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劳动关系研究的未来发展
从近些年劳动关系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劳动关系研究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之后,学科更为成熟,并已与法学中的劳动法研究、社会学中的劳工研究、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研究和管理学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科领域。综合劳动关系近年来发展的趋势,我们认为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以下三大趋势。
第一,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将是未来学术发展的方向。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即便是劳工研究、劳动经济研究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都开始出现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传统单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视角或经济学视角虽然仍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学者在解释和分析劳动关系现实问题时,已开始关注和使用不同学科的理论资源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分享经济下的劳动、劳动权益保护以及劳动关系研究将成为未来学术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平台化就业将成为未来就业的重要形式,大量劳动者的工作将发生巨大的改变,而传统的制度与法律规范也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如何研究平台化的劳动、劳动者的权益以及劳动者与平台的关系,将成为未来这个研究领域知识的新增长点。
第三,同情和关怀劳工、保护劳动者权益仍然是劳工研究和劳动关系研究中的主流价值观。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劳工研究,还是主流劳动关系研究,同情劳工境遇、保护劳动者权益都是在这个研究领域学者们秉承的一贯价值观。作为一个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不论是社会学、法学还是政治经济学等,尽管关注点和研究方法存在差异,但是它们在价值理念上是一致的。未来在分享经济下,劳动者将会更分散,劳动者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和行动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在此背景下,学界更应该关注和同情劳动者的境遇,保护他们的权益。
作为应用性社会科学,劳动关系研究都以解释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为主要导向。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领域中的学者更应该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以社会现实问题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该领域的研究,促进学科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专著:
常凯:《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
期刊:
安增科、内曼贾·柏柏尔:《劳动关系的未来:学科的终结》,《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桉苗:《当前工会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几个问题》,《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6期。
班小辉:《论“分享经济”下我国劳动法保护对象的扩张——以互联网专车为视角》,《四川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常凯:《WTO、劳工标准与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常凯:《经济全球化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人民论坛》2003年第5期。
常凯:《劳动关系与工会论纲》,《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3期。
常凯:《劳权本位:劳动法律体系构建的基点和核心》,《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
常凯:《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地位》,《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4期。
常凯:《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与工会》,《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1期。
常凯:《外资企业中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1995年第1期。
常凯:《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改革》1994年第5期。
常凯:《中国入世与劳权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6期。
常凯:《中国特色劳动关系的阶段特点和趋势》,《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常凯、吴亚平:《工会:集体劳权的代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工会的社会定位问题初探》,《当代工会》1996年第6期。
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
陈佩华:《中国、组合主义及东亚模式》,《战略与惯例》2001年第1期。
陈微波:《共享经济背景下劳动关系模式的发展演变——基于人力资本特征变化的视角》,《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9期。
陈永志:《私营经济雇佣劳动关系剖析》,《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程延园:《集体谈判:现代西方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安排》,《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程延园:《外资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第1期。
仇京荣:《论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特点》,《法学》1993年第1期。
崔生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共性与个性——兼论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3期。
董保华:《劳动合同法的十大失衡问题》,《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4期。
董保华:《劳动制度改革的法学探索》,《中国法学》1992年第5期。
董保华:《劳动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法学》1992年第9期。
董保华:《论工会职能的新定位》,《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3年第6期。
董保华:《论我国工会的职业化、社会化和行业化》,《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董保华:《试论我国劳动立法思路的转变》,《中国劳动科学》1990年第9期。
董保华:《试析集体合同的主体与法律责任》,《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董保华:《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若干思考》,《中国劳动科学》1992年第11期。
冯丛林:《对劳动力商品论若干论点的质疑》,《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冯同庆:《加入WTO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
冯同庆:《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工会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6期。
冯彦君:《劳动权论略》,《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
