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世界史:探索、旅游与贸易(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北极和南极,1750年至1900年

自古以来,探险家被地球的两极所吸引。马萨利亚(Massalia)的皮西亚斯(Pytheas)记录了公元前4世纪的北极光,维京人弗洛基·维尔格里尔松(Floki Vilgerdarson)在9世纪末发现了冰岛。西班牙和葡萄牙1494年缔结旨在瓜分新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Treaty of Tordesillas)之后,其他欧洲国家致力于搜寻另一条从海上通往中国的西北通道航线。即便探寻这条经过极地的新航道的希望破灭,对极地探索的兴趣还是延续了下来。一系列国家推动及独立开展的考察活动,将人类的探索不断向前所未至的冻土深处推进。人们试图获取找到并据有“极北”土地的殊荣,或者成为第一个抵达北极点或南极点的人。

1497年,威尼斯人约翰·卡伯特(John Cabot,约1455—1500)说服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资助他开展一次探索之旅。1497年5月,卡伯特与马修号上的20名船员一起开始了海上航行。不过,卡伯特并没有找到一条可行的穿越冰层的通道,而是在为英国提出对纽芬兰岛的领土主张后返航。随后,其他探险家接踵而至,包括马丁·弗罗比舍(Martin Frobisher,约1535—1594),约翰·戴维斯(John Davis,约1550—1605),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茨(Willem Barents,约1550—1597)和亨利·哈德逊(Henry Hudson,约1560—1611),所有人都希望找到西北航道。

弗罗比舍初次抵达纽芬兰岛是在1576年。由于把黄铁矿(黄铁容易被误当作黄金,因此也被称为“愚人金”)误认为是黄金矿,他在1577年和1578年两次回到纽芬兰岛,不过既没有找到财富,也没有找到西北航道。戴维斯于1585年、1586年和1587年三次航海探索,到达“狂暴之海”(后来更名为“哈德逊海峡”)的入口。巴伦茨进行了三次北极航行。1596年,在他最后一次航行中,船被冰困住并压坏。船员们用木材建造了一个小屋,巴伦茨一行成为首批在北极过冬的欧洲人。受英格兰的莫斯科公司(Muscovy Company)所聘,哈德逊在1607年和1610—1611年率领探险队寻找西北航道,发现了哈德逊湾。不过,他手下的一些船员不愿意从哈德逊湾继续向西探索,发生了哗变。哗变的船员把哈德逊、他的儿子和另外七个人抛弃在一条小船上,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哈德逊等人。俄罗斯两次派遣北极探险队,在丹麦探险家维图斯·白令(Vitus Bering,约1681—1741)的带领下向北极进发。他们于1724年和1732年查探了堪察加半岛、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岛。政府继续派遣探险队,希望可以在更北的地方找到西北通道。1827年,英国海军军官威廉·爱德华·帕里(William Edward Parry,1790—1855)到达北纬82°42′,这一人类抵达地球最北部的纪录保持了近半个世纪。

南极同样让探险家们为之着迷。1773年1月,詹姆斯·库克船长(1728—1779)率领决心号和冒险号两艘船驶入南极圈。冰川阻止了他们上岸的企图,迫使他们转身离开。从19世纪20年代起,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的团队都组织开展了南极探险。作为美国南极探索事业的一部分,美国海军军官查尔斯·威尔克斯(1798—1877)1838—1842年领导了考察勘测工作。查尔斯·威尔克斯为南极洲命名,并证明了它是一块大陆。

英国海军军官约翰·罗斯(1777—1856)进行了三次北极之旅(分别是1818年、1829—1831年和1850年),并在其第二次探险之旅中于1831年6月1日步行到达北极。他搭乘的舰船胜利号是一艘侧轮汽船,其轮毂可以抬起以保护船体免受浮冰损坏。尽管这条船经常遇到引擎故障,但不妨碍其成为开启北极探险新纪元的标志。蒸汽轮船在探索危险水域时具有显著的优势。

英国海军军官约翰·富兰克林(1786—1847)是帆船时代取得最多成果的北极探险家之一,他于1819年首次航行至加拿大北部并绘制了该地区海岸线的地图。到船只不能航行处,富兰克林等人就改乘独木舟。由于补给不足,20名探险队成员中有11人丧命。其他人靠吃皮鞋活了下来,富兰克林在回国后讲述了这些故事。

因为受海军部之命探索西北航道,富兰克林在1845年重返北极。随行的幽冥号(HMS Erebus)和恐怖号(HMS Terror)军舰都配备了蒸汽机。两艘军舰都包有钢覆层以抵御浮冰,但在1846年9月,两者都陷在威廉国王岛附近的浮冰中。富兰克林于1847年6月11日去世,弗朗西斯·克罗齐尔(Francis Crozier,1796—1848)上尉接替他继续指挥探险队。浮冰压碎了幽冥号,恐怖号随冰层漂流,远征队成员慢慢死亡。有超过30支探险队一直在寻找幽冥号和恐怖号的失踪者,但没有成功。直到1859年,弗朗西斯·利奥波德·麦克林托克(1819—1907年)才在石头堆标志处发现了部分富兰克林探险队员的遗骸以及探险队留下的书面信息。

