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向投资的困境
若把世界比作一个模拟的时钟。截然相反的两个群体中,反向人群会基于主流人群的预测进行押注。如果主流人群说时针会指向1点钟,反向人群会押注时针将指向7点钟,即完全相反的方向。这是反向人群的一种本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为了与主流人群不同而不同,并没有真正思考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就像故意唱反调的人会这样想:“每个人都很开心,那我偏不开心。”不会想到还有其他选择,“每个人都很开心,但也许我可以更开心一些!”这不像力学是二元对立的,并不是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且相反的反作用力。若基于错误的非黑即白的观念来评估市场,就可能会造成重大的决策失误。
将时钟的比喻放在股票市场上,如果主流人群认为股票一年内将上涨10%,反向人群会押注股票一年内将下跌。也许不会正好押注下跌10%,但至少会押注相反的方向。因为他们的天性是故意反着来,而不是追求精准。对他们来说,仅仅押注相反的方向就够了。
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近几年发生的事情来举例。比如美联储(Federal Reserve System,Fed)的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主流人群认为量化宽松政策是利好股市的,反向人群则认为这个政策不好,有通胀的风险。这就是错误的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在我看来,量化宽松政策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它是一种消极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通货紧缩,无论是主流人群还是所谓的反向人群都不会考虑到这种观点。虽然近一个世纪的经济理论和研究中都有文献支持这种观点,但大众却接受了媒体上最常见的说法。而那些反向人群也只是简单地持有了与这种常见说法相反的观点,却忽视了“群体思维”中的真正问题。反向人群只是一群故意反着来的人,没有太多的深思熟虑(稍后详谈QE)。
那问题出在哪儿?是因为时钟不仅仅只有两个数字,它一圈有12个小时,每个小时有60分钟。即使主流人群押错了,故意反着来的人也有10/11的概率押错,且只有1/11的概率押对。股市也是如此。如果大多数人都预测一年涨10%,股票不是只有下跌才能证明他们是错的,持平也可以,涨20%、30%或更多也可以。因为大多数预测涨10%的人,在股票涨到15%时就已经抛售了,他们会损失本可以拥有的盈利。押注下跌的反向人群,往往更容易犯错。当然,如果股票最终涨了30%,而你预测股票涨10%,只要你的仓位选择正确,并且没有过早卖出,这个错误并不会让你有损失。这将在第二章中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