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总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中国民法法典化的特点

我国民法典的编纂,是实现民法法典化的重要步骤,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我国的民法法典化既反映民法体系化的要求,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逻辑。

(一)体系化

1.价值取向明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法典的精神灵魂注入了新的内涵,民法典的原则和制度更是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展开,法典体现了对人格尊严、人身自由、婚姻家庭生活幸福、财产安全、交易便利、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各方面权益进行平等保护的价值追求。

2.法典体系和谐

民法典在形式上,实现了法律文件形式和结构的集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体例科学、结构严谨。既照应了大陆法系民法法典化传统,又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民事立法实践,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事立法经验。同时民法典在价值体系上自成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灵魂,统领民法典内容的各个方面,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

3.追求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和谐统一

民法典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不是截然分割的,而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的有机统一,民法典通过规范转介、参引等技术的运用,打通民法典与民事特别法、公法的通道,使民法典成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中国民法典的编纂逻辑

1.响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召

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69]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70]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方面。

(1)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发展权益;科学界定公权力和私权保护之间的界限,能够促进政府更好发挥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2)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健全产权保护制度。规定国家、集体经济组织、私人和其他民事主体的所有权,规范社会物质财富的利用制度,规定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体系,是民法典物权编的重要任务。民法典编纂中,结合我国的现实需要,总结吸收我国物权法实施以来的司法实践经验,进一步对物权法律制度进行了健全和完善。

(3)合同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畅、有序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制度和规则基础。合同制度中所体现的契约精神、平等自愿原则、诚实守信等,无不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提供行为遵循。合同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对于促进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均具有基础的制度支撑和规则供给作用。

(4)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有序。婚姻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最小单位,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环境,是人类心灵栖息的港湾。民法典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通过具体制度规则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有序。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价值追求。民法典在总则编中确立了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婚姻家庭编中确立了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建立起了全面的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规则体系。

(5)根据我国社会家庭结构、继承观念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继承编在现行继承法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继承制度,以满足人民群众处理遗产的现实需要。

2.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7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越来越强烈。[72]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73]民法典的编纂,要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向着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目标出发。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74]民法典以坚持人民为中心,以保护人民合法权益为其直接目的,通过基本原则的高度价值抽象和内容概括,有效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起完整的民事权利(益)体系,强化对民事权益的保护和救济,落实“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宪法要求,确认公民人格权的庄严并进行严格保护,进一步贯彻对市场主体财产权的平等保护,保护公平、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4.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经验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75]

5.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76]民法典的原则和规则体系,对鼓励积极创新,保护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经济秩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各国民事主体交往交流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引领、促进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