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章 洪流与泥沙
乾清宫中,如山的奏折被分成十份,每一份上面都有一支御笔在笔走龙蛇,然而操作御笔的不是人手,而是一缕缕微不可见的清风。
“悟道当从心镜寻,省身涤妄见玄真。灵台照破三千界,云履空明自渡净。”
修行愈深的朱厚熜距离破开泥瓦宫只有一线之隔,而暴涨的神思让其能够一心十用,同时对于万象的利用效率也大大增强。
从前的御物需要呼啸狂风,而现在的他可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精微控制。
短短半日,乾清宫内的奏折便被朱厚熜一扫而空。
而所有的奏折被分成了三部分。中间一份最少,来自于目前摇摆不定的专心办自己差事的中立派。
左边最大的一摞来自反对立兴献王为皇考的反对派。
而有意思的是,右边赞同立兴献王为皇考的附和派,所上奏折数量居然没有比左边少太多。
“看来朕还真是高估了你们啊。”
朱厚熜看着这三摞奏折,哂笑道。虽然附和派的上疏之人都是些官职低微的人,可是这足以说明问题。
黄锦走入殿中恭声道:
“陛下,江南地区密报,那些人正在鼓动江南士绅联名上议,此次怕是来势汹汹啊。”
江南,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不但土地肥沃,能够生产各种有百姓生活必须之物,而且有着海运,漕运之优势,行商方便。
所以这里的有钱人太多了,而有了钱就想要名,想要权。所以江南的有钱人都喜欢供养士子。
这些士子没有衣食烦忧,可以专心研究学问,他们或成文学大家,或成官场坻柱,与这些富商形成紧密的关系网,盘根错结。
某种意义上而言,江南士子就是文坛领袖,所以他们下场的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
不过朱厚熜依旧镇定自若,这场大礼议就是要掀得够大,才能撬动大明朝中这一层层坚固的枷锁。
现在还没下场的就只剩最后一方了!
……
文渊阁内,执掌大明朝政的内阁四阁老埋头处理文书,只是相比于之前,这份工作不再是他们干劲十足的象征,倒像是利用工作的名义进行逃避。
无形的压抑气氛在文渊阁内弥漫,四阁老没有一人想说话,又或者是在等着别人先说话。
“几位这是怎么了?处理朝政都不互相商量一下吗?”
轻快而后浑厚的声音响起,四阁老诧异抬头,循声望去,只见王阳明意气风发地走来,比之之前脸色更加红润。
“王守仁?你回来了?”
毛纪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从诧异转为惊喜。而旁边的杨廷和虽有喜色,但眉头紧蹙,王阳明这个时候出现,他不知道这代表了什么,但是他知道王阳明的影响力绝对不小!
王阳明对着四位阁老作揖行礼道:
“四位阁老真是我大明肱股之臣,都到下班时间了,还在这里埋头工作。”
蒋冕讶异看向外面,不知不觉中,今日已至黄昏,明明上班的时候还度秒如年,可是真到下班了,他们又恨不得这黄昏无限漫长,这样就不用面对明日的早朝了吧。
“王阳明,你来此所谓何事?”
杨廷和开门见山,直接问起王阳明的来意,他忧焚五内的心始终平静不下来。
没有卖关子,王阳明温和一笑直说来此目的。
“诸位都是我大明坻柱,明日朝会的礼议,陛下还是那句话,希望你们始终保持沉默,为我大明官场支撑起最后一道脊梁。”
“支撑?谈何容易?”杨廷和反问一声,隐带怒意地说道:
“若是陛下能听从我等谏言,何至于闹到如今这般地步?千年礼制根深蒂固,陛下居然妄图推翻何等狂妄!”
杨廷和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他将心中郁结脱口而出,甚至不惜说出大不敬之言。
千年礼制何等厚重,何等可怕,他这个出身士子的人再清楚不过,所以他对皇帝实在是没信心。
如果明日议礼皇帝落于下风,他很有可能落井下石,企盼早点结束这荒诞的闹剧,以稳定朝局!
正是因为清楚他的性格,所以王阳明来了!
“麦公公,把东西拿进来吧。”
王阳明呼唤一声,麦福领着两个小太监抬着两摞奏本来到内阁。毛纪看着这么多奏本不由问道:
“这都是议礼的奏本吗?”
自朱厚熜开启大礼议所有关于议礼的奏本都归司礼监掌控,而正常的工作继续由内阁主持。所以他们对于这奏本的具体情况,不了解也不想了解。
麦福笑意盈盈地开口道:
“这些确实都是议礼的奏本,只不过与诸位想的有点出入。”
听到麦福的话,再看看王阳明,四阁老被勾起了好奇心,毛纪一马当先看起了奏本。
两摞分立的奏本异常鲜明,所以很快毛纪便察觉了其中异样,对着那摞数量较少的奏本连续翻阅。
毛纪的异样举动让其他三人也忍不住看了起来,半晌后,杨廷和茫然自问: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昨日我听陛下说了一句话。”
王阳明忽然开口,众人心绪被其吸引,王阳明充满慨叹地说道:
“陛下说,我出身士子阶层,所以不了解底层百姓的想法。而今日这句话我送给你们。
你们以为千年礼制根深蒂固,不可撼动,可实际上看重这份礼制的人也并不是你们想得那么多!
一场洪流袭来,究竟是洪流裹挟了泥沙,还是泥沙成就了洪流,你们真的明白吗?”
一番诚挚之言,让四位阁老陷入深思,他们所以为的一面倒的局势居然只是杞人忧天,这何其讽刺!
杨廷和不敢相信眼前一切,他强行反驳道:
“这些奏本不一定代表了他们对礼制的反对,这些上疏之人都是些不得志的底层官员,他们上这些奏本是为了投机取巧,迎合陛下!”
王阳明不给杨廷和自欺欺人的机会,朗声道:
“即便这些人是为了投机取巧,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王阳明摄人的目光,让杨廷和不由转过去,但是声音却无法回避。
“真正的原因就是他们本质上对于这份礼制并不在意!这份礼制对他们而言完全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是你们自己!把它想得太过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