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钓鱼佬不务正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8章 上镇卖椿

得外出卖椿,兴许要花一整天时间,陈诚对基地上的所有物资采取了进一步的防盗措施。

有几天没看到那只贼头贼脑的臭猴子来偷窥,也不知它是眼见无机可乘不再惦记,还是怎么回事。

反正防火防盗防贼猴的心理不能松懈。

万一要是被偷家了,自个会哭晕,粉丝们要笑疯。

陈诚到后面竹林砍了根细长的竹子,口袋里揣了个生红薯,一手提溜着昨天采的香椿,一手抱着狗子往水边走。

这时他才发现傻狗脑袋上秃了一块,且这一块血痕累累,肿了。显然,是不久前天鹅给它留下的深刻铬印。

陈诚有点儿心疼狗子,“傻狗,痛不?”

“汪汪呜汪汪……”

狗子眼里噙着泪水委曲地叫嚎,仿佛在说:你让那只大傻鹅揍一顿试试痛不?

“痛就对了,哈哈。”

陈诚点头,望着狗脑袋上滑稽的秃包,一下没忍住笑出了声。

见主人居然在笑,狗子顿时倍感委屈。在他臂弯里脑袋一歪眼一闭,感觉和主人友谊的小船,翻了。

划着竹排,一人一狗来到昨天那段河岸。

将几棵椿树上的椿叶扫荡一空。

所有香椿加一块,四斤份量的样子,要是能把它们全部以正常市场价卖出,能购置不少急需的物资,暂解即将来临的寒潮的燃眉之急。

陈诚心情愉悦地继续划竹排,穿过汊河,进入骊江,顺江而下。

划啊划,足足划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了栖凤村的码头。

靠岸登陆。

陈诚把停在码头附近的长城炮点着火,没开,统子出声警告了它。

对此陈诚并无怨念,这台车子虽是他的,却不在他的挑战任务物资之列。

他没想要开车出去,就是热下车,毕竟车子长时间不开的话,容易出毛病。隔段时间点着火热下车,要好些。

热了几分钟车,熄火,锁车。

“伍伯。”

来到伍齐国家,老伍同志正在屋前水泥坪里用刨子刨着一个锄头把。

“哟,小陈……”

伍齐国抬头看到陈诚,愣了下,就这么直勾勾地看着陈诚。

陈诚被他看得颇不自在,“怎么,我脸上有花?”

伍老头噗嗤一笑,拍了拍身上的刨木卷,“差不多吧。”

陈诚顿时就明白了,在基地的这些天,他没工具刮胡子,脸上胡子拉茬的。头发也是胡乱用水应付似地洗了两回,乱蓬蓬的犹如鸡窝……

他以湖面为镜照过,现在自个的形象,怎么形容呢?

有那么几分不修边幅的艺术家气质哦。

“伍伯,我要去趟镇上,来富在你这里寄存一下。”

需徒步前往青山镇,十几里路,带着狗子必影响行进的速度。

“哟,狗崽子长高长大了一整圈啦。”

目光落在狗子身上,伍齐国笑呵呵地道。

犹记得那日把狗子送过去,狗子也就两斤重的样子,现在至少得有三斤。

才几天的时间,狗子这生长的速度,简直惊人。

不过伍齐国并没有感到吃惊,因为陈诚的“风云”号他早就刷到了,段子他天天看,直播也偶尔看——这也是他这几天没再去基地看望陈诚的原因。

狗子的情况,陈诚的近况,他清楚着呢。

说实话,他现在对小陈开始有些刮目相看。

本以为小陈同学玩儿这一出,只是年轻人脑子发热,心血来潮,坚持不了一两天,就会打退堂鼓。

孰料在那荒山野岭里,小陈不仅熬了下来,似乎日子还有越过越滋润的趋势。

这小子,吃苦耐劳霸蛮的精神,值得肯定。

再一个,小陈会的东西还挺多的,建竹屋制竹排,钓趴地虎大鲫鱼,采椿……肯定他还有很多没展示的。

现在这个社会,像他这种身怀十八般武艺的年轻人,真不多啦。

“来富长大了一整圈吗?”

伍齐国没吃惊,陈诚闻言定睛一瞅狗子,回想狗子初来乍到时的模样,他反倒吃了一惊。

确实如伍老头所言,狗子长高长壮了不少,看来自个时时刻刻和它在一起,心思精力又几乎没放它身上,所以没察觉到。

嗯,“灵宠”用在了它身上,它的生长进度加快,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知等它长大,体型比起正常的土狗……

想到这里,陈诚不由得有些期待。

“……”

“伍伯,晚点我再来带来富回去,先走了哈。”

“行,你路上注意安全,我还是那句话,撑不住了,别死撑。”

“……”

俩人唠了一会,陈诚走人。没空多聊,这会已经十点多了,实在是赶时间。

栖凤村通往青山镇的道路在群山间曲曲折折弯多坡多。

这样的水泥马路,徒步耗时又费劲,十几里路程陈诚时不时还要录一段视频,走了整整两个多小时。

亏得他身体素质好,换作那些平日喜欢宅家叫预制菜的肾虚公子,可能没走到半路就趴窝了。

地处骊山山脉之下的青山镇。

做为北风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边陲小镇,其繁华其经济,可想而知。

一段两百来米长的国道,几近构成了镇中心的全部商圈。

好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不该有的,它都有。

恰是午饭点,陈诚走在街道上,闻着飘散在空气中的饭菜香味,使劲咽了口口水。

钓了个把小时的鱼,又划了一个多小时的竹排,走了两个多小时的路途,他一年轻体壮棒小伙,毫无疑问早已饥肠辘辘。

摸了摸口袋里的红薯,他犹豫了一下,没敢吃。

先卖椿吧。

万一没卖出去呢?

这个红薯还是留待实在饿得受不了时,再吃吧。

陈诚没去农贸市场摆摊销售,镇上本就人气寡淡,况且大中午的,市场能有多少人流?

与其傻乎乎地坐等,不如主动出击。

片刻后,陈诚走进了一家餐馆。

不到一分钟,他就出来了。

没错,上门销售失败。

倒不是餐馆不需要香椿,话说香椿作为一种短时节内才有的野菜,味道别具一格的鲜美,喜欢吃的人不在少数。

况且而今香椿即使在农村,也再不复往昔那般比比皆是,想吃随便有得摘。

是这家餐馆的老板把价格压得太低太低。

陈诚急需一定的资金添置物资抵抗寒潮,怎可能以低贱的价格卖掉眼下仅能拿得过来、拿得出手的货货?

首战败北,陈诚不气馁,继续往下一家。

很不巧,又一次被对方狠狠杀价。

接连四家餐馆,最有良心的一家也就开出了三十多块钱一斤的价格,离正常市场价或者说离陈诚的预期,还差得远呢。

陈诚有些无奈,有些失落,不过心里倒也没问候他们,自个赶着上门销售,人家趁机杀价……商人逐利,压低成本是为最直接有效的盈利方式,无可厚非。

何况如今社会经济形势严峻,餐饮行业艰难,每年倒闭的餐馆上百万家。

怀着最后一丝期望,陈诚走进了全镇的最后一家餐馆——爱莲土菜馆。

还没走进门,他就感觉里面有双眼睛在盯着他。

那双眼睛初始嫌弃,进而惊讶,继而喜悦,最后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