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笔者自2014年11月正式倡议将作为研究领域的“裕固族研究”提升作为社会科学的“裕固学”以来,得到了学术界同仁的肯定和支持。例如,杨富学发出“裕固学应擎起河西回鹘研究的大旗”的学术号召[12];钟进文指出裕固学能否成立在于其研究成果要有辐射其他民族或学科的价值和意义,要与其他民族或学科的研究成果互为文明[13];安惠娟提出裕固学的构建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分别是转换研究范式、平衡族内部区域研究、明晰主客位研究方法论、增强包括建立一支专业研究团队和取得一批综合性研究成果等在内的支撑力量[1];阿尔斯兰建议另辟蹊径传承裕固族语言文化,为裕固学的发展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队伍[14];安维武则在2014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的社会组织——裕固族教育研究所主持建立了“裕固学文献资料中心”,已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1900余册,并已开始为裕固学研究者提供文献资料的查询和借阅服务。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但学术界俚语亦曰,“没有学术理想就不要做学术研究”。本书将裕固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定位概括为“裕固族在中国,裕固学在世界”,既是一种学术探索的论述,也是一种学术理想的表达。笔者希望这一学术理想能不断推动裕固学界设置新的议程、加快学科建设,构建和涵养学术共同体,从而促进裕固学永续、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安惠娟.会当凌绝顶:第一届裕固学研讨会综述[J].河西学院学报,2015(3):13-18,91.
[2] 巴战龙.关于构建“裕固学”的几点思考[J].河西学院学报,2014(6):22-26.
[3] 格尔茨.烛幽之光:哲学问题的人类学省思[M].甘会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4]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 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 科塔克.文化人类学:欣赏文化差异[M].周云水,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8] 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9] 凯根.三种文化:21世纪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M].王加丰,宋严萍,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0] 巴战龙.他者的眼光与裕固族研究:读《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和《国外裕固族研究文集》[J].中国民族,2009(4):63-64.
[11] 巴战龙.试论裕固族教育研究的性质与定位: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3(2):134-137.
[12] 杨富学.“裕固学”应擎起河西回鹘研究的大旗[J].河西学院学报,2015(3):1-7.
[13] 钟进文.构建“裕固学”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人研究体会为例[J].河西学院学报,2015(3):8-12.
[14] 阿尔斯兰.另辟蹊径传承裕固族语言文化:鼓励裕固族孩子学习维、蒙、藏语文[J].裕固学研究通讯,2015(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