19世纪下半叶,后发的探险队向北极进军,一路寻找之前遇险搁浅的探险队的幸存者,这种模式一再重复。例如,出版商查尔斯·霍尔(Charles Hall,1821—1871)1860年领导美国第一次极地探险时,还在寻找富兰克林探险队的幸存者。1869年他的探险队第二次远征时,确实找到了富兰克林船队几个探险队员的坟墓。像那个时代的许多探险家一样,霍尔沉迷于北极,1871年他在第三次探险途中去世。美国后来的两次远征北极,珍妮特号远征(1879—1881年)和格里利远征,后者由军官阿道夫斯·格里利(1844—1935)率领,都遭遇灾难而失败。珍妮特号被浮冰撞击之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幸免于难并回到故乡。至于格里利远征,1884年由三艘船组成的远征队终于找到格里利时,他的远征队25名伙伴中只有6人还活着。

到19世纪末,除了北极和南极洲外,几乎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探索了。这也使得关于北极和南极洲的竞争日益激烈,并且常常充满民族主义色彩。各国探险队一次又一次地探险,试图到达最远的北部或南部,并最终抵达了北极和南极的极点。极地的冰冻水域吞没了无数船只和船员,但是那些回到家乡的人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极地地区激发了公众的想象力,许多探险小说的创作以此为背景,产生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楠塔基特岛的亚瑟·高登·皮姆的叙事》(1838年)。在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4—1834)的诗作《古舟子咏》(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1798年)中,一艘不幸的船被风暴驱赶至南极洲。在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雪莱写的《科学怪人》(1818年)中,维克多·弗兰肯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博士追逐他创造的怪物到北极,后因船困于冰中而亡。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创作了几本以极地为背景的小说,包括《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1864年)和《南极之谜》(1897年),而玛丽·E.布兰德利·雷恩(Mary E.Bradley Lane)在《米佐拉》(1880年)中选择北极作为女权主义乌托邦的所在地。埃德加·赖斯·伯劳斯(Edgar Rice Burroughs)将他的《那段时间被遗忘的土地》(1918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南极洲,而H.P.洛夫克拉夫特在他的中篇小说《疯狂的山脉》(1931年)中为远古种族遗落的城市选择了相同的地点。

人们对极地的探索一直在继续。1888年,挪威人弗里特约夫·南森(1861—1930年)带领六人小组,使用滑雪板和特制的装有风帆的雪橇从东向西穿越格陵兰。南森还专门设计了前进号帆船,用于1893—1896年间的北极探险。南森为前进号精心设计了圆形船体,当冰川接近时,船体将被顶起,而不是被冰川挤碎。他希望前进号能随着浮冰漂越北极点,但洋流只把他们带到极点南边的一个地方。不过,南森还是靠滑雪板抵达了北纬86°14′的地方。

另一位挪威人罗尔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1872—1928)对北极和南极都进行了探索。他在1897—1899年的一次探险中未能到达南极,但在1905年的探险中成功越过北极抵达加拿大北部。阿蒙森的探险证实了西北通道的存在,但这条路线在商业上并不实用。1911年9月,阿蒙森登上前进号,重返南极洲并到达罗斯冰架。他们继续通过滑雪和狗拉雪橇前进,于12月14日到达南极点。在此前一年,日本向南极洲派遣了本国第一批探险者。在白濑矗(1861—1946)的带领下,日本探险队探索了爱德华七世半岛。

前进号帆船

前进号(Fram)帆船系科林·阿彻(Colin Archer,1832—1921)应弗里德约夫·南森所请而建造的,其走南闯北的距离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木制船。南森是为其1893—1896年的北极之行而特别定制的这艘船。前进号是一艘三桅纵帆船,船长127英尺,由三级膨胀蒸汽发动机提供动力,配有可伸缩的方向舵和螺旋桨,该功能可保护它们不受浮冰的损害,船上还设计了简单的索具,以便在恶劣天气下轻松操控。船体由绿心木制成,这是一种异常坚硬的木材,需要特殊的工具才能加工。船体重量轻,水线以下部分经过仔细的修整形成圆面和锥面,因此当冰川靠近时,船体会被顶起来而不是被挤碎。船上装有隔温层,可以保护船员免受北极严寒之苦。南森希望这艘船能够长时间在浮冰中航行。船上装有风车,必要时还可以用手转动,来为灯和其他系统发电。

奥托·斯维尔德鲁普(Otto Sverdrup,1854—1930)曾多次随同南森探险,前进号帆船的设计也采纳了他的建议。1897年,他借来前进号绕行了格陵兰岛,1898—1902年又乘前进号探索了加拿大以北的许多北极岛屿,此举还引发了加拿大和挪威之间关于这些岛屿所有权的争议。十年后,罗尔德·阿蒙森将前进号帆船上老化的蒸汽机更换为新的柴油发动机,并搭乘它在1910—1912年间探索南极。前进号在这次探险结束后退役。20世纪30年代,经过修缮后的前进号成为挪威奥斯陆前进号博物馆的展品向公众开放参观,至今仍在那儿。

斯蒂芬·K.斯坦

阿蒙森的主要竞争对手罗伯特·法尔康·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1868—1912)领导了1901—1904年的英国国家南极探险活动。斯科特一行乘热气球升空勘测路线,不过未能到达极点。1910—1913年斯科特率领探险队乘特拉诺瓦号再赴南极。斯科特的队伍想赶在阿蒙森之前到达南极点,不过他们于1912年1月17日抵达极点时,还是比阿蒙森的队伍晚了一个月。回船途中斯科特等人遭遇暴风雪,全军覆没。

