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准备离开
刚从牢狱赶来的曹豹更是激动,他挥舞着手臂嚷道:
“诸位哥哥且慢!某刚从大牢救出数十好汉,皆是能征善战之辈。有他们领着流民,定能多拖些时辰!”
这十员营长中,除陆山外,多是赵炳起事之初的结义兄弟。
此刻见四人争相请命,其余六人不敢犹豫,也纷纷抱拳,齐声喊道:“我等也愿留下!愿为将军分忧!”
赵炳目光扫过众人,满意颔首,眼神中满是欣慰。
他在众人脸上一一停留,最终看向赵虎道:
“老二,你心思缜密,处事稳妥,留守之事便交予你。今日所得八十匹良马,分你二十匹。
守至天明,若能全师而退便罢;若不能,带亲信骑马速速撤离。
切不可恋战,保全性命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赵虎眼眶一热,心中暗叹:大哥果然重情重义,并非要弃兄弟于不顾。
他单膝跪地,重重一拜:“大哥放心,某定不负所托!”
而那方才犹豫的六人,此刻悔得肠子都青了。
错失良机啊!
赵炳见到其他几人神色,自然知晓他们在想什么,温言安抚:
“尔等不必介怀,来日立功机会多得是。
如今速去安置人马,今日擂台比武的效果不佳,未能选出足够人手。
今夜出发前,尔等务必将各级官职敲定!军无官职,如鸟无羽翼,难以成军。”
“诺!”十人齐声应命,抱拳退下,各自奔赴营中,忙碌起来。
赵炳望着众人背影,心中长叹。
他还有许多谋划未曾实施,亲兵、新兵、老兵……军法、赏罚之制,皆在心中。
只是如今势单力薄,威望未立,诸多想法只能暂且按下,一步一步慢慢来。
...…
回到县衙。
李陪仁趋步上前,躬身禀道:“将军,一应军需皆已备齐,骡马千匹,粮草器械俱已装车,可随时起行。”
赵炳神色凝重,眉头微蹙,直问关键:“粮草还剩多少?”
“回将军,尚余两万石,多是换作牲畜、兵器。
还有铜钱,属下亦与三家大族商议过了,全部兑为金银,共计黄金五千两,白银五万两。”
李陪仁说起这些,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
赵炳倒吸一口凉气,暗自心惊。
一两黄金兑十两白银,合十万两之巨!
难怪世人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没想到一个县就能搜刮出十万两银子。这还是赵炳比较仁慈,并没有对城内所有百姓和大小家族下手。
否则若是屠城的话,少说也能弄出二三十万两银子的财物。
“这些粮草,可能售与城中其他家族?”赵炳摩挲着下巴问道。
李陪仁摇头道:“将军,属下已遍访城中诸族。金银财货,大半已入我军囊中,其余世家亦无余力购粮。”
赵炳略一思忖,忽道:“既如此,便将余粮分与百姓。
白水县两万子民,近半愿随我等。余下一万五千石粮草,与其留与朝廷,不如广施恩德。
老四,你即刻领人逐户分粮,按人口分配,务使人人得惠。不可厚此薄彼。”
李陪仁闻言,脸色骤变。这些粮草皆是李家数年积蓄。
原以为落入赵炳手中已是无奈,如今竟要白白送与平民,心中如刀割般疼痛。
他眼珠一转,强压下心中不满,赔笑道:
“将军...这...这些粮草,即便送与百姓,待朝廷大军一至,亦是竹篮打水。
不如留作军粮,日后行军打仗,粮草可是重中之重啊。”
赵炳嘴角微扬,目光深邃,背负双手,缓缓踱步:
“如此岂不更好?本将军施恩,朝廷施暴,民心向背,一目了然。
昔唐太宗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军如今势弱,若是长期留在一地,如困兽游于险滩,必会被朝廷所清剿。
但我军绝对不会一直如此,唯有广结善缘。
他日羽翼丰满,挥师北上,所过之处百姓箪食壶浆,何愁大业不成?
即便暂居一隅,有陕地民心为基,亦可称雄一方。
今日我以粮草换民心,他日民心便会成为本将军最坚实的壁垒。”
李陪仁面上恭敬称是,心中却暗自腹诽:这等宏图大业,谈何容易?
然转念一想,观赵炳行事果决,又心怀仁义。
若是想推翻朝廷恐怕有些难,但是未尝不能成一方诸侯。
尤其是如今,眼见着乱世就要到来!
前两年朝廷才和东南倭寇打了一场,如今又要面对北方来的蛮夷。
若是这位大将军能打退几次朝廷来兵,说不定真可以逼迫朝廷承认诸侯的地位。
念及此,他心中的疑虑渐消,野心却悄然滋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赵启笑道:“大哥还是老样子!每破一地地主,必赈济百姓。”
李陪仁心中又是一震,原来赵炳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一贯如此。
如此看来,这位“冲天大将军”,或许真有改天换地之能。
~~~~
太阳落下地平线,黑暗迅速吞噬了最后一缕天光。
东城门处,喧嚷之声震耳欲聋,上万人如蚁聚般,密密麻麻挤在一处,乌泱泱的一片,好不壮观。
赵炳身披玄铁锁子甲,威风凛凛地站在城墙上,俯瞰着下方群情激奋的众人。陡然扯开嗓子,声若洪钟地朗声道:
“诸位兄弟!某家赵炳,今日自封为冲天大将军!在这之前,某家和尔等一样,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户!
我等所求的,不过是安稳度日、妻儿温饱,可那大庆朝堂又是如何行事的?
朝堂之上,豺狼当道,虎豹横行!
去年大旱,赤地千里,树皮草根皆被啃尽。朝廷虽假意开仓放粮,可那一车车白米运进官仓后。到了百姓手中,竟只剩麸糠秕谷!
更有甚者,饥民跪地跪求一粒粮食,换来的却是官兵的棍棒驱赶,致使饿殍遍地,无人收殓!
今春瘟疫肆虐,孩童在破庙中啼哭不止,老弱于荒野里哀嚎求救,而官府却将赈灾银两分肥私囊!
卖儿鬻女者十室九空,流亡荒野者尸横遍野!
可那些官老爷们,依旧日日酒池肉林,而我等百姓,却被逼得几乎要易子而食!
这般世道,难道还要忍下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