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章 峰会重逢
##第三十一章峰会重逢
数字文学国际峰会在巴黎左岸的现代艺术中心举行,来自全球的作家、科技专家和出版商济济一堂。苏小暖穿着简约的白色套装,在签到处领取了自己的名牌和资料。
“苏小姐!“一个热情的女声从身后传来。苏小暖转身,看到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士快步走来,“我是克莱尔·杜邦,Hachette数字出版部的编辑。我们通过邮件联系过。“
“杜邦女士!“苏小暖握手致意,“感谢贵社的邀请。“
“叫我克莱尔就好。“对方微笑道,“我看了你的《星辰与暖阳》散文集法文样章,太迷人了!特别是关于科技与诗歌融合的那部分。“她压低声音,“听说你和星辰科技的俞先生是旧识?他的互动叙事平台正是我们想与你合作的方向。“
苏小暖正想回答,会场突然响起一阵掌声。她抬头望去,主舞台上,俞辰阳正在调试麦克风。他今天穿了一件深蓝色衬衫,袖口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成熟男性特有的沉稳魅力。
“女士们先生们,“他的英语流利而优雅,“今天我想分享的是一个关于桥梁的故事——如何用技术搭建连接文学与读者的新桥梁...“
苏小暖站在观众席后方,被他的演讲深深吸引。俞辰阳展示了他们大学时期合作的互动诗歌项目,以及如何将其发展为成熟的平台。当屏幕上出现《星辰与暖阳》的书名和她的一些诗作时,她的心跳加速了。
“...而这一切的开始,“俞辰阳的目光扫过观众,在看到她时微微停顿,“源于一位诗人教会工程师看到的文字背后的灵魂。“
演讲结束后,苏小暖被几位国际出版商围住,讨论她的作品改编计划。透过人群缝隙,她看到俞辰阳也在不远处接受采访,不时有闪光灯亮起。这一刻,她清晰地意识到,他们都不再是校园里青涩的学生,而是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的专业人士。
下午的座谈会上,苏小暖分享了自己对数字时代文学创作的思考,流利的英语和独到见解赢得阵阵掌声。当她谈到“技术不应改变文学的本质,而是提供新的表达维度“时,她注意到坐在前排的俞辰阳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
峰会晚宴在艺术中心天台举行,巴黎夜景尽收眼底。苏小暖刚拿起一杯香槟,俞辰阳就出现在她身旁。
“演讲很精彩。“他轻声说,举杯与她相碰。
“你也是。“苏小暖微笑,“没想到我们的项目会走向世界。“
“我早就知道会这样。“俞辰阳的眼神坚定,“从读到你第一首诗起,我就知道你的文字值得被全世界看到。“
这句坦率的赞美让苏小暖脸颊发热。她低头啜饮香槟,掩饰自己的悸动。
“还记得我说过要带你去个地方吗?“俞辰阳突然问。
“现在?“
“如果你不累的话。“
十分钟后,他们坐上了出租车。俞辰阳对司机说了个地址,然后神秘地微笑:“巴黎最适合看星星的地方。“
目的地是蒙帕纳斯大厦顶层的观景台。深夜的观景台几乎空无一人,整个巴黎的灯火在他们脚下闪烁。俞辰阳带着苏小暖走到东侧的栏杆前。
“看那里。“他指向远处,“埃菲尔铁塔,十二点会有灯光秀。“
苏小暖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恰好时钟指向午夜。突然,埃菲尔铁塔的灯光全部熄灭,紧接着,成千上万的LED灯如同星辰般闪烁起来,组成各种图案。
“这是...“苏小暖惊叹道。
“世界上最著名的灯光秀。“俞辰阳站在她身后,声音近在耳畔,“但今晚的特别之处在...“
他的话音未落,铁塔的灯光突然变化,清晰地拼出一行英文字母:“Xiao Nuan, will you...“
灯光在这里戛然而止,铁塔陷入一片黑暗。
“怎么回事?“苏小暖转向俞辰阳,发现他的表情凝固了。
“技术故障...“他喃喃道,迅速掏出手机拨号,用法语急促地交谈了几句,然后沮丧地挂断,“备用服务器崩溃了。“
苏小暖突然明白了什么:“这是你安排的?“
