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晋升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1.3 ?林府家宴

第一卷

1.3林府家宴

当晚,林府正院正房。

林锐刚一进门,就见林如海正和一大一小两个美人在厅中谈笑。

大的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明显比实际小的多,一身合体的天青底色、黑白相间刺绣花纹宫裙,身量长挑、体态丰盈,看到他时含笑示意。

小的却显娇俏,因为尚未完全长开,身着米白底色、墨竹刺绣花纹襦裙,瓜子脸上带着欢快的笑意,似是说到高兴处,只是看到他的时候突然噘嘴,还甩出一记白眼。

这两人当然就是贾敏和林黛玉母女。

当然,理论上说,他肯定不该知道这位“族妹”闺名的。

“见过林叔、见过夫人!”林锐当然不能盯着人家不放,一眼后就急忙低头行礼,“劳烦今日赏饭,小侄愧领了——见过林妹妹!”

“你呀,这么长时间依旧客气!”贾敏起身点点头。

“哼!”林黛玉却将螓首扭到一边,似乎带着气性。

“死丫头,还不见过你锐大哥!”贾敏没好气的拍她一下。

“才不!”林黛玉依旧不满,“上次他何时来的?这都过了几个月?也不见上门探望,知道的说是族兄避嫌,不知道的怕要以为人家看不上,懒得上门呢!”

“林妹妹不能冤枉好人啊!”林锐急忙叫屈,“这么长时间我都忙着公务,可是一天都没闲下来,今天好不容易完事儿,你看林叔不是怕我饿着,这才专门赏饭?”

说完,他还故意委屈巴巴的看着林如海“求救”。

说起来,他并没有说假话。

上午与何家家主所说的事情都是真的,但并不完全一致。

他以前确实抄了八家盐商,却都是一些不怎么上台面儿的纯粹杂鱼,基本上理由充分就能直接办,最多有些市面上的压力,官面上根本没谁搭理。

何家不然,因为他们已经算是真正的“入圈”,放眼江南都是小有名气的商家,也许入不了核心圈,但影响力和人际关系已经足够覆盖到府、县两级的衙门。

所以林如海才说“扬州几乎能说话的都递了帖子”。

幸好也只到扬州府衙,再往上何家没啥路子,好歹顶得住,要是真能捅到江南行省的布政使、按察使甚至巡抚、提督级别,百分百会有紧随而来的朝堂压力,哪怕林如海都难受。

当然,这说的是八大盐商,除了他们,其他盐商可做不到。

饶是如此,明明只是巡盐御史衙门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处置一起盐商偷税漏税及贩卖私盐案子,前前后后却拖了三个多月,中间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和扬州各级衙门扯皮。

甚至还有数次见血,何家既然是盐商,手底下肯定会养一批保护生意的亡命之徒,平时花大价钱喂饱,关键时刻要他们拼命。

可惜,林锐别的不敢说,动刀子还真不怕谁,他一开始能被人称为“在世秦琼”,真就是靠着一条重达十五斤的六尺钢锏,一次次血战杀出来的名声。

换成之前那些杂鱼,基本上十天八天就办了。

“安平这段日子确实很忙。”所以,林如海笑着帮忙解释,“外面的公务要不是有他帮忙担着,我这老骨头可没这么多闲情,又是文会又是休息的。”

“安平”是他帮某人取的表字,却是觉得“锐”字作为名字太过锋芒毕露,取一个表字加以“中和”,这也是很常见的取字习惯。

“你看,林叔都觉得我辛苦!”林锐急忙接话。

“你们在外面如何,外人又看不见,还不说什么是什么。”林黛玉依然不满,“还说是‘哥哥’呢,一个多月都不上门,真真狠心!”

她这话一出,其他三人明白是在强词夺理,全都笑了出来。

“是是是,林妹妹说的都对!”林锐忍着笑“道歉”。

他对林黛玉的称呼其实不合规矩,正常应该是叫“大妹妹”,但他第一次见面就习惯性用上,很轻松被林家人接受,也就没再改。

“好了,还不随我过来!”贾敏见他们“和解”,这才推着女儿让过客厅中间摆放的屏风,两人一起到里边就坐,“你锐大哥忙的不都是你父亲的公务?”

