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2011年9月20日

黎花命案发生五天后,新闻媒体开始关注到这起发生在无人岛上的案子。一个明艳动人的女人在无人岛被害这样的新闻已经足够具有话题性,如果再配上情感方面的猎奇故事,无疑是更加吸睛。于是,有媒体赶到花枝岛上挖掘黎花生前的故事。

一个性感女人怎么可能没有花边故事?

在花枝岛这样一个较为封闭的渔村里,想要打听一个人不是难事,更何况是像黎花这样的红人。那些媒体各显神通,从花枝岛民嘴里道听途说,拼拼凑凑,终于被他们挖掘出一条重大新闻,花枝岛小学副校长苏大河是黎花的“秘密情人”!

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很快,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耸动的标题,“性感少妇命陨无人岛”“花枝岛啤酒屋老板娘的神秘情人”……

黎花已经死了,为了能够拍到她的秘密情人苏大河,媒体偷偷蹲守在花枝岛小学门口,想要偷拍苏大河的日常照片,照片比文字更能挑动读者的神经。然而,他们左蹲右守却怎么也没见到苏大河的身影。

原来,苏大河失踪了!

苏大河已经连着两天没有回家,也没去学校,手机还关机了。他老婆覃燕秋急得到派出所报案。毛聪是覃燕秋的远房亲戚,覃燕秋缠着毛聪,一定让他帮忙找到苏大河。比起覃燕秋,苏大河的突然失踪也让毛聪着急上火。那天赵玮离开花枝岛前,曾叮嘱他把苏大河看好了,有什么情况要立刻向队里汇报。这两天他们忙着摸排,没想到苏大河竟然失踪了。

毛聪问起苏大河失踪前是否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覃燕秋支支吾吾,毛聪问急了,覃燕秋才说跟苏大河吵过一架。

原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苏大河跟黎花暧昧不清的关系,突然在岛上流传开来。这属于家丑,覃燕秋实在是说不出口,还是陪着覃燕秋来报案的袁月告诉毛聪的,“可也不至于因为这点口角就不回家吧,两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燕秋这么好的老婆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呀……”袁月一开口便停不下来,絮絮叨叨讲个没完,毛聪好不容易才打发了她们,让她们回去等消息。

“这都是什么事儿呀!”对于弟弟的突然失踪,苏大年满花枝岛地找,终于从开轮渡的老梁那儿打听到一个消息,前天一大早,老梁好像看到苏大河上了轮渡去了市里,但老梁也吃不准,因为当时坐船的人很多。于是,苏大年又在花枝岛四处打听那天早上坐轮渡的人,问他们有没有看到苏大河。结果,打听到的都是模棱两可的话语,有说好像看到了的,也有说没看到的。

这个大河到底去哪里了?苏大年想起上一次苏大河不声不响地失踪,还是三年前苏眉出事那会儿,大河被袁满骂得狗血淋头,一个人躲到无人村里不吃不喝,幸好被覃燕秋找到,才救回来一条命。但是,这次不过是跟燕秋吵了一架,也不至于要躲起来不见人。

日落时分,依旧没有打听到苏大河消息的苏大年怏怏回到圆满旅馆,却见袁满正和一个穿着花衬衫的平头男人吵架。那男人举着一部相机,自称是《海舟时报》的记者,想要采访袁满,还未得到袁满的同意,便对着在院子里玩耍的苏垚一顿猛拍。陌生男人的突然闯入,再加上刺眼的闪光灯,胆子本就不大的苏垚直接被吓得哇哇直哭。

袁满得知那男人想采访小叔子苏大河和黎花的事情,气就不打一处来,这是今天第三个上门来打听这事的记者了。自己男人为了找苏大河这两天旅馆和家都顾不上,净往外跑去找人,袁满已是一肚子气。这个小叔子又给她招来这些像苍蝇一样讨厌的记者,搅扰她原本已经平静的生活。

“滚,赶紧滚……再不滚我用扫把轰你出去!”袁满的泼辣比她妹妹袁月还胜几分。她是船老大袁海龙的大女儿,往前倒十几年她也跟着父亲出海。在花枝岛,能出海的女人就她袁满一个。那时候,苏大年被人欺负,都是袁满替他出头。只不过,后来苏眉出事令袁满大受打击,整个人的精气神像被一下子抽走了。说罢,袁满转身抱起受了惊吓的女儿。

“袁大姐,你忘了哟,当初你女儿的事情,还是我们《海舟时报》为你发的声,怎么这么快就翻脸不认人了呢!”男人索性一屁股坐在院里的凳子上,“现在你也该回报回报我们了……”

苏大年刚踏进大门,正好听到男人这番论调,于是抄起门口的扫把就朝男人的小腿横扫过去:“怎么有你这样没皮没脸的人,别人都赶你走了,你还不走!”