阿蒙森和斯科特专注于南极,是因为在1909年,美国人罗伯特·埃德温·皮瑞(Robert Edwin Peary,1856—1920)声称在首位非裔美国极地探险家马修·亚历山大·汉森(Matthew Alexander Henson,1866—1955)的协助下到达了北极。尽管有人认为皮瑞的航向不准,对其是否到达北极点存疑,但皮瑞活着的时候多数人认为他是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算起来皮瑞领导了八次北极探险,最终在这次抵达了北极点。

极点被征服之后,探险家们开始关注其他壮举。1914年,欧内斯特·沙克尔顿(1874—1922)从伦敦乘坐忍耐号(HMS Endurance)起航。他的探险队试图越过南极洲,以确定它是一个陆地还是几个岛屿。然而,忍耐号被浮冰所困。经过280天浮冰的挤压,忍耐号开始沉没,沙克尔顿和他的队员们被迫弃船。他们从忍耐号上放下三艘长艇,驶向象岛,并于1916年4月15日抵达。24日,沙克尔顿和五名船员驾驶最大的一艘长艇,驶向800英里之外的南乔治亚岛。到达南乔治亚岛后,沙克尔顿立即组织营救其他留在象岛的人。

20世纪,人们越来越多地乘坐热气球、飞艇和飞机从空中探索极地。1897年7月11日,瑞典工程师所罗门·奥古斯特·安德烈(Salomon August Andrée,1854—1897)、物理学家尼尔斯·斯特林堡(Nils Strindberg)(1872—1897)和工程师努特·弗朗克尔(Knut Fraenkel,1870—1897年)乘坐一个名为“Örnen”(老鹰号)的100英尺高的热气球飞越北极。他们飞了几百英里才跌落在冰上。安德烈曾派出放鸽,但直到1930年挪威布拉特瓦格探险队发现其遗体之前,探险队的命运都不为人所知。

美国新闻记者、飞艇先驱沃尔特·韦尔曼(Walter Wellman,1858—1934)进行了三次搭乘飞艇到达北极的尝试,但均未成功。最后一次以1928年意大利号飞艇坠毁而告终,需要国际救援行动才能挽救幸存者。两年之前的1926年5月9日,美国海军官理查德·伊夫林·伯德(Richard Evelyn Byrd,1888—1957)驾驶福克三引擎单翼飞机首次飞越北极。两年后,他出发前往南极洲,并于1929年11月在南极进行了第一次驾机飞越。1931年,长达776英尺的德国齐柏林伯爵号飞艇(LZ-127)飞越北极并进行地图测绘,所需资金部分通过发行和出售飞艇航行的纪念邮票来筹集。这次航行,飞艇探险队拍摄并绘制了北极的地图,还测量了磁场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探险家和科学家乘坐可以在冰层下移动的潜艇前往北极。首先是澳大利亚的乔治·休伯特·威尔金斯(George Hubert Wilkins,1888—1958)。他租借了退役的美国海军潜艇,将其改名为鹦鹉螺号,以向儒勒·凡尔纳致敬。潜艇上还配备了钻机,供船员钻穿浮冰用。尽管威尔金斯未能到达极点,但他证明了潜艇可以在冰层下航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潜艇前往北极点,其中包括美国潜艇魔鬼鱼号。1958年,魔鬼鱼号成为第一艘在北极浮出水面的核动力潜艇。

随着英雄探索时代的结束,对北极和南极的考察越来越集中于科考领域。许多国家都派遣了科考小组,赴极地研究地质学、气象学、气候学、海洋学和其他物理科学。2007—2008年国际极地年将注意力集中在地球的极端地区,促进了200多个研究项目。极地研究仍在继续,南极洲有30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科考站,而北极地区则有数十个国家或地区。

凯伦·S.加文

拓展阅读

Beattie,Owen.2004.Frozen in TimeThe Fate of the Franklin Expedition.Vancouver:Greystone.

Brandt,Anthony.2010.The Man Who Ate His BootsThe Tragic History of the Search for the Northwest Passage.New York:Alfred A.Knopf.

Brown,Stephen R.2012.The Last VikingThe Life of Roald Amundsen.

Boston:Da Capo Press.

Day,David.2013.AntarcticaA Biograph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inema,Matti,and Juha Nurmnen.2001.A History of Arctic ExplorationDiscoveryAdventureand Endurance at the Top of the World.London:Conway.

McCannon,John.2012.A History of the ArcticNature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London:Reaktion.

罗尔德·阿蒙森,1872年至1928年

罗尔德·阿蒙森(Roald Amundson)是最著名的英雄探索时代的极地探索者,他取得了这一时代的几项里程碑式的成就。他带领探险队率先到达南极,并且带领探险队率先毫无争议地到达北极,他还是率领探险队穿越北极西北通道的第一人。

阿蒙森出身于挪威东南部小镇一个靠海洋谋生的家庭。他的父母鼓励他进入医学院,而不是跟随他的三个哥哥从事海上贸易。不过,阿蒙森在母亲去世后就退学了,这年他21岁。退学后,他先是在北欧商船上供职。1897年,在阿德瑞恩·德·哲拉什(Adrien de Gerlache)的海外探险船比利时号上获得大副职位后,他的职业生涯转向极地探索。这次出海,他们被困在南极的冰层之中,成为首次在这一地区过冬的探险队。

