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在的防御:日常心理伤害的应对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乔治·E.范伦特(George E.Vaillant)在定义心理健康时曾提到,心理健康就是“适应”。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能力接受生活给你提供的环境,那么你必须依靠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创造你自己适应环境的方式。

实际上,无论身心健康还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某种防御机制。它就像心灵的一层皮肤,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痛苦,也像心理上形成的免疫功能,让我们的心灵不再受伤。

那么,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美国资深精神病学专家杰瑞姆·S.布莱克曼(Jerome S.Blackman)认为,防御是将不愉快的体验——想法、感觉,隔离在意识之外的一种心理层面的操作。通俗地说,防御就是你无意识选择的生存模式,无论心理活动还是行为,其动机都是让自己避免体验不愉快的情感。

正如精神分析理论家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和查尔斯·布伦纳(Charles Brenner)所强调的,几乎我们的所有行为或想法都算作一种防御。在演讲前清清嗓子是一种防御,说错话后讪讪地一笑是一种防御,因为尴尬而脸红是一种防御,为自己辩解也是一种防御。

有些防御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而绝大多数防御是在我们意识之外的。恰恰是这些没有被意识到的内容,塑造了我们的人格,形成了我们的人际关系模式。大多数情绪难题都产生于有问题的防御与情感模式的结合。

我们在适应环境时,往往不只使用一种心理防御方式,任何防御都可能是当下的最优选择。应对情绪困扰的防御可能是一种妥协,也就是因无法解决心灵内在的冲突而选择的妥协。

一个18岁的孩子因为严重抑郁而辍学了,她的症状可能就是由妥协导致的。因为她有自杀倾向,被父母送进了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家庭治疗师了解到,这对夫妻的关系非常糟糕,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恶语相向,或者互相冷暴力。现在孩子面临高考,为了不让孩子分心,他们在孩子面前假装恩爱。实际上,夫妻二人早已约定好,在孩子高考完后就离婚。孩子当然不希望父母分开,同时父母又都非常疼爱孩子。这个孩子或者在试图用牺牲自己的方式让父母放下分歧与怨恨,或者在期望因为疾病无法参加高考,让高考结束这一重要的时间点永远不要到来。

这种防御方式看起来有些惨烈,孩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其实这是一种妥协的结果。孩子不希望父母分开,但是又没有能力去解决父母之间的矛盾,她就无意识地用这类方式去改变这个家庭的互动模式。现在,她成功地将父母的注意力引到家庭治疗上,这样可以借用外部力量来解决家庭中常年未解决的问题。

当然,人们保护自己不会单纯借用一种防御方式,而通常会采用相互联系的一组防御,我们称之为“防御丛”。

28岁的小伟因为患有社交恐惧症而向心理医生求助。他只要在人多的地方就会感到浑身不自在,坐立不安。他觉得所有人都在盯着他看。这种感受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以至于他尽量避免跟同事和客户打交道,见到领导绕着走,休息日也尽量不出门。

他提到,自己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因为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一人拉扯着他们兄妹三人,生活非常艰难。村里有个男人经常来他家里帮忙,一来二去,母亲和这个男人好上了。父亲大概是听到了村里人的风言风语,在某个夜晚悄悄地回家了,结果事情败露。母亲羞愧难当,一气之下喝了农药。

虽然母亲被送进医院抢救,但最终抢救失败。随后,她被草草地安葬了。在这之后,小伟感觉村里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他,背后总有人对他们一家指指点点。从此,他有了习惯性脸红的问题。

其实,小伟一方面觉得母亲出轨这件事情很丢人,让他见不得人,另一方面他又对母亲的死心存内疚,认为是自己没有保护好母亲。他用脸红抵御自己的羞耻感与内疚感,此外,他还通过回避的方式逃避别人对自己可能的奚落。同时,他还压抑内心的真实情感,掩盖自己的悲伤与愤怒等情绪。他使用了一组防御机制让自己好受一些,否则可能会忍不住通过羞辱他人、自残、对他人施加暴力等行动来平衡内在的羞耻与愤怒。

作为普通人,我们为什么需要了解自己的心理防御方式呢?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只有深入心理咨询室的分析情境,通过自由联想工作深入潜意识,才能看见自己的防御,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将潜意识意识化。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对各种心理防御机制的了解,揭开心灵的面纱。当我们意识到当下的防御方式可能已经不足以应对心理冲突与困境,我们也许会放弃使用多年、已经是自动化反应模式的机制,从而进化出更高级、更成熟的防御机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防御无处不在。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情境中会使用不同的防御,也正是这些防御让我们能够活下来,让我们去适应环境,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同的防御机制,就像哆啦A梦那个神奇口袋里的宝贝,可以让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中灵活使用,成为我们应对生活问题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调整我们的人际关系,收获幸福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