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碑铭文献的文字学研究(全2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漢字文明研究”成果系列出版前言

東漢時河南人許慎説:“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這裏的“文字”後來稱“漢字”。漢字是傳承發展到當代的中華優秀文化之一。作爲内涵豐富的符號系統,漢字承載着數千年的歷史文化、民族智慧;作爲交流思想信息的重要工具,漢字也是國家管理和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中央號召發揚傳統優秀文化、實施文化强國戰略,漢字舉足輕重。

河南是漢字的發源地,有着豐富的原始材料和悠久的研究傳統。可以説,第一批漢字材料,第一部漢字學著作,第一本漢字教科書,第一位漢字學家,第一位書法家,第一位漢字教育家,第一位漢字規範專家,都出自河南。漢字作爲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極具創造性和影響力,應該成爲河南得天獨厚的優勢品牌。“漢字文明”的傳承發揚需要“許慎文化園”“中國文字博物館”之類的物質工程,也需要學術研究及學術成果,還需要漢字教育和傳播。鄭州大學作爲河南的最高學府,責無旁貸應該承擔起傳承和發展漢字文明的歷史使命。該校領導眼光宏大,志向高遠,批準成立了“漢字文明研究中心”,並在規劃和實施“中原歷史文化”一流學科建設中,把“漢字文明”定爲研究方向之一。

漢字文明研究中心自2016年9月成立以來,在學校領導和學界同人的支持鼓勵下發展順利。現已由專職和兼職(客座)人員共同組建起研究團隊,並已陸續産生成果。爲了及時推出中心成員取得的研究成果,本中心擬陸續編輯出版“漢字文明研究”成果系列。“漢字文明研究”範圍極廣,包括而不限於漢字本體(形體、結構、職用)的理論研究,漢字史研究,漢字學術史研究,漢字與漢語的關係研究,漢字與民族國家的關係研究,漢字與泛文化關係研究,跨文化漢字研究(漢字傳播、域外漢字、外來文化對漢字系統的影響、漢字與異文字比較等),漢字教學與漢字規範研究等。這麽多五花八門的成果如果按照内容分類編輯出版,命名將十分繁雜,且不易各自延續。因此,擬采用最簡單的形式分類法,論文集編爲一個系列,包括本中心主辦的會議論文集、本中心成員(含兼職)個人或集體論文集、本中心組編的專題論文集等,統一按照“漢字文明研究·文集之N+本集專名”順序出版;著作和書册編爲一個系列,包括本中心成員(含兼職)的專著、合著、資料整理、工具書、主題叢書、教材等,統一按照“漢字文明研究·書系之N+本書專名”順序出版。

“漢字文明研究”成果系列由中心主任李運富教授主編,編輯委員會負責推薦和審定。各文集和書系的作者或編者皆獨立署名,封面出現“漢字文明研究·文集之N”或“漢字文明研究·書系之N”字樣,扉頁印編輯委員會名單。“文集”與“書系”設計風格大體一致。

希望本中心“漢字文明研究”碩果累累。

漢字文明研究中心 李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