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论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他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一书中为“民族”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这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这种想象还体现在它天然的局限性与权威性上。”[1]虽然安德森认为民族主义具有天然的狭隘性,但这一基于“共同体想象”的国家概念,为国别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尤为契合加拿大的历史与文化状况。加拿大作为一个成立于1867年的国家,距今不过150多年的历史。既然要“建国”,在政治与行政举措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思想与意识形态上的民族概念的构建。然而,加拿大诞生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早已成为既成秩序的时代。对于那些历史悠久的民族来说,国家的概念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是“本来就有的”,是一个既定事实。但是,“国家”这一概念在加拿大需要更刻意、更人为地去构建,或者如诗人莱昂内尔·卡恩斯(Lionel Kearns)所说的“需要大量的想象”[2]。然而,加拿大地域广袤荒凉、气候条件恶劣,致使一个集中的民族共同体的想象具有相当的难度。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特殊的历史、地理与文化原因又使得加拿大尤为需要一个“共同体想象”,也确实促使加拿大人更为“用力”地想象一个共同体。文学批评家罗伯特·莱克(Robert Lecker)曾断言:“加拿大完全就是一个共同体的戏剧化叙事”[3]。处于历史上的英国与地理上的美国的双重夹击之下,加拿大始终致力于构建一个独有的、北方的国家认同感。即使在现今的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之下,一个宽容、接纳、兼收并蓄的“共同体想象”依然是必须的,也是事实上存在的。
《加拿大英语文学文选》(An Anthology of Canadian Literature in English)一书指出,加拿大文学是“以诗歌为基的加拿大正典”[4]。与其他文学体一样,加拿大文学也是从诗歌发展起来,并在此后很长时间内依然是以诗歌为主导的局面。从生发伊始,加拿大诗歌便以浪漫主义想象歌咏这片寒冷的北方大地。到了20世纪后半期,又呈现出各个肤色与族群的诗人探寻族裔身份与共同身份之间关系的局面。加拿大英语诗歌从19世纪初发展至今,成果斐然,涌现出了伊莎贝拉·瓦伦希·克劳福德(Isabella Valancy Crawford)、E.坡琳·约翰逊(E.Pauline Johnson)、阿奇保德·兰普曼(Archibald Lampman)、邓肯·坎贝尔·斯各特(Duncan Campbell Scott)、E.J.普拉特(E.J.Pratt)、欧文·莱顿(Irving Layton)与厄尔·伯尼(Earle Birney)等众多的诗歌名家;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文艺复兴”期以后,更是呈现全面繁荣的态势,玛格丽特·艾维逊(Margaret Avison)、艾尔·珀迪(Al Purdy)、罗伯特·克罗奇(Robert Kroetsch)、P.K.佩奇(P.K.Page)、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和安·卡森(Ann Carson)等,都是加拿大、甚至世界诗坛中响亮的名字。单就其成就来看,加拿大诗歌是一个亟待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开拓的领域。
加拿大英语诗歌在西方特别是加拿大本国已是一门成熟且涵盖多种角度与方法的学科,但在我国依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迄今为止,除笔者在研究本课题过程中所发表的几篇论文以外,所有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加拿大英语诗歌方面的论文仅仅十多篇,基本上可以分为综述类(如汤潮的《加拿大当代诗歌管窥》)和单个诗人的简论(如逢珍的《加拿大女诗人P.K.佩奇简论》)。如果仅从数量上看,加拿大英语诗歌在我国的研究非常不充分。以在批评界最受欢迎的阿特伍德为例,这样一位以诗歌成名并已出版19部诗集的作家,学界对其的研究也基本限于小说作品,在目前已发表的350篇左右的阿特伍德研究论文中,只有曾立的《欲望与伤害——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歌〈你配合我〉解读》等4篇文章是论及其诗歌的,仅占总数的1.1%,可见加拿大诗歌研究在我国学界的匮乏。
另外,从内容来看,这些论文基本上为介绍性的综述,而鲜有对具体诗歌作品进行学术性论述与分析的。在专著方面,逢珍的《加拿大英语诗歌概论》和《加拿大英语文学发展史》、傅俊的《加拿大文学史》都系统地梳理了加拿大英语诗歌史,尤其是《英语诗歌概论》对一些重要的诗人和诗集均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这三本文学史专著,为此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史料的基础。但总的来说,国内尚未以文学批评的方式对加拿大英语诗歌进行一个相对深入或全面的研究。
针对这种现状,本书以“共同体想象”为总思路来研究加拿大诗歌,这既可以贯穿200年左右的加拿大英语诗歌史,也能照顾到近年来的多元文化主义对于这种统一的“共同体想象”的冲击与补充。从面上看,基本展现当代加拿大英语诗歌史的全貌和总体特征;从点上来说,通过有选择和有重点地深入研究,突出其中最有成就及代表性的诗人,探究加拿大英语诗歌所折射的加拿大民族性想象与身份建构历程以及不同于英美的地貌特征、文化心理。
本书内容根据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以“共同体想象”为主线,从历史想象、空间建构、族裔身份与形式手法四个方面来研究加拿大当代诗歌,既有横向的空间建构,也有纵向的历史意识;既有放眼于世界范围的民族身份研究,也聚焦于加拿大独特的文化心理主题。本书将加拿大英语诗歌史中最有成就和代表性的诗人及作品作为重点对象,研究加拿大英语诗歌的民族性建构过程,探析其不同于英美的殖民地心理及北国的地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