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编 空间视域下的美国地理形象

以往有关美华移民小说的研究,常常注重移民形象的研究,而忽略了移民所移入国家形象的研究。虽然移民形象很突出,但美国形象也不可忽视。因为美国是故事发生的主场,它的社会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环境和美国人对外来者的态度影响着移民们的生活和心情,也是移民作家们重点表现的对象。这些异国异族形象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可以帮助各民族在承认各自的幻想的基础上更加相互了解”[1],同时也可以促进华文文学的跨民族、跨文化研究。

本编试图从空间的角度,审视作为一个国家整体的美国地理形象,探讨形象的流变及其原因。美国形象是留美作家对美国的艺术想象,是移民作家身在异国他乡,怀念故国,审视居住国的幻象。“这些形象虽来自异族,但他们是经过华文作家的文化眼光、文化心理选择、过滤、‘内化’而成的,是作家从一定的文化立场出发,根据自己对异族的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创造出来的不同于本民族的‘他者’形象,已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他’和‘她’,而是他们在华族文化中的‘镜像’和‘折射’,是两种文化‘对话’中生成的,可视作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解读和诠释。”[2]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是“他者”的形象。“我”注视他者,而他者形象同时也传递了“我”这个注视者、言说者、书写者的某种形象。[3]他者形象是作家在社会集体想象物支配下创造出来的幻象。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形象,既可以是具体的人物、风物描述,也可以是观念和言辞。形象学研究的重点是形象背后的文化差异和冲突。华文文学中的形象学研究注重探讨的是华人移民身上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在美华文学中,美国时而是天堂,时而是古墓,更多的时候是围城。不管怎样,对移民美国的人来说,美国最终由异域他乡成了家园。这些华人在美国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成了华裔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