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坦白说,我本来是不想写这篇前言的,因为本书已经够长了,我不想让读者因此而多读一页。但你懂的,还是要按规矩办事。

我原本没有计划写这本书,在前言里说明一下原因也不错。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出版了10本书。“10”是一个圆满的数字,我很满意,也很知足,我觉得不需要再多一本我的书了。但在和我之前的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以下简称“威利”)的编辑劳拉·加奇科(Laura Gachko,仍在威利工作,只是不再与我对接),以及我的合著伙伴伊丽莎白·戴林格(Elisabeth Dellinger)的一次对话中,我灵感乍现,点子一个接一个地迸出,在那一时刻,我想我可以再写一本书了——“11”也是个不错的数字。

从我1984年写的《超级强势股》(Super Stocks)开始,逆向投资的概念始终贯穿我的所有书籍。对我来说,逆向投资意味着独立思考,我的书也一直在展示这一观点(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但在2013年12月那个决定性的日子里,我突然意识到,我从未明确提及和解释过什么是逆向投资、什么不是,以及如何实践。现在,逆向投资被许多人误解或误用,也有一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实践着,这些人是想了解这个概念的。所以,我意识到时机成熟了。

大多数人认为,逆向投资意味着做与“主流人群”相反的事情,因为如果“主流人群”大多数时候都是错的,那么押相反的方向就会带来成功。这样做虽有时管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故意反着来的人也是一类从众的群体,市场也喜欢愚弄他们,就像市场喜欢愚弄任由自己摆布的主流人群一样。市场上的真实情况不是“主流人群和逆向投资者的对决”,而是主流人群、反向人群、独立思考的逆向投资者,三者的博弈。逆向投资者能看穿前两个群体的想法,在权衡所有现存因素与利弊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本书是逆向投资的思维训练指南,可以为那些厌倦经验法则、厌倦媒体炒作和行业神话、希望独立思考的人们提供指引。这份指南并非万无一失的投资法则,毕竟绝对保险的事并不存在。但本书讲授的思维方式,帮助我在资产管理领域连续40多年作出了更多正确的决策。希望你也能如此!

这本书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前面提到,劳拉帮助我产生了灵感,并承担了前期的编辑工作。后交由图拉·巴坦切夫(Tula Batanchiev)负责,她与朱迪·霍沃斯(Judy Howarth),以及威利的其他成员一起完成了编辑工作,文森特·诺德豪斯(Vincent Nordhaus)负责了最终的印刷。威利的团队一如既往的勤奋和耐心,十分感谢我优秀的经纪人杰夫·赫尔曼(Jeff Herman),促成了我与威利的合作。

与我共事多年的杰瑞德·克里兹(Jarred Kriz)、迈克尔·奥尔森(Michael Olsen)、劳伦·谢克曼(Lauren Schekman)、埃里克·哈格(Eric Harger)和纳撒尼尔·比曼(Nathaniel Beeman)也提供了一些建议。托马斯·佩雷兹(Thomas Perez)为我们设计了一个很酷的封面,完美地体现了我们要表达的主旨。杰西卡·沃尔夫(Jessica Wolfe)、钱德迪普·马丹(Chanddeep Madaan)、萨姆·奥尔森(Sam Olson)、迈克尔·利昂(Michael Leong)、蒂姆·施鲁特(Tim Schluter)、布拉德·派尔斯(Brad Pyles)和塔利亚·霍森普德(Talia Hosenpud)协助做了一些研究;杰瑞德(Jarred)、托德·布利曼(Todd Bliman)、吉尔·希区柯克(Jill Hitchcock)、贾斯汀·阿巴克尔(Justin Arbuckle)和莫莉·利尼什(Molly Lienesch)审阅了初稿。

托德(Todd)同时承担了三项任务,编辑整本书、承担伊丽莎白大部分的日常工作,并为伊丽莎白提供了大量的精神支持,让伊丽莎白有足够的时间专注于这本书的完善。克里斯托弗·黄(Christopher Wong)和艾米莉·邓巴(Emily Dunbar)是我公司里很有前途的作家,他们也协助进行了书稿的校对。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法布·奥纳尼(Fab Ornani)、大卫·埃克利(David Eckerly)、克里斯托弗·博阿兹(Christopher Boaz)和西奥多·吉利兰德(Theodore Gilliland),他们负责本书的公关和网络营销。

所有我提及、未提及的人,以及我的妻子谢洛琳(Sherrilyn)和我的家人们,感谢你们为此书做出的贡献,这里向你们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

同样,感谢你阅读本书,希望你阅读时,能像我们写这本书时一样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