对于阿蒙森来说,比利时远征队的教训主要与食物和补给方面的充分准备有关。他将这次探险的幸存归功于足智多谋的医生,后者通过获取新鲜食物(尤其是含有维生素C的肝脏)来帮助船员避免坏血病。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阿蒙森都以周密细致的计划而闻名。

阿蒙森从自己首次带领探险队的经历中学到了更多。这也是第一次有人经由加拿大北极群岛的西北通道穿越北极。一行六人从奥斯陆出发,经过格陵兰岛西部的巴芬湾,经过三年(1903—1906年)的旅程来到阿拉斯加。旅途上大部分时间,他们离开自己的约阿号(Gjoa)考察船,开展科学探索任务。阿蒙森得到了当地因纽特人的帮助,他们教给他有关寒冷天气的生存方法以及如何使用雪橇犬在极地地区长途旅行。

尽管最初目标是征服北极,但当罗伯特·皮瑞和弗雷德里克·库克都声称到达北极之后,阿蒙森就难以为北极之旅筹集资金了。因此,他改变计划,准备尝试征服南极。1910年6月他乘前进号帆船向南极进军,这稍稍领先于他的英国竞争对手罗伯特·法尔康·斯科特。阿蒙森等人驾着52只训练有素的狗拉的雪橇,经过一段艰苦的旅程,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点。斯科特在30多天后才到达这里,由于条件恶劣被迫返航,并在途中遇难殒命。1912年1月下旬,阿蒙森的考察队员经由澳大利亚霍巴特港返回。

阿蒙森的下一次旅程,是1918—1920年间尝试通过俄罗斯的“东北通道”到达北极。这次考察中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但是,漂浮和飞跃过极点的尝试却失败了。最终,这次考察让阿蒙森获得了更大声誉以及讲授经验和巡回演讲的机会,但也使他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阿蒙森的最后一项重大成就是1926年5月乘坐诺奇(Norge)飞艇越过北极点。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这次飞越北极点是成功的,但对这是不是人类第一次真正越过北极点仍有争议。皮瑞、库克和美国飞行员罗伯特·伯德[2](Robert Byrd,1926年早些时候)都提出了类似的主张,而这些对立的主张至今仍在争论中。

前进号帆船是该时代最杰出的船只之一,专为北极考察而建造。这是罗尔德·阿蒙森一次考察途中的照片。(美国国会图书馆)

阿蒙森失踪一事,有些未解之谜。1928年6月,他参加飞跃巴伦支海上空的救援任务,搜寻由意大利工程师翁贝托·诺比勒(Umberto Nobile)设计和指挥的飞艇的成员。诺比勒曾随同阿蒙森飞越北极点。阿蒙森的飞机未能返航。人们发现了飞机的部分残骸。但是,搜救机组人员的努力失败了。阿蒙森可以说是最伟大的极地探险家之一,他留下的遗产弥足珍贵,包括巨细靡遗的准备,超迈同侪的成功记录,以及对探险考察事业的殷殷热情。北极和南极的许多地标和水域都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也成为许多挪威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迈克尔·莱曼

拓展阅读

Amundsen,Roald.2014 [1927].My Life As an Explor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Bown,Stephen R.2012.The Last VikingThe Life of Roald Amundsen.Da Capo Press.

MacPhee,Ross D.E.2010.Race to the EndAmundsenScottand the Attainment of the South Pole.Sterling Innovation.

约翰·富兰克林,1786年至1847年

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兼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爵士(Sir John Franklin)绘制了数千英里的加拿大海岸线,然后启程作最后的北极探险。在那次考察中,他和全体船员为寻找西北航道一去不返。

富兰克林生于林肯郡(Lincolnshire)的一个乡村贵族家庭,14岁加入海军成为海军学校学员。他参加过几次重要的海战[包括在柏勒罗丰号(HMS Bellerophon)上参加过特拉法尔加海战],但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探险家。1819—1822年间,他的第二次北极之行(这次是他首次担任指挥官)是一场灾难,探险队员们不得不靠煮皮鞋为食求生。这之后,他被冠以“吃靴人”的绰号。1825—1827年之间,富兰克林领导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陆上考察。这次考察绘制了600多英里的北极海岸线。因为这一成绩,他被封为爵士。1836—1843年间,他出任范迪门斯地(今塔斯马尼亚)的副总督。

尽管富兰克林不是海军部的第一人选,但他还是在1845年被任命为英国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北极探险的领导者。他的任务是率队寻找西北航道(一条穿越加拿大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航线)。皇家海军舰艇幽冥号和恐怖号蒸汽船配备了当时最新的技术,包括蒸汽供热的机舱、铁舵、螺旋桨、可以破冰的加固船首,以及航速可以达到4节的英国铁路用蒸汽机。人们最后看到幽冥号和恐怖号,是1845年7月下旬在巴芬湾(Baffn Bay)。此后两艘船发生了什么的谜题迄今仍未解开。

富兰克林一行音信全无三年之后,英国海军部派人进行了陆上和海上搜救。他们失踪近九年后的1854年3月31日,这129名船员被正式宣布死亡。1859年,由富兰克林夫人组织的搜救队在威廉国王岛的一块石板上发现了一份记录。该记录由富兰克林的副手和三把手撰写。记录显示,船队于1846年9月被浮冰所困。富兰克林于1847年6月11日去世。1848年4月船员们弃船登岸(此时已经又有24人死亡)。幸存者徒步出发,但最终全部罹难。

