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蔡美彪教授九十华诞元史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庆祝蔡美彪先生九十华诞元史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庆祝蔡先生九十华诞

朱光磊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齐聚南开,举办“庆祝蔡美彪先生九十华诞元史学术研讨会”,以研讨会的学术活动,庆祝南开大学杰出校友、著名历史学家蔡美彪先生九十华诞。此次研讨会,是元史研究的一次盛会,我代表蔡美彪先生的母校向各位来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蔡美彪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蔡美彪先生,1928年生于天津,少年时就读于木斋中学,1946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在读期间,蔡美彪先生曾荣获全校文科唯一的一等奖学金。他曾用文言文撰写《辽史文学王鼎传正误》,利用石刻碑文,印证了王国维“阻卜即鞑靼”的观点。文章发表于香港的学术杂志《学原》,在海外赢得了巨大的学术声誉。读者甚至以为蔡美彪是一位王国维那样的老先生,想不到他只是一名大学生。

蔡先生从南开毕业之后,考入北大攻读研究生,随后到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后来转入近代史研究所。从1953年开始,蔡先生协助范文澜编写《中国通史》,范老去世后,蔡先生继续主持第五卷到第十二卷的编纂,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国通史著作。该书在所有通史类著作中印数最多,影响最大。

蒙元史及八思巴字研究是蔡美彪的专长,蔡先生在此领域学术贡献巨大。他强调,研究八思巴字,仅凭对现代蒙语的熟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关于元代的金石历史知识。即使具备了上述条件,为证得一字,有时也要付出很大心血。他和罗常培合著了《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又独力撰写《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释》、《辽金元史考索》、《辽金元史十五讲》和《中华史纲》等上乘论著。1955年出版的《元代白话碑集录》,是蔡先生早年代表作之一,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时隔60多年,在2017年九十高龄修订再版,必将传为美谈。

蔡美彪先生长期担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等职务,组织和领导学者同人“以文会友”,为我国蒙元史研究的繁荣发展付出了心血和精力。

蔡美彪先生与夫人胡文彦女士,是南开大学历史系1946级同班同学,在南开相识相恋,度过了难忘的青春年华。当时的女生宿舍楼,就是现在南开校园里的“芝琴楼”,蔡先生至今提起,仍然惦念。蔡先生夫妇一直心系母校,关心和支持母校的教学和历史学科建设。胡文彦女士去世后,2015年,蔡美彪先生将自己和妻子一生的稿费和积蓄捐赠出来,设立“南开大学胡文彦助学金”,用于奖掖和资助经济困难的南开女大学生。

自蔡美彪先生就读南开至今,已经70多年了。如今,在蔡先生九十华诞之际,母校召开元史研讨会,既是报答蔡先生对母校的情谊,也期望将蔡先生毕生从事的元史研究向前推进。

祝愿本次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

(致辞者为南开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