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古代社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

第一章 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

马克思1858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1]马克思在《资本论》等有关著述里对于亚细亚生产方式做了大量的论述。尽管《资本论》的主题和主体是论资本,《资本论》的立论背景是当时的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但马克思也把亚洲以及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纳入了《资本论》创作的视野之内。《资本论》以及其他相关著述通过分析印度、中国等亚洲国家以及与中国接壤的俄国的经济、政治特征,阐明了存在于这些国家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历史地位、运动规律与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当从文本阅读与解读出发,梳理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