男人见这仗势,从凳子上弹跳起来,落荒而逃。以前遇到这样的事,都是袁满挡在苏大年前面,而今苏大年成了那个挡在前面的人。苏大年为人忠厚老实,15岁那年,父母在出海捕鱼中丧生,他便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去袁海龙的船上学习捕鱼。袁海龙很喜欢这个年轻人,技术好,肯吃苦,就是人老实了点。没有儿子的袁海龙把苏大年当成了半子,最后还把自己的大女儿袁满嫁给了苏大年。

覃燕秋听到苏大年回来的声音从屋里跑了出来,急切的问道:“怎么样,有消息了吗?”今天下午,上完课她就来这儿等消息,却没想到有记者来这里打听苏大河和黎花的事情,她就一直躲在里屋没敢出来。

苏大年摆了摆手,丧气地说:“再等等吧,这么大的人了,不会出事的。”说罢,便向厨房走去,又到了要准备晚饭的时候。袁满留燕秋吃了晚饭再走,却见燕秋眼泪汪汪地朝门外走去。

相比起苏大河的失踪,令覃燕秋更无法忍受的是花枝岛上越传越多的苏大河跟黎花苟且的那些事,传得那个绘声绘色都跟亲眼见到似的。以前见了她都要低三分头的人,现在都在背地里笑话她。覃燕秋素来都是个高傲的人,哪受得了这些,所以今天下午上完课她跟学校请了假,这几天她都不想出门了。

苏大河的失踪引起了毛聪的警觉,他很是紧张,立刻将这个情况在电话里向赵玮汇报:“苏大河失踪会不会跟黎花的案子有关啊?这两天花枝岛上多了好些记者,他们对黎花的死很感兴趣,到处嗅探……”

这些日子赵玮他们一直陷在案子里,连打开互联网的时间都没有。听毛聪这么一说,赵玮赶紧让坐在一边的夏新亮打开电脑登上门户网站。

首页上有好几条都是有关黎花案子的新闻,但这些新闻几乎都与命案无关,都更倾向于挖掘被害人的隐私,尤其是情感方面的秘辛。

“气死我了,这些媒体怎么可以这么不负责任地报道……”夏新亮看到自己的偶像被媒体写成这副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手上青筋暴起,鼠标的滚轮在他烦躁的食指下“咕咕”作响。

“不谴责犯罪的人,而是去挖受害者的不是,想尽办法地挖,这些记者好像只想证明一个结论,死得活该!为了博眼球,有些人连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都丧失了!”赵玮盯着电脑屏幕,截住了夏新亮的话头。

媒体一介入,事态就容易失控。那些媒体为了博眼球,经常唯恐天下不乱,偏离事实带节奏,对侦破案件来说,甚至有害。当年苏眉坠楼案发生后,媒体带有立场性地大肆报道,严重影响了办案,使得她对媒体非常排斥。

“师父,不仅仅是新闻,你看看下面的评论,不堪入目啊!都是在说死者肯定是作风有问题才招来了杀身之祸……”夏新亮向下滑动网页,一条条评论触目惊心,“这条,你们看这条,什么叫‘这种不自爱的女人死有余辜’”夏新亮气得握住鼠标的手敲打桌面,发出了“砰砰”的响声。

“喝口水喝口水,消消气。”刘宇宁眼瞅着夏新亮体内的火气马上要直窜屋顶,赶紧给他倒了杯水。夏新亮自从知道黎花是自己的偶像落霞后,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似的,几乎不吃不喝,一门心思钻到案子里。现在看到黎花被网友这么侮辱,这哪受得了,“咱不跟这些评论较劲,这里头多少水军,多少键盘侠,反正全蹲在屏幕后头,谁也不认识谁,多少人是在发泄,是在口嗨,没人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赵玮以前很喜欢看新闻底下的评论。评论里有忧国忧民的,有客观冷静的,有心怀善良的,当然也有冷嘲热讽、起哄架秧子的……但绝大多数都是客观冷静的。最近这几年,一些社会新闻底下的评论越来越偏激,评论区俨然成了审判场,很多网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宣泄情绪,进行各种道德审判。看那些评论,赵玮也经常被气得胸口疼。现在,为了避免被这些评论影响判断,她已经很少看了。

“好了,我们不能被这些新闻、评论影响,要想还死者一个清白,就赶紧找线索,把这案子破了!”赵玮拍了拍夏新亮的肩膀,回到自己位置上。

“幸好大家还不知道黎花就是推理小说女王‘落霞’,不然咱们刑警队的电话非被打爆不可。”刘宇宁咕哝道,“黎花是‘落霞’这事儿除了马博,真就没人知道吗?这案子会不会跟这个方向有关啊。”

