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天才导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鲨滩》

从韩三坪办公室出来后,徐风第一时间在工作群里宣布:“《彗星来的那一夜》定档11月4号!”

消息刚发出,群里瞬间热闹起来。罗进连发三个惊叹号:“卧槽!徐风,你这效率绝了!”

徐风嘴角上扬,飞快敲下回复:“项目筹备时,我就把上映计划规划好了。”

这时,杨咪发来消息:“首映礼办不办?需不需要我们帮忙宣传?”

“经费有限,宣传这块中影会安排,就不麻烦大家了。”徐风回复道。

杨咪发了个撇嘴的表情:“太可惜了,我还想走红毯呢。”

“别遗憾,以后走红毯的机会多得是。”徐风安慰道。

随后,刘茜茜也冒了出来:“徐风,到时候我包场支持!”

“感谢大家,到时各位带上家人一起观影,多提宝贵意见!”徐风心中暖意涌动,快速敲下这句话。

定档之后,徐风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自己的第一部长篇电影就要上映了。

夜晚,徐风望着车水马龙的街道,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杯壁的温度渐渐冷却。

下一部电影的选题,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心头。武侠片、青春片和喜剧片三个方向,在他脑海里反复碰撞。

想起喜剧片,徐风眉头微蹙,不自觉地摇了摇头。

这类影片对演员的依赖性极强,沈藤现在才刚刚开心麻花站稳脚跟,徐争黄渤还在为自己的第一部电影而挣扎。

即便自己想拍,也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况且徐风从骨子里对喜剧片有种排斥感,他始终认为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可市场往往只追逐表面的笑料,这种创作理念的冲突,让他对喜剧片敬而远之。

突然,一道灵光闪过,徐风的目光瞬间亮了起来。要是能将经典游戏改编的电视剧《仙剑奇侠传1》搬上大银幕,那该多震撼!

剧中李逍遥、赵灵儿等人的形象鲜活立体,跌宕起伏的剧情、浪漫奇幻的仙侠世界,有着巨大的电影改编潜力。

兴奋之后,徐风很快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在自己的前世中,《仙剑奇侠传》从未被改编成电影,自己找不到任何可供借鉴的成功样本。

想要将《仙剑奇侠传》改编成电影,其难度超乎想象。以徐风目前的资源和人脉,想要打造这样一部大制作,无疑是一场艰难的硬仗。

从筹备资金、组建团队,到场景搭建、特效制作,每个环节都需要巨额的资金和丰富的人脉支持,而这些恰恰是他目前所欠缺的。

况且,《仙剑奇侠传》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他们对作品饱含深情,期望极高。一旦改编失败,不仅会让粉丝们大失所望,甚至可能招致抵制和批评。

虽然这对徐风而言,不算是致命的打击,但也有可能让他的事业陷入重复复制前世作品的地步当中。

尽管如此,徐风还是在心底悄悄埋下了这颗种子。他暗自发誓,总有一天,要凭借自己的力量,让《仙剑奇侠传》在大银幕上绽放光彩。

徐风凝视着电脑屏幕上罗列的电影项目,陷入沉思,他一直在为下一部作品寻觅合适题材,经过反复权衡,目光最终定格在《鲨滩》上。

这部电影情节并不复杂,却涉及特效制作。前世,徐风在特效领域毫无经验,这次,他决定借《鲨滩》叩开特效制作的大门,探索这个全新领域。

想到这里,徐风迅速行动起来。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鲨滩”二字。

原版《鲨滩》着重刻画少女与鲨鱼间惊心动魄的搏斗场面,徐风认为这样的立意稍显浅薄。

在反复权衡与深入思索后,他决意对电影主题实施大胆革新。

将原本聚焦于个人与大自然搏斗的主题,转型为环境保护与打击走私的深度叙事,主角也不再是冲浪少女,变成了一个海洋保护学家。

不仅如此,为了增添影片的紧张感和刺激性,他特意在情节中融入了女主角与走私团伙激烈火拼的桥段,希望借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牢牢抓住观众眼球。

徐风相信,这样的改动能为影片注入深层内涵,同时也会在观众心中激起对海洋环境的关切。

在的宿舍里,徐风沉浸在创作的世界中,对窗外的喧嚣充耳不闻。

桌上堆满了写满字迹的稿纸,电脑屏幕散发着柔和的光,他全神贯注地敲击键盘,手指在键帽上飞速跳动,一行行字符随着他的思考不断涌现。

就这样,经过数个日夜的不懈努力,全新版《鲨滩》剧本终于在他笔下诞生。

完成创作后,徐风怀揣着这份凝聚心血的剧本,径直来到田庄庄老师的办公室。

彼时,田庄庄正伏案工作,见徐风进来,目光从文件上抬起。

徐风双手递上剧本,田庄庄接过剧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说道:“你的上一部电影才刚拍完不久,怎么这么快又有新想法了?”

徐风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语气轻快地说道:“老师,这段时间我灵感突发,脑子里冒出不少新点子,想着与其空耗时间,不如付诸实践,就动手写了这个剧本。”

田庄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微笑着感慨:“年轻真好,思维活跃,创意源源不断,还敢想敢做。行,快拿过来,我好好瞧瞧。”

田庄庄逐字逐句读着,眉头先是紧紧皱起,随后慢慢舒展开来。

几分钟后,他放下剧本,目光看向徐风,认真地说:“小风,这次的立意相当出彩,将海洋保护的主题融入故事,很有深度。不过在角色塑造和情节衔接上,还有优化的空间。”

田庄庄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接着说道:“先来说说主角,作为海洋保护学家,角色行为动机刻画得不够充分。比如,她奔赴鲨滩执行任务的初衷,仅靠几句台词交代,显得太过单薄。”

“观众很难共情,建议增加一段主角过往的经历闪回,像目睹海洋污染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场景,强化她投身海洋保护事业的决心。”

“还有情节衔接方面,”田庄庄指了指剧本,“鲨鱼初次袭击的情节,和主角前期调查行动的过渡太生硬。不妨在两者之间,插入主角发现鲨鱼栖息地异常的线索,让观众能预判危险即将来临,这样情节推进更自然,也能营造出紧张氛围。”

徐风听得十分专注,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田庄庄说完,他由衷地说道:“田老师,您的建议太宝贵了!之前我太关注主题表达,忽略了这些关键细节。回去后,我就按您说的梳理剧情,重新打磨角色,让剧本更成熟。”

走出办公室,徐风思绪万千,他明白,想要打造出一部优秀作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到宿舍,他再次打开电脑,看着屏幕上的剧本,暗暗给自己打气:一定要不辜负田老师的期望,创作出一个精彩绝伦的《鲨滩》。

紧接着,徐风开始重新构思角色经历,细化情节线,为每个配角赋予独特的故事和动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徐风围绕田庄庄的建议,对剧本展开深入修改。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他都反复斟酌。

他主动查阅大量海洋保护相关资料,确保角色行为和情节发展符合现实逻辑;还和身边朋友分享剧本,收集不同意见,不断优化细节。

随着一次次修改,剧本逐渐丰满起来,而徐风对电影创作的理解,也在这个过程中愈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