葛少英:《我国罢工立法问题初探》,《中南政法学院学报》(法商研究)1996年第3期。
龚建礼:《试论劳动合同的性质及其主体的法律地位》,《中国劳动科学》1986年第6期。
关怀:《积极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1期。
关怀:《略论集体合同制度》,《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2期。
郭飞:《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性质讨论综述》,《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年第8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中国城镇失业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管理世界》2001年第1期。
韩俊、李静:《“民工潮”:中国跨世纪的课题》,《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5期。
何勤、孟泉、李倩:《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测研究——基于245家企业调查数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年第11期。
何伟、韩志国:《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全方位开放》,《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黄士林:《中国第一次劳动法学术研讨会在皖召开》,《中国劳动》1983年第11期。
贾俊玲:《当代劳动关系基础理论的新发展——祝〈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一书的出版》,《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5期。
贾履让、房汉廷:《承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是开放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前提》,《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江成龙:《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姜颖:《我国劳动立法与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3期。
蒋大兴、王首杰:《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问题研究报告》,《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6期。
李景森、王乃荣:《劳动法学争论问题综述(续)》,《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1期。
李景森、王乃荣:《劳动法学争论问题综述》,《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李培林、张翼:《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失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李强:《中国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研究》,《学海》2001年第1期。
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李实:《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李永海:《论劳动关系与工会作用》,《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1期。
林春森:《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兼谈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思路》,《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12期。
林嘉:《劳动法与现代人权观念》,《法学家》1999年第6期。
林燕玲:《加入WTO背景下的中国职工状况》,《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6期。
刘诚:《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劳动法之选择——兼评〈劳动合同〉的相关质疑》,《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8期。
刘世定等:《政府对外来农民工的管理》,《管理世界》1995年第6期。
刘元文、高红霞:《产权改革后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基本状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6期。
卢现祥:《转轨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形成的特征》,《经济问题》1999年第11期。
罗兴、江刘伍:《关于劳动力性质问题讨论观点综述》,《学术界》1987年第1期。
钱叶芳:《〈劳动合同法〉修改之争及修法建议》,《法学》2016年第5期。
乔健:《加强对转型时期劳工政策的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全总法律部“工会法制化建设”课题组:《坚持依法维权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期。
商俊峰:《加强流动人口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流动人口在城市化中的作用》,《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4期。
佘云霞:《对集体谈判的理论分析》,《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沈同仙:《劳动权探析》,《法学》1997年第8期。
石美遐:《必要与实施:关于集体合同》,《中国劳动科学》1994年第4期。
史探径:《劳动法与经济体制改革》,《法学研究》1988年第5期。
史探径:《论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法学研究》1987年第4期。
史探径:《中国劳动争议情况分析和罢工立法问题探讨》,《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宋林飞:《“民工潮”的形成、趋势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苏苗罕、姚宏敏、郑磊:《法律对罢工权的确认及规范》,《法学》2001年第5期。
粟瑜、王全兴:《我国灵活就业中自治性劳动的法律保护》,《东南学术》2016年第3期。
孙中范:《关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的几点思考》,《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6期。
孙中范、桉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框架研究论纲》,《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5期。
佟新:《劳工政策和劳工研究的四种理论视角》,《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王长城:《国有企业下岗职能劳动关系及其处理》,《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王珏、韩康、卢中原:《论我国社会主义计划市场体系及其实现途径》,《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王乃荣、李景森:《劳动合同制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3期。
王全兴:《集体合同论纲》,《中南政法学院学报》(法商研究)1995年第4期。
王绍光等:《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王天玉:《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劳务的劳动关系认定——以“e代驾”在京、沪、穗三地法院的判决为切入点》,《法学》2016年第6期。
王延中:《中国积极劳动政策的实践》,《管理世界》2003年第3期。
卫兴华:《社会主义商品论不能成立》,《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闻效仪:《从“国家主导”到多元推动——集体协商的新趋势及其类型学》,《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2期。
吴建平:《地方工会“借力”运作的过程、条件及局限》,《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2期。
吴清军:《结构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制度研究及转向——欧美劳动关系理论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3期。
