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寿帝君名符其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国子监

国子监,大明最大的官学学院,沿着中轴线一眼就能望见前方的彝伦堂巍然矗立,镇摄心神。而在入院之后,旁边六堂的题字也映入眼帘。

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书写之人的殷切期盼,然而廊柱上的朱漆虽尚未斑驳,可是庭院中的古柏却已是皱裂枯朽。

宏大的国子监学院,却只有稀稀疏疏的诵经声,零零散散的议论声和偶尔的打闹声。

“子升,你说咱们这般读书何时才是个头啊?”

诵经的学堂内,只有几人能静心诵读而余者都沉不下心来,徐子升摇了摇头,没有搭理好友,继续埋头苦读。

好友高公子又念了几段经,便支撑不住了,嘴中埋怨道:

“这国子监连个像样的老师都没有,咱们这么背有什么用?”

“老师固然重要,但是自己的坚持更加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埋头苦读的徐子升终于有所回应,然而好友可耐不住。

“可是坚持也要有方向啊,我可不像你,能读得进去所有书籍,我就盼着有个好老师能指导我,让我少走些弯路。”

听罢徐子升也不由一笑道:

“那你希望谁来教导你?这国子监虽然没落,但是也有不少好老师的。”

“有是有,可是他们都是偶尔过来,他们的重心都在朝政上,哪能专心管我们的教学啊?

我就希望有个能专心教书的好老师,早知国子监是如今这般模样,我就该去余姚求学。”

高公子发着牢骚,眼神空洞,似乎思绪已经飘向了远方。就在此时,一道温和坚毅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去余姚干什么?那里现在可没学堂了。”

高公子不耐烦地,头也不回地说道:

“去余姚当然是去向阳明先生求学了,那里虽然没正规学堂,可是阳明先生从来都是有教无类的。”

就在高公子百无聊赖地回应之时,一旁的徐子升忽然用力拉了拉他的衣袖,高公子正想吐槽呢,就看见徐子升瞪大了双眼,一脸惊愕的表情。

“什么情况?背后说坏话被老师抓到了?”

此时高公子脑中就这一个念头,他战战兢兢地转过头准备迎接审判,然而!

“我……我……”

激动的高公子话都说不出来,又揉了揉眼睛,隐晦地掐了掐腰子,这才确认真实。

“学生高捷拜见阳明先生!”

“学生徐阶拜见阳明先生!”

两人激动的声音吸引了学堂其他学生,众人举目望去。

只见身形清瘦,但挺拔神奕的王阳明立于学堂大门处,阳光洒落,王阳明嘴角温和微笑,面容刚毅威严,既有阳光普照般的温暖,也有高山仰止的威严!

“学生郭聪拜见阳明先生!”

“学生徐业拜见阳明先生!”

……

学堂之内声潮如海,外界其他学子也被惊动,此刻国子监内仅剩的学子也全都过来朝见王阳明。

这位心学大儒在跋涉了近一月后终于来到京都!

“静心!”

一声威严平喝,没有慷概激昂,没有怒火冲天,却可声震心灵,即刻便将嘈杂激动的学生安抚。

王阳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至学堂主位,所有学生都默契地排序进入学堂之中,不敢有丝毫拥挤不敬。

“我很失望!不只是失望于国子监的颓丧不作为,我更失望的是你们!”

沉重严肃的呵斥,让学生们缄默不言,偌大的学堂似乎落针可闻。然而学生们虽然不敢言语,可是也有不少人脸上写满了不服。

“高捷,你是不是不服?你是不是觉得这一切与你无关?你只是个学生。”

“学生不敢。”

高捷诚惶诚恐地回应,只是他惶恐的是王阳明的怒气,而不是王阳明的说辞!王阳明欣慰地笑道:

“不敢,好一个不敢,至少你还知道自己是不敢,而不是盲目听从。”

听闻此言,高捷的脸色缓和了许多,有种得到他人认同的骄傲感。而此时,王阳明话锋一转,看向另一个人。

“徐阶,他是不敢,那你呢?你是什么?”

徐阶思虑良久后回道: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国子监的痹病学生管不了,但是他年我若为官,必除此弊事!”

“好一句圣人之言。”

一声感叹,王阳明轻抚胡须言道:

“不过圣人之言固然有理,可是你们真的明白圣人之言的真正含义吗?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为了划定职责界限,让外行人不要胡乱指手画脚。它并不是让你们学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徐阶听此立刻起身疾言道:

“学生并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生只是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真的无能为力吗?”

一声反问让徐阶陷入思考,王阳明继续说道:

“你很聪明,但又不够聪明。你知道国子监的痹病,你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本心,一心求学。可是仅仅这样就够了吗?

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果。你胸中有扶摇之志,可你连第一步都没有迈出。

国子监的任免教职,体系升迁你们固然无法改变,可是你们尝试过从其他角度入手吗?”

高捷与徐阶对视一眼,两人齐声喊道:

“还请先生赐教。”

学堂之内所有学生也齐齐附和,他们刚入国子监时也是有着满腔热忱的,只是国子监的衰落让他们也自暴自弃。王阳明看着这群学生,感怀地点了点头。

“你们虽然是学生,可是学生依旧有很多能做的事,比如你们想要老师,那就去找老师,无非是没有个老师的虚名而已。

而且很多学生的学业未必就比老师差,徐阶,你可曾想过帮助高捷学习?要知道教导他人的同时也是提升自己。”

“学生的学问还差得远。”

徐阶惶恐推脱,王阳明继续说道:

“前几日朝堂之上的大礼议想必你们也听说了吧,张璁辩驳毛澄之言就已经给了你们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互相探讨学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此外你们这些人能入国子监,家中想必也不是凡夫,你们做不到的事,不代表长辈做不到。

想想你们心中的不平,心中的志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想法就要去做,成不成功只有做了才知道。”

“这便是知行合一吗?”

身着白色轻衫道袍的年轻人,气宇轩昂地走来。坐于主位的王阳明不由得露出笑意,眼睛明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