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教育吸引力吗
学校是社会的课堂,除了人文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社会知识的学习、技术的学习与艺术的学习。这些无疑都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生活而提前做的准备。值得高兴的是,教育制度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对于教育工作者与学生都是件好事。
一直以来,我都在探索教育的吸引力问题。为什么学生会接受教育呢?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符号暴力,是一种文化的统治形式。这也难怪,有些老师喜欢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讲话,这本身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满足感。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知识既不是生存需要,亦不是安全需要,不能构成学生强大的行为驱动力。我们在很多中学的课堂上看到,老师在高声呐喊,学生在低声打鼾。当我站在门口时,反应快的学生会迅速将游走梦乡的同窗拉回到现实世界之中。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学生有多么需要睡觉,有多么不愿听讲。有的学校请科学家来讲一堂科学课,或请歌星来讲一堂音乐课,反响在你的意料之中,不但没有睡觉的学生,就连老师也听得炯炯有神。这是为什么呢?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权力与权威的区别。老师是权力的象征,而成功人士在孩子们眼中则是权威的象征。如果你真的了解儿童心理,就不得不相信下面这句话:“学生信服的人,就是学生喜爱的人,学生因为喜爱一个人而喜爱上他的课。”问题是,我们不可能经常请科学家讲课,歌星还有很多需要去的场合,我们也绝不可能将每一个老师打造成科学家或者歌星,这便是教育的尴尬与教师的尴尬。
我曾经在三所学校做过老师,教过科学课、音乐课与心理课。在我上课的过程中我想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备课,而是如何吸引学生,即我们前面提到的教育吸引力的问题。这种奇特的思考方式源于我的大学导师,她给我的忠告就是做事情之前要想什么是助力,什么是阻力,这对我的一生深有裨益。我的助力自然包括我的文化积累、我的教学资源与备课、学生的素质与课前准备等。但是阻力是什么呢?你要知道教师教育的真正“敌人”,不是学生智商的差距,也不是教育设备的不充分,而是学生精力的分散。那么学生的精力去哪儿了呢?在多媒体时代,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的信息轰炸让孩子们接触了太多诱惑,教育的吸引力可以超过它们吗?一方面我们在谩骂媒体的负功能,另一方面我们也感到无可奈何。事实上,我们不能一味归咎于外界环境的诱惑,教师本身也应该思考自身的不足。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是正相关的。那么,学生凭什么听你讲?你讲的是真理吗?你的方法真的有效吗?如果教书的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教法,自己都不觉得所讲的内容是有趣的、有用的,却只是依靠着极力发挥教师权力来控制学生,绞尽脑汁甚至威逼利诱地让学生屏蔽外界的吸引力,而服从于你,那并不是科学理性的教育,自然也就丧失了教育吸引力。
更让我觉得可笑的是,一些学校提倡的所谓的“学科整合”的教育理念,其实并不成熟,一堂课40分钟,被4个老师平均分配,美其名曰是知识的整合与思维的贯通。在学生们奔波于教师、计算机房、图书馆与校园的过程中,我没有看出他们主动思考的迹象,我看到的只是他们被各科老师牵着鼻子走。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提高,也许是跑步成绩得到了提高。
一个老师,首先要是一个有魅力的人,是一个热爱生活、多才多艺、喜欢与学生交流的人。这一点,对于家庭教育同样适用。有这样一位家长,孩子喜欢与他接触,自然就有了良好关系,而这时知识的传授也就变得水到渠成。《礼记》中有一句经典的话,叫作“亲其师,信其道”,与教师关系不好,就学不好知识;同样我们可以说“亲其徒,成其道”,与学生关系不好,就教不好书。因此,教育的吸引力不在于课堂之上,而在于生活之中。
无论是大师苏霍姆林斯基,还是当代《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他们都真正把孩子视为“学习伙伴”,找到了教育工作者的真正位置。他们要么在与孩子一同欣赏植物时讲解科学知识,要么在与孩子一起看棒球比赛时讲解体育与规则,要么与孩子一起做劳动,要么与孩子一起演话剧……有那么多的“一起”,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时,我们突然明白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的意义。教育来源于生活,在生活过程中进行,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只有多在一起,学生才会了解老师,喜爱老师,相信老师,并向老师学习。
作为家长,我们同样要明白:真正的教育不是摆事实、讲道理,而是应该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与活动。这才是教育吸引力,才能提高教育的效能。
[1]注:3岁、6岁、8岁、10岁等过度年龄具备前后两个阶段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