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40年(1978—201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结论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研究者对中国工会研究文献的分析和梳理,可以得出如下一些简要结论:首先,中国工会研究总体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时代特点和现实关怀,其问题意识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劳动关系的转型以及职工群众的需求密切相关;其次,中国工会研究的学术规范性日渐增强,从初期较简单的政策研究向当前复杂精细的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并举且相互呼应转变;再次,中国工会研究的内容或方向也趋于多样化和精细化,研究者越来越注意到了工会内在结构和行动过程的复杂性;最后,已经有研究者开始尝试提炼本土的概念和命题,来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会理论。

当然,这些研究中存在的分歧和争论(特别是围绕工会的作用所产生的分歧和争论),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工会研究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空间。结合这些年的研究特点,我们就今后的中国工会研究提出如下一些建议:首先,考虑到中国工会的体制独特性,我们在分析中国工会时,必须将工会嵌入政治经济体制之中进行结构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工会的角色和定位。其次,各级工会组织的行动是在结构和制度、问题和处境之间进行策略性选择的结果,这也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工会的行动过程中进行机制分析,定量研究结果之所以引发质疑,主要就是因为机制分析的欠缺容易引发因果链上的逻辑问题,而已有研究中也鲜有对工会具体运作机制进行深度分析的。再次,中国工会研究还需要引入历史的视角,即通过考察中国工会的制度变迁史,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工会的特性,所以这种历史维度的引入绝不只是意味着要进行工运史研究,而是要在当下的工会研究中也应具有历史的眼光或思维。最后,尽管中国工会具有体制独特性,但我们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国外工会理论和历史,这可以让我们避免肤浅地理解国外工会的制度,进而进行合理的借鉴而不是简单的制度移植。

参考文献

专著:

吴建平:《转型时期中国工会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期刊:

安涛:《工会改革刍议》,《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包志勤:《工会体制:修复还是更新——论市场经济进程中工会改革取向与操作》,《工会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曹凤月:《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代表身份的角色转换》,《工会论坛》1997年第3期。

常凯:《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人阶级内部的基本矛盾和工会的代表性》,《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常凯:《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与工会》,《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1期。

常凯、吴亚平:《工会:集体劳权的代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工会的社会定位问题初探》,《当代工会》1996年第6期。

常凯、吴亚平:《关于私营企业组建工会的若干法律问题》,《工会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6期。

陈剩勇、吴巍、陈燕:《工会直接选举:中国地方民主的新发展——以浙江省的余杭、余姚、温岭为个案》,《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陈剩勇、张明:《中国地方工会改革与基层工会直选》,《学术界》2004年第6期。

冯钢:《企业工会的“制度性弱势”及其形成背景》,《社会》2006年第3期。

海志:《工会改革要强化“官办”力度吗?——与刘玮同志商榷》,《工会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

胡恩华、张毛龙、单红梅:《中国工会与劳资关系调节职能——基于1853篇工会实践报道的研究》,《经济管理》2016年第11期。

黄岩、祝子涵:《突破“官民二重性”:广东省工会的改革路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李德齐:《论我国工会改革的出发点》,《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李光勤、曹建华、邵帅:《维权、工会与工资上涨》,《经济学动态》2017年第5期。

李力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维护职能的演进路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李龙、宋月萍:《工会参与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基于倾向值方法的检验》,《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3期。

李明、徐建炜:《谁从中国工会会员身价中获益?》,《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

李臻、王政、卢国栋、吴晓瑞、刘光庆:《关于工会改革发展的研究》,《山东工会论坛》2015年第1期。

刘爱玉、傅春晖、阿拉坦:《工会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刘福元、常保芳:《工会“十二大”对工会性质表述的新特点》,《工会论坛》1999年第2期。

刘海洋、刘峥、吴龙:《工会提高了员工福利和企业效率吗?——来自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微观证据》,《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毛学峰、刘靖、张车伟:《中国的工会可以降低性别工资差异吗》,《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5期。

钱传水:《关于〈对工会性质的再认识〉一文的几点看法——与台德谦同志商榷》,《工会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乔健:《工会改革:中国特色工会道路的“提质增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乔健:《工会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

乔健:《在国家、企业和劳工之间:工会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多重角色——对1811名企业工会主席的问卷调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

