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正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2章 卷七十五·南·齐郁林王纪

郁林王萧昭业,字元尚,是文惠太子的长子,小名叫法身。齐世祖萧赜即位后,封萧昭业为南郡王,食邑两千户。永明五年十一月戊子日,在东宫崇政殿为萧昭业举行冠礼。当天举行小型聚会,齐世祖赏赐王公以下官员数量不等的布帛,还为萧昭业配备了两名侍从。永明七年,有关部门上奏为萧昭业配备二十名班剑武士、一部鼓吹乐队,并精心挑选了他的友人和老师。永明十一年,赏赐给萧昭业一辆皂轮三望车,齐世祖还下诏要精心挑选他的属官。文惠太子去世后,萧昭业被立为皇太孙,居住在东宫。齐世祖驾崩后,皇太孙萧昭业即位。

八月壬午日,萧昭业下诏称先帝遗诏,任命护军将军武陵王萧晔为卫将军,征南大将军陈显达以原封号,一同加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西昌侯萧鸾为尚书令,太孙詹事沈文季为护军将军。癸未日,任命司徒竟陵王萧子良为太傅。萧昭业下诏说:“我才德微薄,继承皇位,面对天命,恭敬遵循先帝的规划,思考着如何敬守已成的规矩,和群臣和睦相处。如今正处于居丧哀伤之时,我对治国大道还不太熟悉,应当培育品德、振兴百姓,光大先帝的圣明风范。凡是拖欠的田租、户调、杂调以及各种债务,在今年七月三十日前的,全部一同免除。那些用来抵偿债务而被查封的产业,已经登记在册但还未出售的,也都归还原主。御府所属各署的池塘、田地、宅邸、冶炼场所等,它们的兴废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如今已无用处的,详细研究后予以罢除。公家应暂且禁止使用这些产业,将它们全部归还给百姓,关卡和市场的赋税,务必尽量优厚减免。”丙戌日,又下诏说:“近期从北方掳掠来的人口,都被充作军役。惩处犯罪不论大小,都不应轻易赦免,但抚恤无辜、兴起仁爱之心,这是圣明君主所重视的。应当予以宽大赦免,允许他们改过自新,可以一同释放遣返,恢复他们的平民户籍。已经赏赐给他人的,也都要为他们赎身。”辛丑日,下诏说:“往年蛮夷和北方敌虏合谋,企图侵扰边境,各位将领接受谋略部署,大量歼灭了敌人。在革城取得胜利,以及舞阴坚守成功,这两处立下功劳的人,还有没有获得爵位赏赐的,可分别派遣选部官员,前往那里按序任用。”

九月癸丑日,下诏说:“东西二省以及各封国的官员中,那些年长者积累了很多经验,但财产单薄、俸禄微薄,实在令人怜悯。选部可以甄别他们的才能品行,推究考察任职年月,对于郡国太守、县邑丞等官职,根据情况酌情安排,优先考虑贫困的人。”辛酉日,追尊文惠皇太子为世宗文皇帝。冬季十月壬寅日,尊皇太孙太妃为皇太后,立皇后何氏。

十一月辛亥日,立临汝公萧昭文为新安王,曲江公萧昭秀为临海王,皇弟萧昭粲为永嘉王。

隆昌元年春天正月丁未日,萧昭业更改年号为隆昌,大赦天下。给予太傅竟陵王萧子良特殊的礼遇,任命骁骑将军晋熙王萧銶为郢州刺史,丹阳尹安陆王萧子敬为南兖州刺史,征北大将军、晋安王萧子懋为江州刺史,临海王萧昭秀为荆州刺史,永嘉王萧昭粲为南徐州刺史,征南大将军陈显达进号为车骑大将军,郢州刺史建安王萧子真为护军将军。萧昭业下诏让百官尽情陈述朝政的得失,又诏令王公以下的官员各自举荐所了解的人才。戊申日,任命护军将军沈文季为领军将军。己酉日,任命前将军曹虎为雍州刺史,右卫将军薛渊为司州刺史。庚戌日,任命宁朔将军萧懿为梁、南秦二州刺史,辅国长史申希祖为交州刺史。辛亥日,皇帝前往南郊祭祀。下诏说:“有时会暂时忘记亲自耕种的辛劳,导致很多家庭贫困;执掌权柄的人有时懈怠,使百姓终年没有足够的衣物。这既不是懈怠也不是荒废,虽然是由治国之道的某些方面导致,但没有杂草妨害庄稼,确实依赖于百姓的和睦。近年来庄稼大多丰收,遗留的禾把堆积如山,但连续多年丰收的美好景象尚未达到,国家稳固的根基还很遥远。而且各地风土不同,百姓从事的事务也不一样,刑罚和治理的头绪,未必相同,妨害根本、损害政务的事情,情况也各不相同,我身为皇帝常常挂念这些,每天早起都不曾忘记。可严厉下令州郡,务必鼓励耕种养殖,丈量土地、开辟田畴,广泛开发地利,牢固树立国家的根本,使百姓富足。同时要询问探访刑狱和集市的情况,广泛听取民间的歌谣和风俗,凡是有伤风化、损害教化的事情,都要分条奏闻,主管官员要详细制定条例。”戊午日,皇帝前往拜谒景安陵。己巳日,任命新授职的黄门侍郎周奉叔为青州刺史。

