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碑铭文献的文字学研究(全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節 越南碑銘文獻的時代

一 郡縣时期(968年之前)

郡縣时期的越南屬於中國的一部分,漢字是通用文字。郡縣時期的越南銘文不多,目前發現晉代1通,隋代2通,唐代2通,南漢1通:

1.《晉故使持節冠軍將軍交州牧陶列侯碑》,是現今越南境內發現的最早碑刻銘文。此碑於2013年在越南北寧省順城縣清薑社清懷村廟被發現,碑陽刻有“建興二年”(公元314年),碑陰刻有“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內容與三國、晉時的交州刺史陶璜相關,碑陽疑爲時任交州刺史陶璜之子陶威所立,碑陰則爲時任交州刺史蕭景憲所立。銘文所用字體爲隸書,字形爲三國、晉時碑刻所常見。

圖1-1 晉故使持節冠軍交州牧陶列侯碑(整體)

圖1-2 晉故使持節冠軍交州牧陶列侯碑(局部)

2.《舍利塔銘》,2004年發現於越南北寧省順城縣誌果鄉春觀村,刻於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據記載,隋文帝在仁壽年間(公元601—604年)曾分三次向交州頒賜舍利並建塔供養,此碑銘即當時所賜。碑額用篆字,字形多有變異。碑文爲楷字,爲隋、唐常見字形。

圖1-3 舍利塔銘

3.《大隋九真郡寶安道場之碑文》,石碑原立於清化省東山縣東明社長春村,俗稱“長春古碑”。根據碑文內容,爲檢校交趾郡贊治、日南郡丞、前兼內史舍人河南道洛陽元仁器於隋大業戊寅年(公元618年)撰寫。碑題用小篆,字體圓厚,碑文爲楷字,字體勁健。

圖1-4 大隋九真郡寶安道場之碑文

4.《青梅社鐘銘》,發現於河西省青威縣青梅社,唐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鑄造。鐘四面按上下兩層的順序刻滿漢字,全爲陰刻楷字。

圖1-5 青梅社鐘銘

5.《天威徑新鑿海派碑》,爲裴鉶撰於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此碑已佚,錄文見於《安南志略》。碑文除了跋文以外,共存1058字。

6.《日早古鐘銘》,發現於越南河內慈廉縣東鄂社日早村陳聖廟,爲南漢乾和六年(公元948年)鑄造,全用楷字。

圖1-6日早古鐘銘

上述六種越南珍稀碑銘文獻,對於研究郡縣時期漢字在越南地區的傳播具有重要的價值。

二 丁朝及前黎朝時期(968—1009年)

公元968年,丁部領建立了獨立的封建國家。丁氏王朝存在十餘年(968—980年),後被黎桓篡位,是爲前黎朝。越南所發現的此時期內的碑銘文獻不多,目前以陀羅尼經幢爲主,九十年代就已發現14座石幢。比較出名的是越南華閭出土的幾座《佛頂尊勝加句靈驗陀羅尼》(973—979年),記錄了當時的南越王丁璉造立一百石幢事,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

圖1-7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1)

圖1-8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2)

三 李朝(1010—1225年)

前黎朝後期,李公蘊篡位,建立李朝。李朝尊崇儒學,修建文廟。1075年,仿效中國開始科舉考試,漢文化日益處於支配地位,此時的銘文多以碑、墓誌的形式出現。同時,李朝提倡佛教,大建廟宇,流傳下來的銘文多與佛教、寺廟有關,目前可見李朝銘文大約16通,如《仰山靈稱寺碑銘》(1126年)。

圖1-9 仰山靈稱寺碑銘

四 陳朝(1225—1400年)

陳朝在越南封建社會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科舉制度在此時進入了興盛時期,歷代國君莫不以設科取士爲先務,漢字及漢文化有很大的影響。同時,陳朝繼續崇尚佛教,正式立爲國教。流傳至今的陳朝銘文大約有57通,包括碑刻、摩崖、鐘銘、木刻等,如《多貝洞木牌》(1269年)。

圖1-10 多貝洞木牌

五 後黎朝前期(1428—1527年)

陳朝1400年滅亡,胡朝(1400—1407年)建立。不久,陳氏復辟(1407—1413年),僅存六年。公元1428年,後黎朝建立,是越南歷代最長的王朝之一,可以分爲後黎朝的前期(1428—1527年)及後黎朝中興時期(1533—1789年)。其中,後黎朝前期持續約有100年的時間。這時期的銘文逐漸豐富,數量近百通。

六 莫朝(1527—1593年)

1527年,後黎朝權臣莫登庸篡位建立莫朝,1592年被推翻。莫朝文教興盛,科舉不曾間斷,相較於前朝,莫朝碑刻數量有所增加,其中有大量的佛寺碑刻,反映了當時佛教信仰之盛行。此外,還有不少有特點的碑刻,如《東鄂社巿碑》(1579年)就涉及到當時的市場貿易情況,是研究莫朝經濟史的重要材料,目前可見莫朝銘文大約130通。

七 後黎朝中興時期(1533—1789年)、西山阮朝(1778—1802年)、阮朝(1802—1945年)

這一時期的碑銘文獻非常豐富,數量十分可觀,越南銘文文獻多集中於這一時期。《越南漢喃銘文拓片總集》共收拓片22000份,除去上述所列,均屬於這一時期。而且銘文內容非常豐富,主要包括規約類、寄忌類、事功頌德類、詩歌類等。村社是越南的基層行政單位,爲維護日常生產生活秩序、避免糾紛,每個村社都有自己基本的規約,此類碑銘甚多。寄忌類銘文主要表達了後人對逝者的哀思,將所寄人名及祭辰開列於後。《總集》碑刻正上方題中帶有“後佛”或“後神”字樣的銘文內容基本都是寄忌類,越南的寄忌碑與中國的墓誌銘不同,寄忌碑雖亦有逝者的生平傳記,但只是寥寥幾句,主要以宣揚孝行爲目的。事功頌德類銘文的主要目的是歌功頌德。“以詩代銘”的詩歌類銘文,是《總集》銘文的新亮點,打破了四字韻語的傳統樣式。此外,《總集》中還包含“債務碑”“遺囑碑”“高僧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