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次初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晨光里·未干墨痕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清晨,阳光像融化的蜂蜜,顺着教室窗棂流淌进来,在第三组第二排的课桌上,为那道毕业生刻的“加油”旧痕镀上金边。林小满握着周延送的钢笔,笔尖悬在志愿表上方,墨水滴在“美术学院”的“美”字偏旁,晕出个极小的雏菊形状——和他速写本里所有关于她的插画,有着一模一样的锯齿边缘。

“小满。”周延的声音混着走廊传来的毕业歌,轻轻落在她肩头上。他的校服左胸口袋别着那枚银杏叶胸针,此刻正随着呼吸微微颤动,露出底下隐约可见的红痕——那道从第一章就存在的印记,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像段被时光摩挲得发亮的秘密。

志愿表的“备注”栏,周延用极细的钢笔字写着:“想和你去同一座城市,画同一棵梧桐树。”字迹旁边画着个小笑脸,眼睛是两枚重叠的圆圈,像操场风里的汽水环,更像去年深秋,他错塞进她书包的生日贺卡上的图案。

教室后排传来撕课本的哗啦声,陈雨薇举着手机冲他们比耶,镜头里映出周延正在往她铅笔盒里塞东西——是片新采的银杏叶,叶脉间用银线绣着“2024.6.8”,正是高考首日的日期。而在叶片背面,用速写笔勾着个男生趴在课桌上的侧脸,视线牢牢锁在斜前方女生的发梢上。

“周延,你的志愿……”林小满的话被他突然的动作打断,他掏出随身携带的速写本,翻到最后一页——那里贴着张拼贴画,由三十七张便签纸拼成:有课桌缝的快递单残片、共伞角的水痕印记、初雪夜的未接来电记录,还有今早她低头填志愿时,睫毛在眼下投出的蝶翼阴影。

“其实从遇见你那天起,我的志愿就写好了。”他的指尖划过拼贴画中央,那里是用晨光文具店的糖炒栗子纸袋剪的小雏菊,“每个细节都是坐标,最终都会指向同一个终点——你在的地方。”

高考铃在远处响起时,周延忽然翻开自己的志愿表,“联系电话”栏写着她的号码,备注栏画着把倾斜的伞,伞下两个交叠的影子,和第五章共伞角的速写分毫不差。而在“家庭地址”栏,他悄悄填了她常去的晨光文具店地址——那个从第一章就埋下的、关于他默默观察的伏笔。

“该进考场了。”林小满站起身,校服口袋里的小熊挂坠碰到周延送的铁盒,发出细碎的响。她看见他手腕内侧的红痕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忽然想起去年深秋巷口,他和陈雨桐分享糖炒栗子时,纸袋上晕开的油渍句号——原来所有的误会,都是时光写给相爱的人的、带密码的情书。

考场外的梧桐树下,周延忽然拉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混着钢笔帽的金属凉,像冰镇汽水在炎夏带来的慰藉。“等考完试——”他的耳尖红得比教学楼顶的红旗还要鲜艳,“我想带你去看我画了一整年的速写展,每幅画的角落,都藏着你的名字。”

预备铃在校园里回荡,两人的影子被晨光拉得老长,在地面投下交叠的弧线。林小满摸着志愿表上晕开的雏菊墨痕,忽然明白,有些未来不必精确计算,就像速写本里的未干墨痕,看似模糊,却藏着最真实的心跳。而周延手腕上的红痕、钢笔帽的星轨、速写本的末页,终将在某个晴日,成为青春最动人的注脚——那些曾被小心收藏的细节,早已在时光里,把“喜欢”写成了无需落款的、最美丽的诗篇。

当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在走廊响起,周延忽然把速写本塞给她,末页空白处用刚劲的笔触写着:“你是我所有未完成画作的终点,也是所有开始的晨光。”墨迹未干,却在她掌心烙下永恒的温度。而她知道,无论高考答案如何,无论志愿表指向何方,那些藏在课桌缝、操场风、初雪夜的秘密,早已让他们的青春,成为彼此生命里,最完美的、未干的墨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