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产融合:数字技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 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既有的商业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在数字经济的作用下发生改变,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推力。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为50.2万亿元,较2021年名义增长10.3%,呈现出持续高增长的态势,名义增速连续11年高于同年GDP名义增速,且领先幅度较为明显。此外,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为41.5%,这一数字与第二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大致相当。2017—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如图1-1所示。

在此之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从生产要素出发提出了数据价值化,从生产力出发提出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从生产关系出发提出了数字化治理,此即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如图1-2所示。

图1-1 2017—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1-2 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数据价值化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数据价值化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数据是海量的、难以计数的,通过分析处理,发掘数据的价值,将数据纳入生产经营过程,实现对数据的有效利用,这就是数据价值化的意义。数据价值化包含数据采集、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交易等环节。

(2)数字产业化

数字产业化具体体现为信息通信产业,这一产业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等都来自信息通信产业。数字产业化涉及互联网、电子信息制造、基础电信、软件及技术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推出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有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

(3)产业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拓展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空间。数字产业化主要是基于数字技术构建新的产业,产业数字化则是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注重自身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立足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数字化的产物有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等。

(4)数字化治理

数字化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可以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治理,可实现技术和管理的紧密结合,健全和完善制度及治理体系,推动监管方式和治理模式创新转型,更好地履行决策、执行、组织、监督等行政职能,切实提高综合治理能力。数字化治理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多主体参与、数字技术+治理、数字化公共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