二月辛卯日,皇帝前往明堂祭祀。夏季四月辛巳日,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武陵王萧晔去世。戊子日,太傅竟陵王萧子良去世。戊戌日,任命之前担任沙州刺史的杨炅再次为沙州刺史。丁酉日,任命骠骑将军庐陵王萧子卿为卫将军,尚书右仆射鄱阳王萧锵为骠骑将军,二人一并加开府仪同三司。

闰月乙丑日,任命南东海太守萧颖胄为青、冀二州刺史。丁卯日,镇军大将军萧鸾以原封号加开府仪同三司。戊辰日,任命中军将军新安王萧昭文为扬州刺史。六月丙寅日,任命黄门侍郎王思远为广州刺史。秋季七月庚戌日,任命中书郎萧遥欣为兖州刺史,东莞太守臧灵智为交州刺史。

癸巳日,皇太后下令说:“镇军将军、车骑将军、左仆射、前将军、领军将军、左卫将军、卫尉以及八座官员们:自从我们大齐皇朝开启基业,从宋朝接受天命,圣明的君主相继即位,历经三代而光辉重现。太祖凭借神武开创基业,使华夏大地从混乱走向有序,武皇以英明的才能统御天下,治理万物。文帝凭借贤明的资质,担当太子的重任,虽然他的功绩尚未惠及天下百姓,但他的德行已深得民心。上天的眷顾正长久,国家七百多年的基业已经稳固。然而继位的君主特别受到不祥之气的影响,从幼年就表现出不良的品性,在做太子时就显露出险恶乖戾,在崇正殿时就彰显出愚蠢固执。他喜好狗马,沉迷于酒色。所做的事情只有低俗之事,所厌恶的只有善良之人。世祖对他慈爱深厚,常常加以包容掩盖,希望他随着年龄增长,志向能有所改变,从而可以继承皇位。自从他继承皇位以来,恶行越来越严重。居丧期间没有一天的哀伤之情,把丧服当作欢宴时的服饰。整夜昏醉酣睡,各种政务都被耽误,发布号令,让人不知道该听从什么。宦官徐龙驹专揽枢密大权,周奉叔、茹法珍之流互相把持权柄,他自以为任用的是合适的人,朝廷内外和谐融洽,比萧何、曹参还要出色,比韩信、英布还要值得信任,以为自己像依靠泰山一样安稳,坐在平原上一样安全。于是他肆意放纵,不顾天理人伦,两位先帝的姬妾嫔妃,都被他纳为宠妾;两宫遗留的服饰,都被他收入玩赏的府库。朝廷内外混乱不堪,男女没有界限,在宫殿的丹屏后面,成了买卖的场所,在青蒲之上,开设了幽会的地方。他还常常穿着便服私自出行,连续多日忘返,让官员们穿着朝服站在空无一人的朝堂上,让士兵们手持兵器守卫着空荡荡的宫殿,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十天了。宰辅大臣们忠诚贤良,尽心侍奉君主,诛杀铲除了一些小人,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可他却没有丝毫克制自己的意思,反而更加怨恨。公卿大臣这些国家的股肱之臣,因为与他意见不同就被诛杀,文武官员们,因为有品德和声誉就被猜疑,他肆意说出丑恶的言辞,甚至想要进行屠杀,国家已经危在旦夕,比帝王的冠冕上垂挂的旒还要危险。从前汉太宗使汉朝的光辉得以发扬,晋简文在晋朝得以代兴,过去的事情不能忘记,它是后人的借鉴。镇军将军萧鸾遵循正道,国家和家族都依赖他,伊尹、霍光那样的废立大事,实在要依靠他的深远谋略,现在就可以详细依照旧有的典章制度,按照礼仪将皇帝废黜。中军将军新安王萧昭文,出自文皇帝一脉,聪慧睿智,天生出众,应该继承皇位,使四海永远安宁。外面的人要按照礼仪前去迎接他。我在这多灾多难的时候写下这些,放下笔来心中感慨万千。”

郁林王萧昭业年少时容貌出众、举止优雅,还擅长隶书。齐世祖特意叮嘱皇孙的手书不能随意外传,以此凸显其珍贵。萧昭业在与人交谈时,声音动听,很有美名,王侯们每五天进宫问安,世祖常常单独把萧昭业叫到帷幄之中,格外安抚询问,亲切地称他为“法身”,对他十分宠爱。

