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幸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特别照片

一九八二年,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外语学院,加上身体不好,没有选择再考。待业,实际上就是失业。县二中曾邀请我去教英语,可转眼就被走后门的顶替了。母亲怕我待出病来,整天唠叨父亲帮我找工作,可待业青年满大街,工作不是那么好找啊!待了半年,还是没处用咱。英雄末路,那滋味真是不好受。

母亲是摄影师出身。思来想去,决定给我开一家个体照相馆。照相设备,除了买一个新曝光箱,一台放大机外,照相用的座机,是我家自己组装的。座机用的镜头是同行朋友送的,要是买,得300元。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年收入。我家这台座机,装完算下来,全部费用也就200元左右。其他的没用几个钱。再说,国家有政策:待业青年,免税一年。我,刚刚二十,不缺胳膊少腿,决心闯一闯。

父亲是政工干部,会画画,还会写美术字。牌匾和布景都是他画的。这一项又省上百元。

别看我从前没学过,可龙王爷的儿子会凫水。从小常看母亲照相,只学了几天,就能应付日常来客了。为了练好本领,赶超国营摄影的老师傅们,我到邮局订了一份《大众摄影》,还到书店买了好几本照相书籍。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半年下来,装片、照相、冲洗、修板等一系列照相程序,全部学会。还能在停电的情况下照相洗相,解决了个别顾客的燃眉之急。所以每天顾客不断,生意兴隆。

临近春节的一天,来了一家三口。一位30多岁妇女,领着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师傅,我们娘仨个,照一张一寸相,行不?”

“三人照一寸,太小了。照二寸,才七毛六。三寸,一元四毛四,四寸两元七毛六。”我劝道。“师傅,还是照一寸的吧!我们不嫌小,留个纪念就行。”

照一寸黑白相,一般都是一个人照,只能照小半身和一个头,每份四毛钱。三张正片和一张底片。这是照相中最便宜的一项。国营企业一般三人照一寸相都不接待。因为同样照相,照一个人容易,照三个人要摆姿态,调灯光。挣的是一样钱。要是其中有一个人眨巴眼,照出的相跟盲人一样,还要重照。才四毛钱,利小、费力、麻烦多!其他顾客也向她们投去鄙夷的目光。

看着大姨俭朴的装束,两个孩子瘦弱的模样。我断定她们经济一定很困难,但却有骨气,宁照最小的,也没让我做出半分钱的施舍。我,稍一犹豫就点头了。

冲洗胶片和洗印相片,分别用D-76和D-72两种配方。两种配方都有器材商店出售配好的袋药。可是,卖的药劲小,不如自己配的。再说,实际操作中,我们一般都用一种配方的药水冲洗胶片和洗印相片。这次,为了取得好的效果,我分别用了两种药。我从抽屉里拿出天平,自己配药,先在一侧小盘放砝码,一侧小盘调整药量。我先用温度计把水整到温水52℃,放入750ml的量杯里。量出米吐尔2g、亚硫酸钠100g、对苯二酚5g、硼砂2g,把药放入量杯,加水至1000ml。这是D-76配方,然后,我又配了洗相用的D-72配方和定影液……

晚上,在暗室,我把大姨照的这块板从木匣里拿出来,先泡在显影液里。8分钟后,把它放入定影液。又泡了12分,冲洗出来后,果然效果不错。我选用D-76配方冲洗,为的是层次丰富,色调适中,灰雾度小。

在修板时,我还用轻铅笔在大姨的脸上多描几笔,使她脸上的皱纹看不出来。洗相时,我用D-72配方,同时,把她们的一寸底板剪下,放在一边,单独做个放大框套上,这样,相纸曝光时,照片上的图相会比一般的一寸更大些。用纸方面,我特意选用1号光纸,这种纸宽容度大,不用纹纸。这样,相片上的人物虽小,但图相层次跟纹纸比起来,会更清晰些。相洗出来后,我还免费为她们照片上一张水彩。这在正常情况下是要收费的,而且跟照同尺寸相片价格差不多。

打那以后,每逢春节临近,都会出现她们一家人的身影。有时候,她们中真的有人照眨了眼,我就说自己出错,给她们补照一张。也不再收费。看到她们欢欣的笑容,我也像吃了蜂蜜一样,心里格外香甜。一晃九年过去,她们年年都来,到第十个年头,她们不来了。人啊,突然停止一件事,有时还会感到不自然,临近春节,不管多忙,我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向外张望,盼着她们再来。虽然这没有多少利润可言。

时值2005年春节,我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家里雇的员工也由1名增加到10余名。我的大兴照相馆也改名为半边天婚纱影楼。我正检查着楼内的防火设施,突然有顾客叫我:“师傅,您好啊!”

我抬头一看,大姨领着两个姑娘,又出现在我的面前。大姨见老了,两个姑娘也进入中年,一身珠光宝气,富丽堂皇。原来,当年大姨的丈夫患病去世,剩下她们娘三个,一大堆房债和药费。大姨就是用每年照一张全家相的方式,把全家人的心拢在一起,让她们坚定信念,勤俭持家,通过一点一滴地积累,终于走出困境。现在,20多年过去,两个姑娘以卖花起家,拥有不菲的产业。这次,我没让徒弟伸手,破例亲自为她们照相。她们照了一上午,还特别照了一张24寸三人合影彩照。算下来,光照相费就花了10000多元,临别,还附加5000元钱小费谢我。我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第二天,我把5000元拿出来,再备上5000,凑成一万元,以大姨的名义,把钱交到了民政局。让那些身处困境中的人们,早一天过上好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