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蒂索人的心智:殖民化与全球化的思想动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丛书”出版前言

全球史(global history)、跨国史(transnational history)近年来已成为国际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什么是全球史”、“什么是跨国史”尚未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全球史、跨国史作为一种研究历史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视野,已得到史学家的普遍认同。一般来说,全球史以全球性现象和全球化进程为研究对象,包括气候变迁、移民、贸易、帝国扩张,以及物种、技术、疾病、思想、文化及宗教信仰的传播;跨国史则以历史上的跨国、跨区域现象(未必是全球性的)为研究对象。两者的研究对象具有互补性,研究方法则趋向一致,皆打破了过往以民族、国家作为单元和视角的研究范式,重视跨国体、跨民族、跨文化的联系与互动,将全球共同关心的话题纳入研究视野。

1963年,美国学者麦克尼尔(William H.McNeill)《西方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West)的出版,标志着全球史正式登上学术舞台。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史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多个国家蓬勃发展,以全球史或跨国史为主题召集的学术会议显著增加,这一领域的论著出版也令人目不暇接,开设全球史课程的大学越来越多。20世纪90年代,全球史开始传入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率先设立全球史研究机构,并创办专业刊物,全球史的概念、理论和著作得以迅速传播。

2015年8月,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促使我们思考、探索成立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机构的可能性。一方面,我们希望借此推动全球史与跨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也希望这个机构能成为山东大学历史学科与海内外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经近一年的筹备,2016年6月,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院宣告成立,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讲座和论坛活动。

“学术者,天下之公器”。山东大学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院拟推出系列丛书,通过引进国外著作和出版国内同仁专著、学刊等形式,展示全球史与跨国史的研究成果。在这里,我们衷心希望有志于此的海内外学者惠赐大作,奉献新知,共同打造好这一交流平台,推进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