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长生天的答案
巴特尔老人的手指像枯树枝一样搭在氧气面罩上,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肺部沉重的杂音。病房的窗户正对着肯特山,夕阳把雪峰染成血红色。
“写新史诗。“他突然扯下面罩,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关于......“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关于铁马和银河。“
我扶着他坐起来,发现床头柜上摊开着航天杂志,某页火箭发射照片被红笔圈了出来。护士小声告诉我,老人这几天总盯着国际空间站的直播看。
“您是说,把《江格尔》和现代科技结合?“我翻开笔记本,“比如英雄乘飞船征战?“
“蠢货!“老人一巴掌拍在杂志上,“江格尔的赤兔马比火箭快多了!“他的眼睛突然亮起来,“我是要你写......写牧马人的后代如何在天上放牧星辰。“
草原的夜空格外清澈。我盘腿坐在蒙古包前,笔记本电脑搁在膝盖上,试图把北斗七星想象成七匹神马的蹄印。
阿木尔抱着马头琴凑过来:“爷爷说,要是你写不出来,就想想狼群前唱的歌。“他拨动琴弦,弹出一段熟悉的旋律——正是我当时即兴改编的调子。
屏幕上的文档一片空白,光标不停闪烁,仿佛在嘲笑我的无能。远处传来牧羊犬的吠叫,突然一道流星划过天际,拖着长长的银色尾巴。
“看!天马掉毛了!“阿木尔指着流星大喊。
这个童稚的比喻像钥匙般打开了某个锁。我的手指突然在键盘上飞舞起来:
**“当铁马踏碎银河的冰面
星辰的露珠滴落在
航天器的太阳能帆板上
我们依然是长生天睫毛上的
那粒沙......“**
医院的走廊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我捧着刚打印出来的诗稿,心脏跳得比第一次骑马时还快。
巴特尔老人戴着老花镜,逐字审阅那些蒙汉对照的诗行。读到第三段时,他的呼吸忽然急促起来,监护仪发出尖锐的警报。
护士冲进来要赶我走,老人却死死攥住稿纸不放。他示意我靠近,在我耳边气若游丝地说:“后面加上......空间站的太阳能板......像牧人展开的套马杆......“
我连夜修改。当写到“宇航员的耳机里传来祖先的呼麦声“时,泪水突然模糊了视线。抬头看窗外,东方已经泛白,一群早起的云雀正掠过草原。
春祭后的第三个月,巴特尔老人竟奇迹般出院了。我们在他蒙古包前架设了投影仪,将新创作的《铁马银河》投射在整片山坡上。
牧民们骑着摩托车赶来,孩子们追逐着草地上的全息星辰。当诗句“在空间站舷窗上哈气画敖包“出现时,有个穿NASA T恤的蒙古族大学生突然站起来用蒙语跟读。
老人裹着毯子坐在黑马旁边,膝盖上放着氧气袋。当投影播放到结尾处——“而长生天永远在WIFI信号之外“——他笑得咳出了眼泪。
“知道为什么让你写这个吗?“夜深人散时,他指着天空中若隐若现的国际空间站,“祖先们看着同样的星星创造了史诗,现在轮到你们了。“
《铁马银河》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的那个月,我收到了航天局的邀请函。他们想在新建的太空主题馆里设置蒙古史诗展区。
“告诉他们,“巴特尔老人往我的行李箱塞进一块狼髀骨,“我们的英雄不需要太空服。“他狡黠地眨眨眼,“江格尔的赤兔马能在真空里奔跑。“
阿木尔偷偷往我兜里塞了张纸条,上面用蒙汉双语写着:“记得直播时要美颜,爷爷说你现在黑得像块炭。“
飞机爬升到云层上方时,我从舷窗回望那片越来越小的草原。阳光照在蜿蜒的河流上,宛如巴特尔老人教我的第一句史诗:
**“长生天的蓝哈达
永远铺展在
勇敢者的故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