吴清军:《整合式还是多元化?——劳动关系研究范式的争辩与研究发展趋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吴清军、刘宇:《劳动关系市场化与劳工权益保护——中国劳动关系政策的发展路径与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夏积智:《实行劳动合同制是中国劳动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中国劳动科学》1992年第1期。
夏小林:《私营部门: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管理世界》2004年第6期。
谢玉华、杨玉芬、郭永星:《工资集体协商形成机理及其效果比较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谢增毅:《民法典编纂与雇佣(劳动)合同规则》,《中国法学》2016年第4期。
信长星:《劳动力准商品与开放劳动力市场》,《经济学周报》1986年6月29日。
信卫平:《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劳动关系市场化对劳动者的影响》,《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2期。
徐树理:《析涉外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中国劳动科学》1994年第3期。
许晓军:《略论我国乡镇企业的劳动关系》,《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5期。
于桂兰、梁潇杰、孙瑜:《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质性研究》,《管理学报》2016年第10期。
岳经纶:《中国劳动政策的反思》,《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7年第1期。
张车伟、吴要武:《城镇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
张国详:《建立现代企业必须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中国劳动科学》1994年第8期。
张静:《“法团主义”模式下的工会角色》,《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期。
张再平:《当前我国劳动立法及其展望》,《中国法学》1989年第3期。
赵履宽:《一部高水平的劳动问题专著——评〈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4期。
郑东亮、王文珍:《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及其调整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第7期。
郑尚元:《建立中国特色的罢工法律制度》,《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郑尚元:《民法典制定中民事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功能与定位》,《法学家》2016年第6期。
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和再就业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年第4期。
中国工运学院法律系课题:《国有企业集体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1期。
周长城、吴淑凤:《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经济评论》2000年第4期。
周长征:《我国劳动立法与基本国际劳工标准的比较》,《中国劳动》2004年第5期。
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管理世界》1997年第5期。
朱泽:《“民工潮”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中国农村经济》1993年第12期。
报纸:
王珏、肖欣:《试论劳动资源市场》,《光明日报》1986年7月12日。
专著:
Kaufman Bruce,The Global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s:Events,Ideas and the IIRA,Geneva: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2004.
期刊:
Clarke S.,Lee Chang-Hee,Li Qi,“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42(2),2004.
Eli Friedman,Ching Kwan Lee,“Remaking the World of Chinese Labor:A 30-year Retrospective.”,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48(3),2010.
[1] 吴清军,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2] 常凯:《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常凯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3] Kaufman Bruce,The Global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s:Events,Ideas and the IIRA,Geneva: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2004,p.32.
[4] Kaufman Bruce,The Global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s:Events,Ideas and the IIRA,Geneva: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2004,pp.32-33.
[5] 吴清军、刘宇:《劳动关系市场化与劳工权益保护——中国劳动关系政策的发展路径与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6] 王珏、韩康、卢中原:《论我国社会主义计划市场体系及其实现途径》,《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7] 冯丛林:《对劳动力商品论若干论点的质疑》,《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8] 卫兴华:《社会主义商品论不能成立》,《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9] 何伟、韩志国:《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全方位开放》,《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10] 江成龙:《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11] 贾履让、房汉廷:《承认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是开放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前提》,《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12] 信长星:《劳动力准商品与开放劳动力市场》,《经济学周报》1986年6月29日。
[13] 王珏、肖欣:《试论劳动资源市场》,《光明日报》1986年7月12日。
[14] 参见罗兴、江刘伍《关于劳动力性质问题讨论观点综述》,《学术界》1987年第1期;郭飞《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性质讨论综述》,《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年第8期。
[15] 黄士林:《中国第一次劳动法学术研讨会在皖召开》,《中国劳动》1983年第11期。
[16] 张再平:《当前我国劳动立法及其展望》,《中国法学》1989年第3期。
[17] 史探径:《劳动法与经济体制改革》,《法学研究》1988年第5期。
[18] 李景森、王乃荣:《劳动法学争论问题综述》,《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19] 李景森、王乃荣:《劳动法学争论问题综述(续)》,《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1期。
[20] 史探径:《论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法学研究》1987年第4期。
[21] 王乃荣、李景森:《劳动合同制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法律学习与研究》1988年第3期。
[22] 龚建礼:《试论劳动合同的性质及其主体的法律地位》,《中国劳动科学》1986年第6期;夏积智:《实行劳动合同制是中国劳动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中国劳动科学》1992年第1期;董保华:《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若干思考》,《中国劳动科学》1992年第11期。
