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再怎么苛刻都不为过
“有意行变法者,本心很重要,自身要拥有这个意愿。”
“行变法时,要有智慧,不能一味的强推,方可及时调整,避免朝政动荡。”
“同时,心气必不可缺少,一开始便面临诸多压力,譬如政治攻击,个人意外身亡……”
赵豹徐徐道来。
“本心,智慧,心气。”
赵丹深表认同。
前后两样,太子落皆有,唯独缺少智慧,着急变法引起老贵族强烈的反对,不得不躲到秦国避风头。
自己的话,有本心没智慧,更没心气,那压力不是一般的大,病重的自己,顶不住。
“想知道有无本心,只需问,大赵当前的路在哪?”赵豹就要素阐述,“不敢回答,或说不出在于变法,继位亦是守旧的做派……”
智慧,并非字面上的意思,懂得灵活变通,运用规则便是大智慧。
待公子恪回邯郸,不派人引导面见君王,看怎么独自入宫。
闹得到处皆知?卡在王宫外不得进入?
再说心气,遣禁卫军假扮贼人,找到公子恪扬言杀之,想活命就跪下求饶。
生死前,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心气。
今后承受再大的压力,可以顶住不崩,将变法坚持下去。
哪怕临场胆怯,只要不为了活命求饶,便算是通过考验。
“会不会过于苛刻了?”
换成同样的年纪,赵丹自问通不过,太子落也不可能。
“关乎我大赵能否重振国势,再怎么苛刻都不为过。”
赵豹摇摇头。
“好!”
“由禁卫军的任嚣,带所部一千人前去,寡人信得过他,考验并护送公子恪。”
赵丹的面色红润许多,实则表里虚弱。
“但愿来得及。”
这是不健康的红润,完全靠一股气在撑着,赵豹的心头一跳。
代表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找到公子恪……
“还没找到公子恪,那些人干什么吃的,平时白养了一帮废物。”
太子兄这边有进展,弟弟那边迟迟没消息,等到赵偃不禁暴躁。
“兴许公子恪还没离开蓟都,我们的人手尚在等待。”郭开笑道,“在公子您的带领下,迎回队伍尚且如此,何况区区一个公子恪。”
公子恪为质十余年,在国内素无声望,谈不上有谁投奔,不提起,可能忘了这么一位公子。
为稳妥,派二十多个人去,完全看得起对方。
“那当然。”
听得赵偃舒耳。
“在下不解,为什么临时更改谋划,不杀光迎回队伍,公子不怕文书是假的?”
郭开趁机一问。
“迎回队伍里有吾的人,知晓真文书藏在哪,包括你做得怎样,吾亦知道。”
短时间培养一帮人手,离不开伴读的财力支持,赵偃道出缘由。
“是是,在下尽一点小力,公子尽大部分力。”
郭开通晓公子偃除了玩乐,心眼多少还是有的。
“太子落本就回不来,再杀光整个队伍,无疑刺激到王后和君父,逼急了他们,可能从各叔父的子嗣里领养一人。”
“如此蠢事,吾可不做。”
赵偃满意这个态度,多说了几句。
原先的谋划是不变,动手前一天,母亲庆姬代表支持的老贵族,找来自己。
说明这件事不能过火,要把握好分寸,别到最后,白白便宜叔父们的子嗣,他们成了输家。
“在下就想不通,只能做些蠢事了。”
得到想要的信息,郭开笑容洋溢。
回头把事情的缘由告知家主,对提升族里的地位有作用,自己好不容易搭上的公子,值得支持。
他们这支郭氏,原是晋阳人士,先祖赶上三家分晋的时机,果断投奔赵简子,获得冶铁的优先权。
后规模扩大,主家迁到邯郸,逐渐垄断晋阳,邯郸等地的冶铁业,财富多到无法想象。
郭开出生旁支,对公子偃投其所好,赔上家财才搭到这一条线,有了面谈主家家主的敲门砖。
至今,出钱出力协助公子偃,培养一帮好手,一批装备精良的私兵,拉拢朝中大臣。
等册立为新太子,丰收的时候便到了!
“就你会说话,眼下,给吾盯紧王宫的动静,任何异常都要禀告,多少人手都给你。”
“事成之后,少不了你郭开的好处。”
赵偃拍拍其肩膀。
“是,保准王宫飞过一只鸟,在下死死盯着!”
总算要混出头,郭开难掩亢奋。
“敢盯着王宫,不是普通人,难怪这次是密令。”
庶人装扮的任嚣,顿觉密令烫手。
派禁卫军找着公子恪,加以恐吓,完事护送至邯郸,怎么看都怪异。
偏偏是密令,透露出不寻常的味道。
部下同自己一样,扮农人扮庶人分批出军营,出邯郸,在宋子城汇合。
宋子城再往北一段,隐约看得见燕境,敢盯着王宫的贼子追来,也不打紧,估计找着人了。
“也不知好事坏事,偏偏让我赶上,还是打仗来得安心。”
带着忧虑,跟装扮过的部下们,前往宋子城。
顺着官道,非官道的小路、偏路,接近燕境这一段,上千人寻找踪影。
“围住马车!”
任嚣依照密令,带上几十人扮演亡命徒,在一处山脚堵住去路,其余禁军侯在附近不让他人靠近。
别说,壮硕如虎的身形,那么一高喝,挺凶神恶煞。
“保护公子!”虞信快步接近,异常的焦急,“这里怎会有亡命徒,顿弱在做什么,不派人告诉公子,失职!”
其实,倒不是顿弱疏忽,那派来的一千禁卫军,集结的速度太快,来不及送出消息。
就算来得及,一行人压根走不了,因为被团团围住,顶多圈大些。
“没事的恪儿,阿母在这。”
惜珏抓住孩子的手臂,轻颤的音调表明不平静。
“牵累到阿母了,为人子的不孝。”
持剑的赵恪站着不动,尽量的多给母亲依靠。
“说什么傻话,你我母子同在。”
惜珏反而放松下来,决然道。
原本为故人照顾遗子,平平淡淡的,无烦恼过到加冠,完成生前的遗愿,再说出当年真相。
但是,十四年的相处,之间多了一层母子亲情,不单单是报故人的大恩。
“谁是主人,还不赶紧出来。”
任嚣满不耐烦。
“是吾。”
赵恪先一步虞信走到跟前。
“公子您…”
虞信怔住,危急关头,竟是公子自己站在他们面前。
在魏都大梁著作期间,处于迷茫的时候,惜珏女士遣人邀请自己,到燕国教导公子恪。
这位赵国小公子悟性高,十分刻苦,不教实在说不过去,糟蹋啊。
这才缓解当初的迷茫,选择长驻蓟都。
“趁着高兴,只要你跪下,求我,便放过你们。”
任嚣不怀好意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