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繁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相对贫困下,减税降利率是否奏效?

面对这种困局,有人提出下面的对策:为了刺激投资,政府可以减税和降利率。咱只要给李四减税,减到手软;只要给李四降息,降到钱不值钱;还有就是给李四更大的自由,自由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总之,减税,降息,松绑,李四就会投资啦。

这样做是否奏效?我们还是请回私人资本者李四先生。李四先生扳着指头重复前面的话说,只有在投资的预期利润为正的时候我才会投资。而这个预期利润大概是由以下三个东西决定的:(1)投资的那1元钱在扣除(边际)生产成本以后的回报率(经济学称为投资的边际回报率);(2)利息多少;(3)税率多少。也就是说:


投资的预期边际利润=预期的边际回报率-银行利息-税率


在最终产品严重过剩,任何追加的投资都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过剩,导致预期的边际回报率严重下滑,甚至可能为零或负数的时候,哪怕银行利率为零,税率为零,你给企业最大限度的自由,企业也不会追加额外的实体投资的。投1元钱下去回报是零或负数,就算你把税收降到零,利率降到零,李四也不会投资。

经济学术语比较拗口。用大白话讲就容易得多。假如投资不赚钱还会亏损,减税、降息、松绑能刺激投资吗?

贫富悬殊导致总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过剩,导致投资不赚钱还会赔钱的可能性高,结果就是导致实物资本积累缓慢。这正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发展经济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就没有繁荣。我的那些曾经在田间劳动过知道稼穑之艰难的知青朋友们明白的道理,原教旨经济学家们倒装糊涂了。

贫富悬殊严重,总需求不足,市场不可能实现均衡,利率和税率失去了刺激投资的功能。学过经济学的读者可能知道西方宏观经济学有一个投资储蓄曲线(IS Curve)。这个曲线认为,在任何给定的利率条件下,一个封闭经济体的投资和储蓄总是会相等的,市场永远是均衡的。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这个总需求=总供给是一个特殊的个例。在相对贫困极度严重,最终产品极度过剩,投资的预期边际利润为零或负数的情况下,在任何给定的利率下,投资小于储蓄,上述所谓产品市场的均衡就是一个不真实的传说了。总之,在相对贫困极度扩大的时候,最终产品和服务严重过剩,投资的预期边际回报率极低,甚至可能为零或负数,下调利率和税率已经无法刺激新的投资,市场经济就陷入了投资疲软的陷阱。一方面储蓄增加,一方面投资疲软,市场经济就产生了第二个过剩,即虚拟资本过剩。出路在哪里呢?其实就是要提高预期的边际利润。如何提高这个预期的边际利润?我们在后面讨论。

上面这些理论分析是有实证基础的。且举几个例子。

第一,在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减税不仅不能刺激投资,还不一定能刺激消费。有数据为证。美国劳动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过去25年收集的数据表明,每减1美元的税,高收入阶层大约支出其中的0.14美元,低收入阶层大约支出其中的0.52美元。The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Mr. Trump's Economic Policies—Mood's Analytics.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为14%),而低收入阶层高(为52%)。美国国会研究中心(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用过去65年的数据表明,降低最高收入阶层的税率不能刺激经济的增长。Taxes and the Economy: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Top Tax Rates Since 1945, Thomas L. Hungerford, Specialist in Public Finance, September 14, 2012.

第二,过去30年和当今西方经济体出现的投资疲软,增长乏力,低利息和低税收无法有效刺激投资,无法有效刺激经济增长。

这些经济理论分析和实证材料都证明,马克思关于相对贫困化和经济增长的矛盾是正确的,如果从总量上看,就是相对贫困化导致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导致了总需求不断相对缩小同总供给潜力不断相对扩大的矛盾。降息和降税是无法解决这一对矛盾的。马克思的理论经受住了实践检验。如果不推动公平,不消除贫困,不增加中下层的收入,就无法缓解总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妨碍实物资本的积累。

原教旨市场经济在不断制造不平等的时候,制造着低增长陷阱。不公平就没有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