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章 开山救母
爷爷的话点醒了楚林枫。
山里面落后的两个原因,一个是交通不方便,一个是信息不灵通。对于他个人来说,也是一样,首先要打破这两个壁垒,才能赚钱,才能实现目标。
楚林枫一夜没睡好,他惦记着自己的地笼子。这是第一次下地笼子,成败很关键,影响到后面的计划,也影响着他的信心和决策。
他必须早一点起床,在村里人都没起床的时候,去收起地笼子。
一是怕别人发现他的秘密武器。二是,他太迫切地想知道结果,揭晓答案。
楚林枫破天荒地在鸡叫二遍的时候起床了。他蹑手蹑脚地提起两个鱼篓子,扛起锄头,迫不及待地出了门。
“起这么早干啥去?”
楚林枫没走几步,就被一个声音吓一跳。原来是爷爷,正在大柳树下栓他的牛。
楚林枫从来不知道爷爷是啥时候起床的,没想到爷爷每天都这么早。
“我,我去收地笼子。爷,你咋每天这么早?”
“走,我跟你一起去。人老了,瞌睡少。”
来到下地笼子的藕塘边时,天才刚刚露出一点灰蒙蒙的亮光,田埂上的草叶上满是露珠,空气中有些清凉。
楚林枫很是激动,期待着满满的收获。
他小心翼翼地提起第一个地笼的一头,呵,网中活蹦乱跳的,让他激动得差点叫了起来:“丰收了,丰收了!”
爷爷也感到惊奇,赶紧过来帮忙:“嘿,这玩意这么厉害。”
爷爷抓住一端,楚林枫抓住另一端,将整个地笼子提出水面的那一刻,他兴奋极了。沉甸甸,活蹦乱跳的。
楚林枫将地笼子的一端塞进蛇皮口袋里,解开绳子,提起另一端,使劲地抖。
“呵呵,还真不少啊,还有泥鳅,有小鲫鱼啊。”爷爷扒拉着。
楚林枫伸手进去,将小鱼,还有小一点的黄鳝,都抓出来,重新扔进藕塘。
他提着蛇皮袋试了试,喜悦地说:“估摸着有四斤!”
爷爷也是啧啧地赞叹:“这玩意这么好用?”
楚林枫自豪地说:“科技就是生产力嘛!”
其他的三个网,也没让楚林枫失望,遗憾的是其中一个网不知被什么咬破了,是个空网。其他两网也都是有三四斤的收获。
爷孙俩迅速地收拾好地笼子,趁着村里人还没起来,路上还没人,匆匆地赶回来了家。
父亲母亲听着院子里的响动,也起床了。
他们被楚林枫的收获惊到了。
父亲用手在木桶里扒拉着:“你咋弄的,一下子弄这么多?咋还有泥鳅呢?”
爷爷在边上叼着烟锅说:“娃有出息!脑壳活泛,办法多。有出息!”
爷爷从来都是很少夸人的,母亲的脸上也是写满了自豪和喜悦,乐呵呵地看着楚林枫。
楚林枫也很是兴奋,笑着说:“这样,一会妈来煮饭,我把泥鳅给大家做菜吃。”
全家人都惊讶了:“你会做菜?从来没见你上过灶啊?”
楚林枫当然不能说自己是重生在此,只好应付说:“在城里的餐馆帮过工,看见过厨师怎么做的,算是偷师学艺。”
“哈哈哈,那好啊。老子今天有幸吃儿子烧的菜了啊。好好,享福了啊。”
楚林枫跟着母亲在自己的菜地里摘了些辣椒,西红柿,丝瓜。刨了泥鳅。在厨房里忙活起来了。
这种老式的柴火灶,楚林枫不会用,需要不停地查看火势,添柴。需要大火的时候,还要拉风箱,时常飘过的烟,呛得他睁不开眼。
母亲却是十分熟练,不慌不忙的。
跟着母亲在厨房里,给家里人做饭吃,这种感觉让楚林枫感觉十分的温馨和谐,这才是一家人该有的样子,这才是一种幸福。
爷爷和爸爸在院坝里聊着天。
爷爷说:“自从林枫回来,这家像是变了个样,活泛了,有劲了。”
“可不是吗,总感觉有盼头了。”老爸附和着。
爷爷低声跟老爸说:“我咋觉得,林枫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像是变了个人?”
“嗨,有啥不一样,我看没啥变化啊。”
爷爷又说:“你没觉得,比以前懂事了,有眼水了,会看事了,嘴也会说了。还有,比以前勤快了,能干了。”
爸爸不屑地说:“很正常啊,以前是读书读傻了。现在回来,慢慢适应了。”
爷爷摇摇头:“我看没这么简单,那场病很蹊跷。”
爸爸笑了:“是咱家二娃子舍己救人感动了老天爷?老天爷让二娃子开窍了?”
“有这个可能!”爷爷认真地说。
干煸泥鳅,西红柿炒蛋,丝瓜汤。
楚林枫把菜端上桌子,尽管很简单,但也是惊艳到了。
“呵,我儿不错啊。这两菜一汤,先不说好不好吃,单纯这卖相,就很有食欲啊。”老爸的话让楚林枫心里美滋滋的。
楚林枫又去院子旁边,朝着大哥他们路边的房子喊:“嫂子,冬冬,过来吃饭了。”
不一会冬冬就跑来了,嫂子金小娟也笑嘻嘻地过来了。
“吃吃,今天的菜是林枫弄的。”爸爸自豪地炫耀着。“味道不错,不比金胖子做的差。”金胖子是村里的厨师,红白喜事,婚丧嫁娶,满月上梁,只要摆宴席,都是金胖子主厨。
嫂子乐呵呵地说:“真没看出来,林枫还有这一手,比我做的都好吃。”
母亲也是既自豪也意外:“男人家,会做饭就不会挨饿。做饭还是女人家的事,男人有男人该干的事。”
“这你就说错了。哪个饭馆里的大厨不都是男的?”老爸反驳,“你别说,二娃子这个干煸泥鳅真好吃。这种做法还是第一次吃到。”
母亲白了他一句:“你还想让你儿子每天给你做饭吃?”
老爸脖子一拧:“咋了?不可以吗?儿子给老子做饭吃不可以吗?”
嫂子笑了:“我兄弟能耐大了,哪能像我们女人家围着锅台转?”
老爸这才笑了:“这话我爱听,我儿子,那是大丈夫,那是……那话怎么说来着呢?”
“安邦,治国,平天下。”楚林枫头都没抬,就随口说了。
老爸哈哈大笑:“看,看,我儿子这志向,那是要当大官的!好,好,老子等着享福了。”
爷爷也调侃:“戏文里唱到,刘邦当了皇帝后,把他老爹接到长安享福。他老爹不习惯,想念家乡的乡亲、邻里亲朋,刘邦没办法,在长安边上,按照他老家丰镇的样子,又修了一个,叫新丰镇……”
“爷爷知道的还挺多啊。”嫂子赞叹,“没事给冬冬多讲些故事,冬冬最喜欢听祖爷爷讲故事了。”
一直埋着头吃泥鳅的冬冬,抬起头说:“爷爷上一个故事还没讲完呢。”
“啥故事?”
“开山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