现在通过发现的遗留物、因纽特猎人的记载以及对威廉国王岛上发现的坟墓的法医分析可知,饥饿、寒冷和疾病(坏血病、肺炎、肺结核和可能由罐头食品引起的铅中毒)是造成船员们死亡的原因。互相残杀、同类相食(船员们在最后的日子里可能这样做了)的传言困扰着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为维护探险家的声誉,富兰克林夫人和海军部慎重地将富兰克林奉为英雄和“西北航道的发现者”(尽管事实并非如此)。1852年,富兰克林被追授为海军上将,他的一生激发了英国和加拿大的艺术、文学和电影创作的灵感。2014年9月,加拿大探险队发现了幽冥号沉船,这一发现重新引燃了人们对富兰克林探险队的命运及其本人经历的兴趣。

凯莉·P.布什内尔

拓展阅读

Beardsley,Martyn.2002.Deadly WinterThe Life of Sir John Franklin.Annapolis:U.S.Naval Institute Press.

Beattie,Owen,and John Geiger.2014.Frozen in TimeThe Fate of the Franklin Expedition.Vancouver/Berkeley:Greystone Books.

Cookman,Scott.2001.Ice BlinkThe Tragic Fate of Sir John Franklin's Lost Polar Expedition.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Lambert,Andrew.2009.FranklinTragic Hero of Polar Navigation.London:Faber and Faber.

Pringle,Heather.2015.“Shipwreck May Hold Clues to Famous Lost Expedition From 1800s.”National Geographic.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2015/10/151008-erebus-terror-shipwreck-franklin-expedition-canada-archaeology/.Accessed October 9,2015.

弗里德约夫·南森,1861年至1930年

弗里德约夫·南森(Fridtjof Nansen)是一位海洋学家、极地探险家、政治家和人道主义者,他率领探险队第一次穿越了格陵兰岛。1922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1861年10月10日,南森出生在挪威克里斯蒂安尼亚(今称奥斯陆)附近一个小村庄里的一户中产阶级家庭。小时候,他喜欢学业,也喜欢户外运动、滑雪和游泳。1881年,南森进入奥斯陆大学攻读动物学。第二年,他乘维京号(Viking)捕猎船出海观察海豹和北极熊,从此对北极着了迷。在接下来的六年中,他在卑尔根博物馆(Bergen Museum)担任动物学策展人,同时攻读博士学位。搭乘维京号出海的那次旅程触发了他穿越格陵兰岛的抱负,当时格陵兰岛还是一个未开发地区。1888年,南森和他的团队在四个月内越过了这座冰冷的大岛。就这样,南森成了民族英雄,还获得了另一项学术任命。

在成功考察格陵兰岛的基础之上,南森计划使用经过特殊设计的前进号探险船开展北极探险,该船可以抵抗沉重的浮冰。尽管如此,前进号还是被困在冰层之中,历时三年的探险(1893—1896年)未能达到极点。然而,南森和弗雷德里克·贾马尔·约翰森(Fredrik Hjalmar Johansen)使用滑雪板和狗拉雪橇向北到达北纬86°14′,这是当时人迹所至最北的记录。两人在返回前进号途中差点殒命。回家后,南森发表了六卷关于这次旅行的科学观察。

1905年,南森以个人声望支持挪威脱离瑞典而独立,他甚至担任公使赴英国游说其支持挪威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南森仍然在外交界十分活跃,他从1920年一直担任挪威驻国际联盟代表,直至1930年5月13日逝世。1921年,他成为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的行政长官,在那里他发出了“南森护照”——最终被50个国家认可的无国籍人身份证明文件——帮助难民旅行。正是由于这项工作,南森才于1922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爱德华·萨洛

拓展阅读

Huntford,Roland.1997.NansenThe Explorer As Hero.London:Duckworth.

Nansen,Fridtjof,Hjalmar Johansen,and Otto Neumann Sverdrup.1897.Farthest North:Being the Record of a Voyage of Exploration of the Ship“Fram”1893—96,and of a Fifteen Months' Sleigh Journey by Dr.Nansen and Lieut.Johansen.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Thyvold,Hans Olav,and Halfdan W.Freihow.2011.Fridtjof NansenExplorerScientist and Diplomat.[Norway]:Font Forlag.

罗伯特·皮瑞,1856年至1920年

罗伯特·皮瑞(Robert Peary)是美国海军军官和北极探险家,其最著名的事迹是通过不懈努力到达北极。尽管有人对他在1909年声称到达北极点的事提出异议,但毫无疑问,他比当时任何竞争对手都更加接近那里。

罗伯特·皮瑞生于1856年5月6日,1881年加入美国海军。他作为土木工程师,参加了1885年赴尼加拉瓜的一次远征探险,去调查一条穿越地峡的运河路线是否可行。探险队中有一位成员华盛顿·欧文·钱伯斯(Wilson Irving Chambers,1856—1934)刚刚从北极返回。钱伯斯去北极是为了搜救此前赴北极考察遇险的阿道夫斯·格里利(Adolphus Greely,1844—1935)探险队。钱伯斯的北极故事激发了皮瑞对该地区的兴趣。