“我们也坐吧!”林如海笑着摆手示意。

“林叔请!”林锐后退半步。

待两人入座后,早已等候在门口的下人立刻开动,很快两桌简单却很是精致的酒席摆放完毕,虽是“家宴”,男女照样不能同席。

他和林家内眷说几句话无妨,肯定不能接触太多,规矩如此。

只是,他的脑海中却始终浮现着两道倩影,怎么都挥之不去。

“这丫头性子急,你多担待点儿。”等到菜上齐,林如海亲自为两人倒上酒,“说起来,自从你来过家中后,她已经开朗许多了。”

“林叔哪里话,我这做哥哥的,照顾妹妹还不是应该吗?”林锐双手接下杯子主动敬酒,“再说了,小侄要是没有林叔照顾,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日子,更别提什么‘担待’。”

林如海笑着陪饮,两人边吃边聊,说的都是闲话,中间还有贾敏时不时插几句,甚至两次出来,示意下人为他倒酒布菜,态度非常友好。

一顿饭足足吃了超过一炷香工夫,气氛很是融洽。

“何家的事情,你都安排好了?”待到残席撤去、饭后茶端进客厅,林如海目送妻女离开才谈起公务,“说起来,我这次确实有些太急躁了,要不是有你帮衬,事情恐怕很难办好。”

“林叔哪里话,能把何家处置掉,全靠朝廷威仪,我不过是狐假虎威,做些拉大旗扯虎皮的事情而已。”林锐说着套话,心里却暗暗一叹,“只是,收缴的钱物需要最少半个月才能处理好。”

“哦?”林如海皱了皱眉,“这么久?”

“何家不同于其他杂鱼,本就家大业大。”林锐的解释很随意。

因为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林如海算是非常标准的封建士大夫,出身不低、十年苦读,愿意按照“古礼”要求自己,但并不死板,一些他能理解的该通融之处,不会真的死咬着不放。

所以,他在科举探花及第后,先被授官翰林院编修,后转都察院(兰台寺)御史,各方面表现非常突出,很得当今在位的靖安帝看中,被倚为心腹之臣。

区区数年提到兰台寺大夫(位同佥都御史的虚衔、正四品),能是一般人吗?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对许多台面儿下事情的看法太过理想化。

林锐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当初他刚来投靠的时候,想的其实不多,总结起来就是“抱住大腿求带飞”,但第一次抄掉一家杂鱼盐商的时候就发现,林如海在《红楼》中死的不明不白,真的不是没有原因。

抄家并不是简单一句“赃款查收上缴国库”就能办完,因为这是封建时代,地方上、特别是县级以下真正做主的,并非一般人想象的朝廷和衙门,“皇权不下县”绝不是空话。

处理抄家的“收获”,本身就是在和地方势力“分肥”。

林如海却想当然的以为,可以在市场上公开卖掉,结果是足足一个多月过去,根本没人接茬,一大票的田宅不动产愣是挂住了。

林锐一开始也不懂,直到有人上门,找他这个“族侄”带话。

也是从那次开始,他主动接下“生意”,很快处置干净,并利用得来的好处求林如海帮忙,给他弄了个从五品的“同知”捐官,继而一步步掌握下属的盐丁武装,走到现在的位置。

这些事情、包括所有巡盐御史衙门的外务,如今都在他手里。

林如海的能力不容置疑,但他太“天真”,至今还以为两年多的事情都是凭借律法和“公务”,根本没想过水面下到底有多少事情。

林锐不是没有解释过,但被教育了一顿“大道理”。

那之后,他就再也不提,只让林如海在衙门“公务”,外面的麻烦自行处理,好比这次的何家,三个月时间、五次见血,他都以“剿灭私盐”的名义带过去,半句不多提。

反正有脑子的都不会对天子心腹动手。

就连何家家主最后的挣扎,他给的说法也是“审讯”。

处理抄家所得很麻烦,因为涉及到全额近三百万两,半个月已经算是最快,幸好他有“经验”,扬州地方上的势力都知道规矩,按惯例划分就行。

要不然,一年都别指望处置利索。

抄办何家的时候阻力极大,但在办完之后,到处都等“分润”。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即如此,你多辛苦吧!”林如海当然猜不出他心中所想,还以为当真如此,“折子我已经写好,明日就着人发出,此次抄办何家多有杂事,还是要你辛苦一番。”

“林叔放心!”林锐当然不会有意见。

两人又闲话多时,直到过了戌初(十九点)方散。

他也没再耽误,出门回了住处。

刚进后衙就见亮着灯火,熟悉的娇俏身影已经站在门口。

不是雪雁又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