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论批判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当代西方文论:问题和局限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当代西方文论热”在中国已经风行三十余年。三十年间,当代西方文论在中国获得极大推崇,俨然成为众多理论家、批评家顶礼膜拜的金科玉律。一些人,言必称欧美,张口德里达,闭口后现代。甚至一些西方文论中的非主流思潮,引介到国内后也被过度夸大,受到热捧。

在批评界,当代西方文论影响更为深远。翻检时下的批评文章,小到具体的概念、名词、术语,大到文艺批评切入的角度、阐释的方法、立论的逻辑,乃至文艺观念、文化立场、审美取向等,大多是西方的舶来品。中国批评家已经习惯于驾轻就熟地操持一整套西方话语,游刃有余地运用一系列西方评判标准。由此造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部作品好不好,中国自己的读者和观众没有发言权,中国的批评家说的也不算,而是要用西方的评判标准来衡量。中国文艺的话语权不在中国人的手中,而是掌握在西方理论家和批评家的手里。

应该说,新时期以来对当代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推介,推动了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但是,总体上讲,当代西方文论是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孕育而出的产物。这一特殊的生成语境,决定了当代西方文论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文化特色,也决定了它自身无可避免的问题和无法超越的局限。长期以来,在盲目崇拜情绪冲击下,我们对此缺乏有效的辨析和清醒的认识。这对中国的文艺理论建设危害极大。基于这个考量,本书对当代西方文论的问题和局限做一些新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