1886年,皮瑞离开海军部队,前往格陵兰岛。他与一位丹麦同伴一起沿着格陵兰岛的冰盖向东探索了100英里,这是当时第二远的挺进。回到美国后,皮瑞遇到了马修·亨森(Matthew Henson,1866—1955)。亨森出身佃农,曾在海上讨生活达六年之久,其后在一家百货公司工作。皮瑞从百货公司招募了他,一同去尼加拉瓜探险考察,亨森也对北极产生了同样的兴趣。亨森学习了因纽特人的语言,成了皮瑞团队不可或缺的成员,并且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非裔美国人探险家。

1891年,皮瑞重返格陵兰岛,探索了北部海岸,并与当地的因纽特人在一起。他与他的同伴一起,穿着因纽特人的皮草和衣服,并学会了与雪橇犬一起工作以及建造冰屋,这样就不用携带帐篷和其他沉重的行李。1895年,皮瑞和亨森再次回到格陵兰岛。他们与六个因纽特人一起度过了整个夏天,一边探索格陵兰岛,一边规划前往北极点的路线。

皮瑞领导了一系列的极地考察;每次都是先在海上航行,等到浮冰堵住去路,便登上陆地继续前进。1902年,探险队到达了北纬84°17′,距北极点约400英里,但由于补给不足而折返。他们每天只能在恶劣的条件下前进5英里,极点似乎遥不可及。皮瑞为新的探险筹集了资金。他们和40名因纽特人以及200条雪橇犬一起从埃尔斯米尔岛向北行进,一路靠狩猎为生。1906年4月21日,他们达到北纬87°06′后折返。由于补给不足,他们吃掉了带去的80条雪橇犬。皮瑞1908年卷土重来,这次他们分为七队,以彼此间隔较大的距离向极点挺进。六支队伍齐心协力,支持皮瑞带领的第七支队伍前进。亨森的队伍以比历次考察更快的速度行进,并在北纬89°57′处建立了一个营地。皮里从这个营地向极点发起冲击,于1909年4月6日到达北极点。

返乡后,皮瑞宣布了这次胜利。但他的竞争对手、探险家弗雷德里克·库克(1865—1940)声称前一年就已经抵达北极点。双方之间的争议持续了多年。仔细检查各位探险家的笔记后,1909年12月,皮瑞的主张得到了支持。如今,很少有人接受库克的主张,但有关皮瑞究竟是到达了北极点,还是仅仅相信自己已经到达北极点的问题仍然存在。他的航海笔记很难确定这一点。今天,许多学者认为他离目标还差几英里。升任海军少将后,皮瑞协助组织了第一批从空中跨越北极的路线。他于1920年2月20日去世。

斯蒂芬·K.斯坦

拓展阅读

Davies,Thomas D.1989.Robert E.Peary at the North PoleA Report to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Rockville,MD:Navigation Foundation.

Henderson,Bruce.2005.True NorthPearyCookand the Race to the Pole.New York:W.W.Norton and Company.

Henson,Matthew.1912.A Negro Explorer at the North Pole.New York:Frederick A.Stokes.

Herbert,Wally.1989.The Noose of Laurelsthe Discovery of the North Pole.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

Peary,Robert.1910.The North PoleIts Discovery in 1909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Peary Arctic Club.New York:Frederick A.Stokes.

Robinson,Michael S.2006.The Coldest CrucibleArctic Exploration and American Cultur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詹姆斯·克拉克·罗斯,1800年至1862年

詹姆斯·克拉克·罗斯(James Clark Ross)是一位英国海军军官和极地探险者,参加或领导过9次北极探险和两次南极探险。他的主要成就包括定位北磁极(North Magnetic Pole)和绘制南极洲地图。

1800年,詹姆斯·罗斯出生于伦敦。父亲叫乔治·罗斯,母亲叫克里斯蒂安·克拉克·罗斯。12岁生日前不久,詹姆斯·罗斯加入英国皇家海军。1818年,他与叔叔约翰·克拉克·罗斯(John Clark Ross,1777—1856)一起进行了第一次北极之旅,后者致力于寻找西北通道但未获成功。罗斯在威廉·爱德华·帕里(William Edward Parry)(1790—1855)的第二次北极探险(1821—1823年)中担任见习军官和博物学家,并在第三次探险(1824—1825年)和第四次探险(1827年)中与他一同航行。1827年这次探险,罗斯担任了赫克拉号(HMS Hecla)的第二指挥官。冰雪、恶劣的天气和船员受伤,迫使帕里在离极点仅500英里处停止了考察。

从1829年至1833年,罗斯在侧轮式轮船胜利号上度过了在北极的四个冬天。胜利号是他的叔叔第二次西北航行考察时所乘的船,也是第一艘进入北极地区的蒸汽轮船。罗斯地磁专家的身份已为大家所公认,1831年6月1日他找到了北磁极。作为英雄载誉而归后,他又对不列颠诸岛进行了第一次磁性测量(1835—1838年)。其间,还因为在戴维斯海峡营救一艘被浮冰困住的捕鲸船,短暂地中断测量。

1839年秋天,罗斯随幽冥号和恐怖号——设计有大型迫击炮的利炮坚船——航行,去寻找南磁极。1841年元旦,船队进入南极圈,幽冥号成功地冲过了浮冰的包围。他们于1月11日看到了南极大陆——这也是首次有探险队做到——并进入南磁极500英里以内。在外围开展探查并代表英国占据几座岛屿之后,罗斯一行于1843年9月返回英国。次月,罗斯和安·库尔曼(Ann Coulman)结婚,并开始撰写关于自己探险考察的文章,由于这些功绩,他被封为爵士(1844年),并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48年)。

1848年,罗斯开展了最后一次北极之行。这次一共有三支探险队,去搜寻失踪的约翰·富兰克林探险队。罗斯是其中一支队伍的带领者。不过,三支队伍都没有成功。罗斯1856年被擢升为海军少将,1862年4月3日去世。

凯伦·S.加文

拓展阅读

Rosove,Michael H.2000.Let Heroes Speak:Antarctic Explorers,1772—1922.Annapolis:Naval Institute Press.