[23] 桉苗:《当前工会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几个问题》,《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6期。
[24] 桉苗:《当前工会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几个问题》,《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6期。
[25] 常凯:《劳动关系与工会论纲》,《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3期。
[26] 常凯:《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与工会》,《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1期。
[27] 林春森:《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兼谈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思路》,《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12期。
[28] 李永海:《论劳动关系与工会作用》,《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1期。
[29] 崔生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共性与个性——兼论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工会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3期。
[30] 董保华:《试论我国劳动立法思路的转变》,《中国劳动科学》1990年第9期。
[31] 董保华:《试论我国劳动立法思路的转变》,《中国劳动科学》1990年第9期。
[32] 董保华:《劳动制度改革的法学探索》,《中国法学》1992年第5期。
[33] 董保华:《劳动制度改革的法学探索》,《中国法学》1992年第5期。
[34] 董保华:《劳动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法学》1992年第9期。
[35] 仇京荣:《论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特点》,《法学》1993年第1期。
[36] 参见朱泽《“民工潮”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中国农村经济》1993年第12期;韩俊、李静《“民工潮”:中国跨世纪的课题》,《中国农村经济》1994年第5期;宋林飞《“民工潮”的形成、趋势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刘世定等《政府对外来农民工的管理》,《管理世界》1995年第6期;商俊峰《加强流动人口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流动人口在城市化中的作用》,《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4期;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管理世界》1997年第5期;李强《中国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研究》,《学海》2001年第1期;李强、唐壮《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6期。
[37] 参见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和再就业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8年第4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中国城镇失业保障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管理世界》2001年第1期;王绍光等《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李实《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王延中《中国积极劳动政策的实践》,《管理世界》2003年第3期;李培林、张翼《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失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张车伟、吴要武《城镇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
[38] 贾俊玲:《当代劳动关系基础理论的新发展——祝〈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一书的出版》,《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5期。
[39] 赵履宽:《一部高水平的劳动问题专著——评〈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4期。
[40] 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41] 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第22、41、72页。
[42] 常凯:《劳权本位:劳动法律体系构建的基点和核心》,《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
[43] 常凯:《劳权本位:劳动法律体系构建的基点和核心》,《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
[44] 姜颖:《我国劳动立法与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3期。
[45] 林嘉:《劳动法与现代人权观念》,《法学家》1999年第6期。
[46] 沈同仙:《劳动权探析》,《法学》1997年第8期。
[47] 冯彦君:《劳动权论略》,《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
[48] 常凯:《WTO、劳工标准与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49] 常凯:《中国入世与劳权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6期。
[50] 常凯:《经济全球化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人民论坛》2003年第5期。
[51] 冯同庆:《加入WTO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
[52] 林燕玲:《加入WTO背景下的中国职工状况》,《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6期。
[53] 周长征:《我国劳动立法与基本国际劳工标准的比较》,《中国劳动》2004年第5期。
[54] 孙中范:《关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的几点思考》,《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6期。
[55] 冯同庆:《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工会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6期。
[56] 孙中范、桉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框架研究论纲》,《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5期。
[57] 张静:《“法团主义”模式下的工会角色》,《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期。
[58] 陈佩华:《中国、组合主义及东亚模式》,《战略与惯例》2001年第1期。
[59] 常凯:《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地位》,《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4期。
[60] 常凯、吴亚平:《工会:集体劳权的代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工会的社会定位问题初探》,《当代工会》1996年第6期。
[61] 全总法律部“工会法制化建设”课题组:《坚持依法维权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期。
[62] 董保华:《论工会职能的新定位》,《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3年第6期。
[63] 董保华:《论我国工会的职业化、社会化和行业化》,《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64] 石美遐:《必要与实施:关于集体合同》,《中国劳动科学》1994年第4期。
[65] 张国详:《建立现代企业必须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中国劳动科学》1994年第8期。
