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论 妇女解放突异军[1]: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研究始基问题
妇女解放 突起异军 两万万众 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 如日方东 以此制敌 何敌不倾
到之之法 艰苦斗争 世无难事 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 如旱望云 此编之作 伫看风行
——1939年6月,毛泽东《题〈中国妇女〉之出版》[2]
马克思认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3]恩格斯也曾说:“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4]马克思主义的共产革命以求平等、求解放为宗旨,具有强烈的弱势代言人色彩,而妇女无论中外,在社会生活中都长期居于弱势地位,是革命的天然拯救对象。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度重视妇女解放问题,妇女解放运动也成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任何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运动都有妇女参加,她们既是女战士也是女殉道者。[5]毛泽东极为重视妇女群众在革命运动中的重大作用。1939年6月1日,他对《中国妇女》杂志在延安创刊非常关心,亲笔为其题词:“妇女解放 突起异军 两万万众 奋发为雄。”笔者对“妇女解放突异军”突生好奇,促使笔者不禁发问:“妇女解放异在何处?究竟异在其指导思想,还是异在其路径、主体、力量、结果、目标等?”另外,中共“二大”《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指出:“在私有财产制度之下,妇女真正的解放是不可能的。前进,才能跑进妇女解放的正路。”[6]借用毛泽东诗句“人间正道是沧桑”[7],又让笔者联想到“何为妇女解放正道?”为此,翻开中国共产党壮丽历史的长卷,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在开天辟地的建党初期,还是在翻天覆地的革命时期,抑或在改天换地的建设时期,或者是欢天喜地的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都能牢牢坚持“三个始终”,即“始终坚持把实现妇女解放和发展、实现男女平等写在自己奋斗的旗帜上,始终把广大妇女作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始终把妇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8],领导我国妇女运动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9]。在波澜壮阔的胜利面前无比陶醉、兴奋之余,带着对妇女解放“异军”与“正道”两个疑问,感慨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这段特殊的经历,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从中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艰巨性、创新性,而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和回答将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