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姐冯太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5章 待我以诚,愿为驱驰

冯珙推门进来,杨成吾正低头坐在案牍旁的台阶上,手中捧着一卷蔚州去年报上来的收成报告。

杨成吾听到开门的动静后,方才抬起头看了一眼。

见是冯珙,他不紧不慢地起身,拍了拍衣裳上的灰尘,见了个礼,“冯少卿。”

冯珙和善的对他笑了一下,然后走到他的边上,“司农丞在忙些什么?”

“下官正在看去岁蔚州报上来的收成。”

“司农丞坐在地上,可是地上更凉爽些?”

冯珙一边说着,一边撩起下摆然后学着杨成吾的样子,坐在了台阶上。“果真是比坐在上面舒畅。”

杨成吾虽然在心中揣测冯珙的来意,但是见他这般,觉得这位少卿并无恶意。

在冯珙的招呼下,坐在了他的身侧。

“少卿来此寻我,可是有要事要交我去办?”

杨成吾虽然没怎么和冯珙打过交道,但是对这位少卿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还是有所耳闻,所以决定有话直说。

“司农丞办事如此认真,想必对往年仓储情况都了然于胸吧?”

“少卿,成吾不过是做着司农丞这样的小官,才智应付手中的差事尚且不足,哪里会关注差事以外的东西呢?”杨成吾开口否认道,这是婉拒的意思了。

冯珙这段时间在查什么,他心知肚明。

只是杨成吾并不相信冯珙能够做成这件事,想要做成这件事的官员不止冯珙一个,想要清扫贪腐的皇帝,也并不是只有拓跋濬一个。

黄河之水奔流不息,但是这件事永远都是人亡政息,甚至人未亡,政已息。

即便他心中已经有无数良策,即便他才智再超群,也不想参与进来。

更何况冯珙不过是一个外戚之臣,他有多大的决心,有多少的能力,又多受皇帝器重,犹未可知。

盲目下注是会死人的。凭借一腔热血就贸然参与到这种大事之中,那不是勇,那是莽。

冯珙并没有因为杨成吾的拒绝之意就放弃,也没有进行逼迫。

反而与他就今年各地丰收情况攀谈起来。

杨成吾见他没有步步紧逼,心中放松了稍许,倒是和冯珙聊了许多。

不过,面对冯珙的问题,他还是带着几分谨慎。

冯珙见他说话滴水不漏,更觉得杨成吾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尤其是在杨成吾说起这两年的收成情况时,基本上都没有犹豫,谈起各项数据更是脱口而出,对各州郡上报的情况了如指掌。

随着话题逐渐深入,杨成吾不再像刚开始那样能够滔滔不绝说个不停了,反而谨慎地斟酌起冯珙的问题。

冯珙也并非一个劲的抛出问题给他,有时候冯珙听着他的回答时,还会给出自己的一番见解,冯珙的见解又往往带着些超前的眼光。

如果是个寻常人听了,或许还会嘲讽冯珙的痴心妄想。

但是越是杨成吾这样的“专业人士”,才越能感受到冯珙提出来的思路是怎么样的一条道路。

天才都是有傲气的,即便是杨成吾这样喜欢藏拙的天才,在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上被别人比过去,也是不可忍受的。

从一开始杨成吾说,冯珙听,到后来冯珙说,杨成吾听,再到两个人就一个问题进行争执。

不论是冯珙,还是杨成吾,都觉得自己的思路被开阔了许多。

“地有肥劣之分,人有男女气力之别,何如?”

“地有肥瘦,则分瘦地者得补偿,人分男女,则男子取其大,妇女取其少。”

“成吾说得简单!如今这户籍混乱,怎知一户之中究竟有多少人口?”

杨成吾稍一思索便开口答道,“那便清查人口,重新整顿户籍便是。”

“分了土地后人死了又何如?”

“那便等人死了再收回便是!”杨成吾脱口而出。

“官员土地如何处置?”

……

一个接一个问题的抛出,又一个接一个提出解决办法。

许久。

争论的声音逐渐平息。

杨成吾方才反应过来,坏了,只想摆烂当个普通人的我,被领导发现了才能,怎么办。

冯珙会告诉他该怎么办。

“成吾何其大才,区区七品小官,怎么能配得上你的才智呢?”冯珙紧紧抓住杨成吾的手,感慨道,“依我看,以成吾之才,当个录尚书事也是够的!”

“一直以来,成吾都以为肉食者鄙,自恃才智,不愿与之为谋,今日与一叙,方知朝堂之上也有少卿这般的人物。”

杨成吾在方才的一番对答中,早已被冯珙所折服,冯珙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直指核心。

既然藏拙是藏不住了,又得到了冯珙如此赏识,杨成吾觉得自己如果再不投靠过去,也实在是不像话。

“大司农卿诚不欺我啊。”冯珙依旧抓着杨成吾的手不放。

“是大司农卿让少卿来寻我的?哎呀,少卿何不早言!”杨成吾急着道,“我受大司农卿之助多矣,若是少卿直言,我又怎会推辞。”

“哈哈哈哈,若是我直接以大司农卿来压成吾,又怎么能发现成吾的才能?”冯珙欣喜地对着杨成吾道。

“少卿待我以诚,成吾愿为少卿驱驰。”杨成吾感动地说道。

冯珙正欲开口,杨成吾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少卿,你所做的大事,我已经知晓。我先前不愿与少卿言明,个中缘故,且听我与少卿说来。”

冯珙双手搭在膝上,正色道:“成吾请讲!”

……

“尚书,事情已经办妥了。”

李铉正闭着眼跪在一座佛龛前,手上盘着一串佛珠,口中念诵着佛经,他的亲信走过来对他说道。

李铉并没有直接开口,而是继续诵着佛经,亲信早已经习以为常,也跪在地上,等待着李铉诵经结束。

“嗯,办的不错。”过了一会儿李铉睁开眼睛,赞许地说道。

“今日冯珙又做了些什么啊。”

李铉又开口道。

“尚书,那冯珙今日一直待在官署未曾出来,不过他还去见了杨成吾。”

“杨成吾是何许人也?”李铉奇怪地问道。

“杨成吾乃是大司农丞。”亲信恭敬地道,“一个七品小官,尚书记不得他的名字倒也正常。”

“这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