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历史
与课程理论研究一样,课程历史研究也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自夏商周以来,教育、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比较完备,《礼记·王制》中提道,“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这一记录表明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内容自成体系,至今已延续几千年。只是在清末,面对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激烈碰撞,传统的学术体系被肢解,高等教育脱胎换骨,在传统与现代的不断互动中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模样。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始于19世纪清末新式学堂,既有官办的京师大学堂等,又有私立的北洋大学堂等,大学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近代学科和课程体系。然而,仅从课程的视角看,西方课程被引进的历史要更早一些。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为培养英文、俄文、德文等高级翻译人才,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课程设置;自京师同文馆始,清末京师大学堂以及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各个专门学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从课程教学改革入手推动对旧大学的改造,以专业目录管理高校课程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逐步完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使其最终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现代高等教育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