Ross,M.J.1994.Polar PioneersJohn Ross and James Clark Ross.Buffalo: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Ross,M.J.1982.Ross in the AntarcticThe Voyages of James Clark Ross in Her Majesty's Ships Erebus and Terror.Whitby,UK:Caedmon

极地科学

当18世纪欧洲探险家首先将探索的步伐迈入极地海洋那些遥远而未知的水域,去寻找新的领域、资源和地理知识的时候,他们遇到了海上冰川和(在南极或南大洋)强风巨浪的巨大障碍。

早期远征北冰洋的动机,是找到经由北美洲沿海的西北通道或经由西伯利亚的东北通道,开辟新的贸易路线。1732年,俄国物理学家、哲学家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Mikhail Lomonosov)在俄罗斯海军部组织的北极探险记录中首次描述了北极海洋学。他提出了有关洋流和海上浮冰在北冰洋运动的理论,并首次提出北极点在海上。1768—1779年之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受英国海军部指示进行了三次探索航行,去寻找南北极点,前往太平洋观察金星过境(1769年),寻找被认为存在于南纬40度之外跨越南太平洋的大陆。在第二次航行中,他首次穿越南极圈,打破了存在南方大陆的神话。在第三次航行中,库克航行到北太平洋调查西北航道是否存在,为此搜寻了从俄勒冈州到阿拉斯加的北美西北海岸。科学家陪同库克完成了这些发现之旅。

到19世纪中叶,极地海洋已成为新疆界的一部分。在该疆界中,科学、商业和政治利益汇聚为“科学和帝国主义探索的传统”(Rozwadowski,2009:215)。1882—1883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国际极地科学家汇聚一堂,标志着国际科学合作新纪元的出现。活动聚焦的议题是海洋、冰和大气的运动及其相互关系。其成功举办鼓励了第二次国际极地年活动(1932—1933年)的举行。这次极地年主要聚焦研究极地观测如何通过改进天气预报来帮助空中和海上运输。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之间,科学界对极地海洋的物理和生物属性的兴趣急剧增加,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年)标志着国际海洋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利用了战后新技术使科学家们能够探索深海。国际科学理事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南极条约体系和北极理事会于2007—2008年进行了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其背景是国际社会对使用极地地区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极地海洋在全球海洋环流系统和世界气候格局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乔·麦肯

拓展阅读

Benson,Keith R.,and Helen Rozwadowski(eds.).2007.ExtremesOceanography's Adventures at the Poles.Sagamore Beach,MA:Watson Publishing International.

Rozwadowski,Helen.2009.Fathoming the OceanThe Discovery and Exploration of the Deep Se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Polar Discovery website.2006.http://polardiscovery.whoi.edu/arctic/1819.html.Accessed Nov.11,2016.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1874年至1922年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Ernest Shackleton)是一位英国探险家,他在20世纪初期参加或领导了一系列探险活动。极地探险在不断壮大的英美两国大众媒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凭借1900—1917年的南极探险以及对极地探险的迷恋,沙克尔顿成了民族英雄和国际名人。尽管由于远征队的最终失败,与许多同代探险家相比,沙克尔顿的一生获得的赞许没那么多,但他在灾难面前始终如一地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精神,令他的精神遗产长存。

沙克尔顿出生于爱尔兰,在伦敦郊外的预科学校接受教育。在学校里,沙克尔顿表现平平,但并不循规蹈矩。16岁时,他离开学校,和商船签约。10年里,沙克尔顿辗转于各种邮轮,逐渐干出了些成绩。他还结识了莱韦林·朗斯塔夫(Llewellyn Longstaff)的儿子。朗斯塔夫是一位实业家,他赞助了1901年罗伯特·法尔康·斯科特领导的发现号探险。在朗斯塔夫的安排下,沙克尔顿被委任为这次发现号探险考察的三副。他证明自己是一位干练而受人欢迎的领导者,航行之余他还编辑了一份关于这次探险的杂志。探险队在麦克默多峡湾建立了基地,然后斯科特、沙克尔顿和爱德华·阿德里安·威尔逊徒步创下了最接近南极点的新纪录(82°17′S)。漫长的跋涉使沙克尔顿筋疲力尽,在小分队返回发现号后不久,沙克尔顿就被补给船送回国内。沙克尔顿成为探险队返回的第一人,他身体康复并且名声大振,和斯科特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涉足投资和政治事务之后,沙克尔顿在1907年筹集资金,搭乘猎人号(Nimrod)探险船开始了自己的南极探险之旅。猎人号探险队远征是沙克尔顿探险队最成功的一次,船上补给非常少,船员人数也只有探索号的一半。除了创造新的南进最远纪录(南纬88°23′)外,探险队成员还登上了埃里伯斯山(Mt.Erebus)并标记了南磁极的位置。沙克尔顿胜利归来成为英雄。1914年,他又搭乘忍耐号(Endurance)进行了一次新的探险。罗尔德·阿蒙森发现南极点之后,沙克尔顿将自己的目标确定为穿越南极大陆两端。