孙中伟、贺霞旭:《工会建设与外来工劳动权益保护——兼论一种“稻草人机制”》,《管理世界》2012年第12期。

谭泓:《中国工会双重角色定位的形成渊源与探索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1期。

汪建华、石文博:《争夺的地带:劳工团结、制度空间与代工厂企业工会转型》,《青年研究》2014年第1期。

王金红:《工会改革与中国基层民主的新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魏下海、董志强、黄玖立:《工会是否改善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分析与来自中国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3年第8期。

魏下海、董志强、金钊:《工会改善了企业雇佣期限结构吗?——来自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15年第5期。

闻效仪:《工会直选:广东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开放时代》2014年第5期。

吴建平:《从企业治理参与到地方治理参与——从国家治理模式转变看中国工会组织与制度变革》,《学海》2011年第1期。

吴建平:《地方工会“借力”运作的过程、条件及局限》,《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2期。

吴建平:《地方工会“以上代下”与基层工会“瘦身减负”——近40年来中国工会改革的趋势与特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吴建平:《中国工会为什么要创办企事业:1980—2000》,《学海》2012年第4期。

吴清军:《“守法”与“维权”的边界:外企工会组建与运行模式的分析》,《学海》2008年第5期。

吴亚平:《企业工会:劳动者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兼论工会组织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新视野》2010年第6期。

吴亚平、郑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探析》,《新视野》2013年第6期。

肖祖礼、唐朝阳:《关于新建企业工会组建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2期。

谢玉华、何包钢:《基于新自由主义与社团主义的工会功能分析:以沃尔玛工会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徐建丽、楼伟民:《关于转型期工会组织新模式的实证研究》,《工会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徐小洪:《中国工会的双重角色定位》,《人文杂志》2010年第6期。

许晓军、吴清军:《对中国工会性质特征与核心职能的学术辨析——基于国家体制框架内工会社会行为的视角》,《人文杂志》2011年第5期。

杨继东、杨其静:《工会、政治关联与工资决定——基于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13年第2期。

姚洋、钟宁桦:《工会是否提高了工人的福利?——来自12个城市的证据》,《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5期。

游正林:《60年来中国工会的三次大改革》,《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

游正林:《想象中的工会作用——评几篇定量研究中国工会作用的文献》,《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游正林:《政绩驱动下的工会行动——对F厂工会主动介入生产管理过程的调查与思考》,《学海》2011年第1期。

禹雷:《论工会改革的逻辑起点与支点》,《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周明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6期。

朱斌、王修晓:《制度环境、工会建设与私营企业员工待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6期。


[1] 吴建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

[2] 吴建平:《转型时期中国工会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6页。

[3] 常凯:《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人阶级内部的基本矛盾和工会的代表性》,《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4] 常凯:《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与工会》,《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1期。

[5] 常凯、吴亚平:《工会:集体劳权的代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工会的社会定位问题初探》,《当代工会》1996年第6期。

[6] 曹凤月:《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代表身份的角色转换》,《工会论坛》1997年第3期。

[7] 钱传水:《关于〈对工会性质的再认识〉一文的几点看法——与台德谦同志商榷》,《工会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8] 吴亚平、郑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探析》,《新视野》2013年第6期。

[9] 刘福元、常保芳:《工会“十二大”对工会性质表述的新特点》,《工会论坛》1999年第2期。

[10] 冯钢:《企业工会的“制度性弱势”及其形成背景》,《社会》2006年第3期。

[11] 徐小洪:《中国工会的双重角色定位》,《人文杂志》2010年第6期。

[12] 谭泓:《中国工会双重角色定位的形成渊源与探索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1期。

[13] 许晓军、吴清军:《对中国工会性质特征与核心职能的学术辨析——基于国家体制框架内工会社会行为的视角》,《人文杂志》2011年第5期。

[14] 吴建平:《转型时期中国工会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79—84页。

[15] 吴建平:《中国工会为什么要创办企事业:1980—2000》,《学海》2012年第4期。

[16] 常凯、吴亚平:《关于私营企业组建工会的若干法律问题》,《工会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6期。

