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运动 农村改进的理论与实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言

近年来,国人对于乡村建设,努力提倡,所以乡村建设这个名词,便成了一个很时髦的口号、乡村建设这种运动,便成了一种很普遍的运动。

在政府方面,行政院曾有农村复兴委员会,省政府有如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县政府有如武进农村改进委员会,市政府有如青岛乡区建设委员会;在私人团体方面,有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徐公桥,与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定县,在大学方面,有如燕京大学在清河,金陵大学在乌江,齐鲁大学在龙山,中法大学在温泉;或置农场,或设试验区,或努力推进这种运动。此外又如华洋义赈会及上海银行等的农村合作工作,也可以说是乡村建设工作的一种。民国二十三年乡村工作讨论会在定县开会,参加的团体有七十多个。还有好多团体如在广东广西各处的乡村工作机关,没有代表参加。据说截至廿四年二月止,这种团体至少有了一千多个,同时与这种团体有了不少的关系的农学会,就有了一万多个。

现在专为乡村建设而造就人才的教育机关,除了邹平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与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的训练部,尚有好多的同样的训练机关。专从文字上宣传这种运动的期刊,除了“民间半月刊”,“乡村建设月刊”以外,也有很多种定期刊物。专为交换意见或报告工作的团体,除了每年一次的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外,好多大学里,也有所谓乡村研究会。专从学理上阐明这种运动的必要的书籍,除了梁漱溟先生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以外,还有了不少的著作。又如一般大学里农村社会学等科目的增加,与一般学生们的下乡游行演讲等等工作,大致可以说是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提倡,有了多少的关系。

总而言之,乡村建设运动,不但得到教育家,执政者的提倡,而且引起了金融界,慈善团体,以至促进工业的机关的注意,因而有些提倡都市平民教育者,改而提倡乡村平民教育,有些提倡工商职业教育者,改而提倡农业生产教育,至如文科要改为乡村师范,师范要改为乡村建设师范,银行要名为农民银行,都是证明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之广,势力之大。

这个运动的影响之广,势力之大,一方面可以说是受了理论的影响,一方面可以说是受了所谓实验工作的影响。近来有好多人,一谈起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往往就会联想到邹平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梁漱溟先生,而一谈到这个运动的实验工作,又多会联想到晏阳初先生所指导之下的定县工作;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这种理论既并非始自邹平的梁漱溟先生,而这种实验工作也非始自定县的晏阳初先生。从理论方面来看,重视乡村,是我国人的传统思想。近人之提倡农村立国较早而影响较大的,要算章士钊先生所发表的“农国辩”(民国十二年十月一日及二日的新闻报社论)。章先生的主张很能引起王鸿一先生及其朋友的注意。而梁漱溟先生之所以提倡乡村建设运动,一方面固与他素来主张恢复中国的传统思想,不无关系,一方面却可以说是深受王鸿一先生的影响。从实际工作方面来看,有些人以为开这种工作的先河是民国初年米监三,米迪刚先生们在定县翟城村,及山西省政府在山西所提倡的村治。然而严格来说,所谓乡村建设试验最先成立的,好像要算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与东南大学农科,在江苏昆山所合办的徐公桥乡村改进区。

我在下面各章里所谈的理论与所谓实验工作,多以邹平与定县为例,固由于这两个地方对于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上,影响较大,然而主要的,是为着解释的便利起见,因为本书的主要目的,不外是讨论这个运动的根本问题,与指明这个运动的最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