以文史哲统属一体,是不应有分界的。
我初涉学,即以乾嘉考据文章作为范本,力求每有议论,必言之有据,受益无穷。学术研究则自小学入经学史学,后因治甲骨学而究殷周历法,涉猎天文年代学;更旁及古天文学,以其审视考古遗存,创立中国天文考古学这一新学科。至于古文字学研究,则广泛留意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古文字学理论及民族古文字学,并以古文字材料作为史料解决商周考古与商周史问题,而于经学及古典哲学也有志探索。其中古文字学研究已有《中国古文字学概论》专著出版,天文考古学研究则有《中国天文考古学》、《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等专著出版,殷周年代学研究也有《百年来甲骨文天文历法研究》专著问世,故相关问题的研究在这部文集中仅酌取数文,以示我在这些方面曾经做过的工作而已,读者如有需要了解更多的内容,可以参考上述著作。
我治学崇尚朴学,故根植于古文字学和古天文学。文字作为古人的知识之源,天文作为古人的智慧之源,实为中国文化的渊薮。老子说“见素抱朴”,又以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主张朴质虚受,脚踏实地。昔自题书斋“尚朴堂”,今取此以名文集,用以自戒。集内所辑论文皆属探索,其中是非不敢自负。所说若犹有可存,我之幸也。
旧作之整理编纂,莘东霞同志用力尤勤,录入文稿,造字制图,事多繁难。今拙作付梓,重申谢忱!
己亥上巳作者识于尚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