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8 20:20:08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文前辅文
献词
插图
绪论 “晦涩正是他的精神”
第一节 “晦涩精神”
第二节 “感受力涣散”
第三节 “历史意识”
第四节 “个性消灭”
第五节 “客观对应物”
第六节 “形式不是一张外壳”
第七节 “一堆破碎的偶像”
第一章 “不失为佳译”
第一节 “一位T.S.艾略特的信徒”
第二节 “一种独特的诚实”
第三节 “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第四节 “似同而非同的复杂关系”
第五节 “文学翻译是文学接受”
第六节 “当前最优秀的翻译作品”
第七节 “仍流利畅达,不失为佳译”
第二章 “我用的是直译法”
第一节 “我用的是直译法”
第二节 “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第三节 “译事楷模”
第四节 “这样的直译”
第五节 “翻译文学之应直译”
第六节 “荒地上生丁香”
第七节 “夏天来得出人意料”
第八节 “这飘忽的城”
第三章 “奇峰突起,巉崖果存”
第一节 “夺胎换骨”
第二节 “奇峰突起”
第三节 “都译成了中文”
第四节 “翡绿眉的变相”
第五节 “在老鼠窝里”
第六节 “烧啊烧啊烧啊烧啊”
第七节 “水里的死亡”
第八节 “迫使语言就范”
结语 “直译法是我从事文学翻译的唯一方法”
附录1 艾略特:《荒原》原文(1922年)
附录2 赵萝蕤译:《荒原》(1937年版手稿)
附录3 赵萝蕤译:《荒原》(1980年)
附录4 “灵芝”与“奇葩”:赵萝蕤《荒原》译本艺术管窥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