“不会,我联系了她写网文的网站编辑和出版社的编辑,他们都说‘落霞’非常神秘,没有人知道她的长相、籍贯、工作情况。”夏新亮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又接着说道,“我熬了一个通宵,把网文底下的所有评论也都翻了一遍,读者讨论的大多是小说的情节,也有一些读者在猜测落霞的真实身份,不过猜得都很离谱,就连我以前也以为落霞是个男人。

“对了,她是个隐形富婆,网文分成和版税收入都很高,按照网站和出版社提供的信息,我计算了一下,这几年她的收入大概有三四百万。”

“这就对上了,花枝岛渔民说的‘她那些来路不明的靠男人的钱’,其实是来自写作啊。”赵玮露出苦涩又无奈的笑。

她的目光重新回到了刘宇宁刚从技侦科拿来的材料上,她转动着手里的笔,在“花枝岛附近海域”七个字上画了一个圈。黎花写字台上的那张照片经过技术鉴定终于有了结果,照片所拍摄的画面确实就是蓝眼泪。按照照片上显示的拍摄日期进行数据搜索,2007年9月12日当天在中国境内出现蓝眼泪的区域只有花枝岛附近的海域。

根据上次询问马博了解到的情况,黎花之前应该没有去过花枝岛。赵玮不放心,又给马博打了个电话,问他是否能回忆起2007年9月12日这天黎花在哪里。幸好马博有写日记的习惯,过了一会儿回电过来说,查到这一天黎花就在海舟市,那天晚上他们一起去看了电影《天堂口》。

那么写字台上的这张照片黎花是从哪儿来的?又为什么放在几乎见不到她私人物品的房间里?赵玮凝神沉思,但思路一直在原地打转。

就在这个时候,《海舟时报》的张燕华主编如约发来了黎花曾经做过的报道。正如张主编所说,黎花的业务能力非常强,这些报道写得都非常有水准。赵玮快速浏览报道的内容,其中一篇,引起了她的注意——《花枝岛小学女生坠楼真相蛇蝎女教师令人发指》。

原来这篇报道是黎花写的,这令赵玮感到意外。这篇报道的内容很详实,但是用了很多春秋笔法和似是而非的推断。就是这篇报道,当时在网络让引发了巨大的讨论量,网友们对报道中的女教师黎敏各种口诛笔伐,甚至上升到了人肉搜索。

赵玮继续读了下去,看到文章末尾处署名写的是两个人“记者陈秋霞黎花”。这……赵玮的神经像是被什么触动了一下,电光火石般一个大胆的猜测在她的大脑中闪现:

陈秋霞6个月前连人带车意外坠崖身亡,黎花于一周前在无人岛被害,这两者之间难道存在某种联系——就是这篇报道?!

她立刻把这个猜测向高队汇报,她需要师父帮她把把方向,毕竟涉及到两个案子。之前,她一直对陈秋霞的案子有所保留,但没有找到任何指向他杀的线索,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又碰巧遇上雨刮器失灵,陈秋霞看不清前面的道路又分神接了一个电话,在一个急转弯处冲出盘山公路坠下了悬崖。从道路监控里,他们看到车辆出事前,陈秋霞所驾驶车辆的雨刮器突然失灵,但是因为雨刮器在车辆坠崖中受到了严重损坏,技术人员事后也无法判断雨刮器是人为还是意外失灵,案子查了快半年,没有找到其他可疑之处,就以意外结案了。

有时候,意外就是在许多个巧合下发生的,但是现在和一篇报道有关的两名记者在半年里相继非正常死去,赵玮觉得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因为一篇报道报复杀人?赵玮,这会不会太荒唐了点?更何况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当高胜国听到赵玮的这个大胆推测时大为震惊。

“师父,君子报仇还有十年未晚这一说,我觉得这个方向值得查一查,既然我们现在没有其他线索,毛聪他们在花枝岛上也还没有找到目击证人,这个方向可以试一试。”

“但黎敏是个女人,之前你们不都认为凶手是男人吗?”高胜国一针见血地指出赵玮这个推测中最大的一个不合理处。

“如果凶手在黎花死后给她换上衣服呢?我们之前都是因为黎花死时穿的一身衣服判断她是和秘密情人约会,才推测凶手是男性。这条红裙子黎花身边的人都说没有见过,有没有可能是凶手的障眼法呢?误导我们以为黎花是在赴一场死亡约会。

“还有一点,为什么凶手没有把黎花的尸体丢到海里,那样对他来说岂不是更有利,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凶手是个女人,搬不动尸体?”赵玮竭力说服老高,不过就算老高不认可,她也要朝着这个方向试一下,把这个黎敏找出来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