文惠皇太子去世时,每次前去吊唁痛哭,萧昭业总是号啕大哭,悲痛得不能自已,可没过一会儿回到内宫,就又欢笑享乐起来。齐世祖去世后,萧昭业表面上哭泣哀悼,可一转身进入后宫,就安排两队胡地乐妓在夹阁演奏。他还是南郡王的时候,文惠太子对他的日常起居加以约束,限制他的用度。萧昭业曾对豫章王妃庾氏抱怨说:“阿婆,佛法里说有福德的人才生在帝王家。可如今我当了郡王,却像是犯了大罪,身边的侍从和主帅总是对我加以约束,还不如街边卖肉卖酒的富家子弟,人家可比我自在百倍。”

等到萧昭业即位,便肆意赏赐,每次出手就是成百上千万。他每次看到钱就会说:“我以前想得到一文钱都难,现在可随便花你了,不是吗?”仅仅一年时间,齐世祖斋库中储存的数亿钱财就快被他挥霍殆尽。他打开主衣库,带着皇后和宠姬去观赏,还让几个宦官随意取用,他们肆意搬运,甚至拿各种宝器相互撞击破碎,以此取乐。萧昭业日常还常常袒胸露体,穿着红色纱裤和色彩斑斓的袒胸衣服。他喜欢斗鸡,还偷偷花数千钱买斗鸡。齐世祖用过的甘草杖,被宫里人截成小段随意使用。他还拆毁了世祖的招婉殿,讨来给宦官徐龙驹作斋室。徐龙驹尤其受他宠幸,担任后阁舍人,整日整夜都在六宫房内。萧昭业与齐文帝的宠姬霍氏私通,徐龙驹还劝他把霍氏长期留在宫中,对外宣称霍氏已出家为尼,找了别人代替。徐龙驹常常靠阿谀奉承上位,还总对人说:“古代也有宦官做到三公的。”皇后也生活淫乱,斋阁整夜大开,宫廷内外混乱不堪,毫无规矩可言。中书舍人綦母珍之、朱隆之,直阁将军曹道刚、周奉叔,都成了萧昭业的亲信党羽。

高宗多次劝谏,萧昭业根本不听。高宗先奏请诛杀徐龙驹,接着又杀了周奉叔和綦母珍之,萧昭业也无法阻拦。后来有尼姑进宫,传出一些流言蜚语,萧昭业便怀疑高宗有不轨之心。中书令何胤因为是皇后的堂叔而受到亲近,得以在殿省当值。萧昭业常跟在他身后喊他“三父”,还和他谋划诛杀高宗,让何胤负责此事。何胤不敢担当,只是含糊其辞地劝阻,萧昭业这才打消念头。之后萧昭业又打算把高宗外派到西州,宫中敕令行事,不再向高宗咨询。高宗担心发生变故,决定谋划废掉萧昭业。

隆昌元年七月二十二日壬辰,高宗派萧谌、萧坦之等人在尚书省诛杀了曹道刚、朱隆之等人,然后率兵从尚书省进入云龙门,萧谌等人穿着戎服,还在外面套上朱衣。萧谌进门时,鞋子都掉了三次。王晏、徐孝嗣、萧坦之、陈显达、王广之、沈文季相继跟进。当时萧昭业正在寿昌殿,听说外面有变故,就命人关闭内殿各个房阁,还让宦官登上兴光楼查看情况。宦官回来报告说:“看到一个身穿戎服的人,带着几百个装备齐整的人,在西钟楼下。”不一会儿,萧谌就率兵先进入宫中,截断寿昌阁。萧昭业逃向宠姬徐氏的房间,拔剑自杀却没成功,只好用帛缠住脖子,被人用轿子抬出延德殿。萧谌刚进入宫殿时,宿卫将士们都拿起弓箭和盾牌准备抵抗,萧谌对他们说:“我们只抓该抓的人,你们不必动手!”宿卫们信以为真。等看到萧昭业被带出来,他们又想奋起反抗,可萧昭业竟然一句话也没说。萧昭业被带出西弄后,就被杀害,年仅二十二岁。他的尸体被抬到徐龙驹的宅邸,最后以藩王的礼节下葬,他的余党也都被诛杀。

史臣评价说,郁林王外表出众,让众人都曾被他迷惑,然而他内心藏着虚假和奸诈,不能只看外表来了解他。按照立嫡以长的规矩,一开始也看不出他有什么过失,世祖遵循传统,立他为皇太孙。可后来他的恶劣品性在宫廷内暴露,虽然作恶时间不长,却足以颠覆国家。《春秋》记载梁伯的过错,说的就是他是自取灭亡,郁林王也是如此。

赞语则感叹,只要有十分之一的过失,国家就可能灭亡。郁林王身负治国重任,却抛弃礼仪、无视律法,最终落得悲惨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