最初的行程还算顺利,但1915年1月19日,忍耐号被浮冰所困。数月的冰压最终使船体破裂,11月忍耐号沉没。沙克尔顿和他的船员困于浮冰之上漂流了四个月,然后才放出救生艇。救生艇在五天内航行346英里到达象岛。在那里,他们拆除救生艇,重新建造了一艘航行能力更强的船只。沙克尔顿和其他五人搭乘新船航行了700多英里,抵达南乔治亚岛的捕鲸站。在那里,沙克尔顿等人获得了智利海军的帮助,他们驾驶借来的拖船返回营救其他被困的船员,所有人都得以幸存。

沙克尔顿的毅力和英勇精神使他成为巡回演讲中的著名人物,并为他赢得了爱德华七世国王的骑士勋章。1921年,他发起了另一次探险,但在途中病倒。1922年1月5日,沙克尔顿在南乔治亚岛去世。尽管最终未能成功到达南极点,也没有成功穿越南极洲大陆,但沙克尔顿传奇的探险经历和在危机中的卓越领导力,让他在极地探险者中的声誉长存永固。

迈克尔·莱曼

斯蒂芬·K.斯坦

拓展阅读

Lansing,Alfred.1999.EnduranceShackleton's Incredible Voyage.New York:Basic Books.

Mill,Hugh Robert.2006.The Life of Sir Ernest Shackleton.London:William Heinemann.

Shackleton,Ernest Henry.1920.South:The Story of Shackleton's Last Expedition,1914—1917.New York:Macmillan.

捕鲸

考古和历史研究表明,人类捕鲸的历史已经延续数千年。北太平洋地区、冰岛、格陵兰岛和挪威的沿海地区,彼此独立地发展出了用有毒的手持工具捕杀游到岸边的鲸鱼的技术。至少在2000年前,来自白令海峡地区的因纽特人以及比他们稍晚的北极极地区域的因纽特人,就开始用皮划艇追逐鲸鱼。

11世纪,巴斯克人(Basque)捕鲸者开创了商业捕鲸时代。他们追捕北露脊鲸(northern right whales)和其他鲸鱼,出售鲸肉、鲸骨和鲸须板。在中世纪中晚期,巴斯克人用鱼叉和长矛从小船上攻击鲸鱼,捕鲸航路深入北大西洋。1500年以后,西欧和北欧的许多沿海地区采用了巴斯克捕鲸技术,葡萄牙人还将这一技术带到他们在巴西的殖民地。大约相同时期,日本的捕鱼者独立于欧洲人发展出了用鱼叉猎杀鲸鱼的技术,并且从17世纪还开始用网捕捞。

17世纪的捕鲸活动还包括从新英格兰沿岸兴起的对北露脊鲸、领航鲸和座头鲸的捕猎。在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和其他英国人定居点,渔民们通过诸如岸上监视平台之类的创新改进了巴斯克人的技术。18世纪中叶,他们用船上的初加工流程取代了陆上加工场所——直接在船上安装铁锅来熬制鲸油(这是当时最受人追捧的鲸鱼制品),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捕鲸的性质。如今,载有多艘捕鲸艇的渔船可以长距离航行去各大洋捕捞鲸鱼及其他远海水产——特别是市场需求很大但很难捕获的抹香鲸。美国式远洋捕鲸法在欧洲被广泛采用,最引人注目的使用者是英国,不过在整个19世纪,捕鲸业都由美国人主导。

美国南北战争之后,挪威人成为最具创新力的捕鲸者,他们使用蒸汽驱动的捕捞船,用大炮发射鱼叉。随着欧洲殖民帝国的扩张,挪威式沿海捕鲸技术很快在19世纪后期传遍全世界。

从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开始,巨型鲸工船使在此前难以接近的地区,特别是在北极太平洋地区和南极地区,捕捞大型鲸鱼成为可能。这些高效的鲸工船的母港广泛分布在欧洲及其殖民地、日本和苏联,几十年内就杀死了超过50万头鲸鱼。1982年,国际捕鲸委员会(IWC)暂停了商业捕鲸。然而,日本今天仍在打着科学研究的合法幌子,继续使用加工作业船捕鲸。

除了允许因科学需要而开展的捕鲸活动之外,国际捕鲸委员会的暂停令还允许一些原住民社会从事传统的小规模捕鲸活动来维持生计。这种捕鲸主要在阿拉斯加、俄罗斯远东、加拿大、格陵兰、印度尼西亚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原住民社区进行。冰岛和挪威对暂停令提出异议并拒绝接受这一限制,两国渔民继续使用中小型船只进行商业捕鲸。

费利克斯·舒尔曼

拓展阅读

Francis,Daniel.1990.A History of World Whaling.New York:Viking.

Reeves,Randall R.,and Tim D.Smith.2006.“A Taxonomy of World Whaling:Operations and Eras.”WhalesWhalingand Ocean Ecosystems.James A.Estes,Douglas P.DeMaster,Daniel F.Doak,Terrie M.Williams,and Robert L.Brownell(ed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82-101.

Tønnessen,Johan N.,& Arne O.Johnsen.1982.The History of Modern Whaling.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