[17] 肖祖礼、唐朝阳:《关于新建企业工会组建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2期。

[18] 徐建丽、楼伟民:《关于转型期工会组织新模式的实证研究》,《工会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19] 吴清军:《“守法”与“维权”的边界:外企工会组建与运行模式的分析》,《学海》2008年第5期。

[20] 陈剩勇、张明:《中国地方工会改革与基层工会直选》,《学术界》2004年第6期。

[21] 陈剩勇、吴巍、陈燕:《工会直接选举:中国地方民主的新发展——以浙江省的余杭、余姚、温岭为个案》,《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22] 王金红:《工会改革与中国基层民主的新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3] 闻效仪:《工会直选:广东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开放时代》2014年第5期。

[24] 周明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6期。

[25] 乔健:《在国家、企业和劳工之间:工会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多重角色——对1811名企业工会主席的问卷调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

[26] 乔健:《工会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

[27] 吴建平:《地方工会“借力”运作的过程、条件及局限》,《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2期。

[28] 吴亚平:《企业工会:劳动者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兼论工会组织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新视野》2010年第6期。

[29] 谢玉华、何包钢:《基于新自由主义与社团主义的工会功能分析:以沃尔玛工会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30] 游正林:《政绩驱动下的工会行动——对F厂工会主动介入生产管理过程的调查与思考》,《学海》2011年第1期。

[31] 汪建华、石文博:《争夺的地带:劳工团结、制度空间与代工厂企业工会转型》,《青年研究》2014年第1期。

[32] 姚洋、钟宁桦:《工会是否提高了工人的福利?——来自12个城市的证据》,《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5期。

[33] 杨继东、杨其静:《工会、政治关联与工资决定——基于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13年第2期。

[34] 刘爱玉、傅春晖、阿拉坦:《工会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35] 李龙、宋月萍:《工会参与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基于倾向值方法的检验》,《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3期。

[36] 孙中伟、贺霞旭:《工会建设与外来工劳动权益保护——兼论一种“稻草人机制”》,《管理世界》2012年第12期。

[37] 李明、徐建炜:《谁从中国工会会员身价中获益?》,《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

[38] 毛学峰、刘靖、张车伟:《中国的工会可以降低性别工资差异吗》,《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5期。

[39] 刘海洋、刘峥、吴龙:《工会提高了员工福利和企业效率吗?——来自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微观证据》,《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40] 魏下海、董志强、黄玖立:《工会是否改善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分析与来自中国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3年第8期。

[41] 魏下海、董志强、金钊:《工会改善了企业雇佣期限结构吗?——来自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15年第5期。

[42] 朱斌、王修晓:《制度环境、工会建设与私营企业员工待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6期。

[43] 李光勤、曹建华、邵帅:《维权、工会与工资上涨》,《经济学动态》2017年第5期。

[44] 胡恩华、张毛龙、单红梅:《中国工会与劳资关系调节职能——基于1853篇工会实践报道的研究》,《经济管理》2016年第11期。

[45] 游正林:《想象中的工会作用——评几篇定量研究中国工会作用的文献》,《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46] 李德齐:《论我国工会改革的出发点》,《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47] 安涛:《工会改革刍议》,《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48] 禹雷:《论工会改革的逻辑起点与支点》,《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49] 包志勤:《工会体制:修复还是更新——论市场经济进程中工会改革取向与操作》,《工会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50] 海志:《工会改革要强化“官办”力度吗?——与刘玮同志商榷》,《工会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

[51] 吴亚平:《企业工会:劳动者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兼论工会组织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新视野》2010年第6期。

[52] 李臻、王政、卢国栋、吴晓瑞、刘光庆:《关于工会改革发展的研究》,《山东工会论坛》2015年第1期。

[53] 游正林:《60年来中国工会的三次大改革》,《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

[54] 吴建平:《从企业治理参与到地方治理参与——从国家治理模式转变看中工会组织与制度变革》,《学海》2011年第1期。

[55] 吴建平:《地方工会“以上代下”与基层工会“瘦身减负”——近40年来中国工会改革的趋势与特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56] 李力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维护职能的演进路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57] 黄岩、祝子涵:《突破“官民二重性”:广东省工会的改革路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58] 乔健:《工会改革:中国特色工会道路的“提质增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