[66] 关怀:《积极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1期。
[67] 王全兴:《集体合同论纲》,《中南政法学院学报》(法商研究)1995年第4期。
[68] 关怀:《略论集体合同制度》,《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2期。
[69] 常凯:《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改革》1994年第5期。
[70] 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71] 董保华:《试析集体合同的主体与法律责任》,《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72] 常凯:《外资企业中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1995年第1期。
[73] 夏小林:《私营部门: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管理世界》2004年第6期。
[74] 程延园:《集体谈判:现代西方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制度安排》,《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75] 佘云霞:《对集体谈判的理论分析》,《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76] 葛少英:《我国罢工立法问题初探》,《中南政法学院学报》(法商研究)1996年第3期。
[77] 史探径:《中国劳动争议情况分析和罢工立法问题探讨》,《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78] 苏苗罕、姚宏敏、郑磊:《法律对罢工权的确认及规范》,《法学》2001年第5期。
[79] 郑尚元:《建立中国特色的罢工法律制度》,《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80] 郑东亮、王文珍:《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及其调整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第7期。
[8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问题研究报告》,《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6期。
[82] 王长城:《国有企业下岗职能劳动关系及其处理》,《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83] 刘元文、高红霞:《产权改革后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基本状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6期。
[84] 信卫平:《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劳动关系市场化对劳动者的影响》,《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2期。
[85] 中国工运学院法律系课题:《国有企业集体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1期。
[86] 徐树理:《析涉外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中国劳动科学》1994年第3期。
[87] 程延园:《外资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第1期。
[88] 常凯:《外资企业中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1995年第1期。
[89] 周长城、吴淑凤:《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探讨》,《经济评论》2000年第4期。
[90] 陈永志:《私营经济雇佣劳动关系剖析》,《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91] 卢现祥:《转轨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形成的特征》,《经济问题》1999年第11期。
[92] 许晓军:《略论我国乡镇企业的劳动关系》,《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5期。
[93] 佟新:《劳工政策和劳工研究的四种理论视角》,《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94] 乔健:《加强对转型时期劳工政策的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95] Eli Friedman,Ching Kwan Lee,“Remaking the World of Chinese Labour:A 30-year Retrospective.”,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48(3),2010.
[96] 岳经纶:《中国劳动政策的反思》,《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7年第1期。
[97] Clarke S.,Lee Chang-Hee,Li Qi,“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42(2),2004.
[98] 岳经纶:《中国劳动政策的反思》,《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7年第1期。
[99] 吴清军:《结构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制度研究及转向——欧美劳动关系理论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3期。
[100] 吴清军:《整合式还是多元化?——劳动关系研究范式的争辩与研究发展趋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101] 安增科、内曼贾·柏柏尔:《劳动关系的未来:学科的终结》,《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102] 董保华:《劳动合同法的十大失衡问题》,《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4期。
[103] 刘诚:《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劳动法之选择——兼评〈劳动合同〉的相关质疑》,《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8期。
[104] 钱叶芳:《〈劳动合同法〉修改之争及修法建议》,《法学》2016年第5期。
[105] 吴建平:《地方工会“借力”运作的过程、条件及局限》,《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2期。
[106] 闻效仪:《从“国家主导”到多元推动——集体协商的新趋势及其类型学》,《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2期。
[107] 谢玉华、杨玉芬、郭永星:《工资集体协商形成机理及其效果比较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108] 常凯:《中国特色劳动关系的阶段特点和趋势》,《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109] 于桂兰、梁潇杰、孙瑜:《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质性研究》,《管理学报》2016年第10期。
[110] 何勤、孟泉、李倩:《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测研究——基于245家企业调查数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年第11期。
[111] 王天玉:《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劳务的劳动关系认定——以“e代驾”在京、沪、穗三地法院的判决为切入点》,《法学》2016年第6期。
[112] 郑尚元:《民法典制定中民事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功能与定位》,《法学家》2016年第6期。
[113] 谢增毅:《民法典编纂与雇佣(劳动)合同规则》,《中国法学》2016年第4期。
[114] 陈微波:《共享经济背景下劳动关系模式的发展演变——基于人力资本特征变化的视角》,《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9期。
[115] 粟瑜、王全兴:《我国灵活就业中自治性劳动的法律保护》,《东南学术》2016年第3期。
[116] 班小辉:《论“分享经济”下我国劳动法保护对象的扩张——以互联网专车为视角》,《四川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117] 蒋大兴、王首杰:《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