俞辰阳的耳根红了:“我联系了灯光秀的技术团队,想...给你个惊喜。“他挫败地摇头,“完整的句子是'Xiao Nuan, will you be my sunshine forever?'“
这句话像电流般穿过苏小暖全身。她看着眼前这个平日冷静自持的男人此刻慌乱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
“跟我来。“她突然拉住俞辰阳的手,快步走向观景台中央的休息区,那里有一架供游客使用的公共钢琴。
“小暖?“俞辰阳困惑地问。
苏小暖在钢琴前坐下,深吸一口气,手指放在琴键上:“我不像你会编程,但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完成这个告白。“
她开始弹奏一首简单的旋律,同时轻声唱道:
“初遇时你是沉默的星辰,
我是胆怯的诗行;
图书馆的晨光记得,
你读我时眼中的光...“
这是一首她从未示人的歌,歌词改编自她写给俞辰阳的诗。琴声并不专业,但真挚动人。几位还在观景台的游客驻足聆听,有人开始拿出手机录像。
俞辰阳站在原地,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当苏小暖唱到“雪中的脚印并成一行“时,他大步走到钢琴旁,单膝跪地,握住了她的左手。
“苏小暖,“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从大二开学典礼那天起,你就照亮了我的世界。这两年分离只让我更加确定——没有你的未来不是我想要的未来。“
苏小暖的指尖在琴键上颤抖,音符戛然而止。
“我不擅长诗歌,“俞辰阳继续道,“但我会用余生学习欣赏你写的每一个字。你愿意...成为我永远的暖阳吗?“
苏小暖的眼眶湿润了。她想起初遇时那个沉默寡言的学长,想起雪中共撑的伞,想起雨中的误会,想起两年来若即若离的思念...所有的记忆在这一刻串联成最美的项链。
“我愿意。“她轻声回答,然后俯身吻住了他的唇。
观景台上响起掌声和口哨声。当苏小暖羞涩地退开时,俞辰阳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丝绒盒子。
“不是戒指,“他迅速解释,“是...另一个承诺。“
盒子里是一把精致的钥匙。苏小暖疑惑地抬头。
“BJ公司的钥匙,“俞辰阳解释道,“也是我家的。办公室就在明川大学旁边,三居室,有个朝南的书房,很适合写作。“
苏小暖接过钥匙,金属在掌心冰凉而沉重:“这是...邀请我同居?“
“是邀请你共建未来。“俞辰阳纠正道,“当然,你可以保留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我只想确保...我们不会再因为距离而错过彼此。“
苏小暖将钥匙紧紧握在手心,突然笑了:“巧了,我昨天刚退了学校的宿舍。《文学评论》提供住房补贴,我正打算在附近找房子。“
俞辰阳的眼睛亮了起来:“那么...?“
“那么,我想看看那个朝南的书房。“苏小暖微笑着说,“不过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们的合作必须专业而平等。“她认真地说,“我是作家,你是工程师,'星辰与暖阳'是我们共同的作品,不是谁的附属品。“
俞辰阳郑重地点头:“这正是我想的。事实上...“他犹豫了一下,“我注册公司时已经把你的名字加为联合创始人了。这两年项目所有的收益,有一半存在你的账户里。“
苏小暖震惊地瞪大眼睛:“什么?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想等你准备好。“俞辰阳轻抚她的脸颊,“现在,你准备好了吗?和我一起创造些真正特别的东西?“
苏小暖望着这个曾经用代码解读她诗歌的男孩,如今已成长为她最坚定的支持者和爱人。巴黎的夜色在他们身后闪烁,而未来,正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展现在眼前。
“我准备好了。“她坚定地回答,再次吻上他的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