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综:你二世祖,比你爹富什么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大赚特赚

中环,珠江实业总部大厦。

李黄瓜枯坐在办公室内,心中愈发焦躁。

距离与何爵士的密谈已过去整整五日,按常理早该进入下一轮磋商,可对方至今杳无音讯。

他分明记得那日何爵士眼中闪过的动摇,可如今这诡异的沉默,让向来从容的商界枭雄也如坐针毡。

更棘手的,是资金链的窘迫。

此前九龙仓的收购战已耗尽大半现金流,如今转战和黄股票市场,却撞上何氏集团那位少东家疯狂扫货。

两家角力推高股价,引得港岛各路投机客闻风而动,硬生生将收购成本抬到令人窒息的高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钱不够,他再有商业头脑也没处使。

“董事长!”

秘书撞门而入的动静惊得他指尖一颤,报纸在来人手中哗啦作响。

“和黄刚刚召开紧急发布会,宣布启动战略重组!”

李黄瓜霍然起身,劈手夺过报纸,油墨未干的头版标题刺得他瞳孔骤缩。

报纸版面最显眼位置赫然印着和记黄埔的新闻。

【船王之子何风云力挺罗萨连任,两大财团联手重构商业版图!】

内页报道详尽披露了罗萨留任细节。

这位大班宣布将剥离部分重资产,精简业务结构,重点押注港岛地产与连锁百货领域。

报道特别提及,何氏家族代表在董事会上投出关键赞成票。

李黄瓜将报纸摊在桌面上,紧盯标题:“何家这是要双线作战,既吞九龙仓又吃和黄啊。”

秘书捧着文件夹欲言又止:“董事长,我们持有的和黄股份……”

“不急。”李黄瓜抬手打断,目光在“地产”“百货”两个关键词间来回逡巡。忽然抓起电话拨号,听筒里传来忙音。

与此同时,中环写字楼顶层。何玉年放下紫砂壶,看着来电显示露出笑意。

“黄瓜啊,我正要找你。犬子把码头卖给霍家这事……”

他故意停顿两秒才继续。

“年轻人翅膀硬了,连我这个当爹的都劝不住。不过还剩个深水码头,我让他紧着你这边,硬是给你扣下了。那混账说要价二十亿,我说先问问老朋友意向。”

李黄瓜深深叹了口气。

果然,这百分之四的股份在船王眼里不过是个添头,能换到码头优先购买权已是极限。

“何爵士这份心意,实在多谢了。”

他露出无奈的笑容,指腹摩挲着电话线,“若是何爵士方便,我现在就过去详谈?”

“好,我随时恭候。“何玉年瞥了眼站在窗边的长子,“我让风云把码头资料备齐,到时候咱会议室见。”

挂断电话,金属底座发出清脆碰撞。

何船王看着儿子在窗边逆光的身影:“你怎么算准,李黄瓜会接你手上的码头?”

何家少爷冲自家老爷子咧嘴一笑:“李黄瓜不接招也无妨!”

他笃定道:“港岛华商圈子里,识货的老板大有人在。想在这行当分杯羹的,怕是要从尖沙咀排到铜锣湾。”

前世即便到了新世纪,四叔李照基还联合财团斥资百亿竞标码头项目。

对于这座浮在海上的城邦,深水港就是流淌黄金的血管。

“你打算开价几何?”船王摩挲着手心发问。

“总不能比霍家那笔买卖寒碜吧?”

当年霍大佬在澳娱的三成股份作价六亿,后来叶汉贱卖的那一成更是血亏。虽说与霍家是各取所需,但码头这块肥肉,可比赌场股份金贵得多。

何家少东自然要坐地起价——眼下这可是港岛最后一座能易主的深水码头,下次港府放地还不知猴年马月。

航运大厦的铜门把手忽然转动。

李黄瓜风风火火赶到时,何风云第一次近距离打量这位传奇商人。

比起后世财经杂志上的形象,眼前人眉宇间还带着些草莽气。

“犬子风云,生意各论各的。”船王露出笑容,“和黄归和黄,九龙仓归九龙仓,李生想先谈哪桩?”

李黄瓜的目光在年轻人身上来回打量。

“那么,我先跟贤侄聊聊码头生意吧。”

“那你们慢聊。”何船王端起紫砂杯踱向门外。

何船王前脚刚离开会客室,何风云便抬手示意对方落座。

“李生,请。”

港岛商界惯用姓氏加“生”字尊称显贵,实际就是先生的简称。这声李生既不失礼数,又透着股江湖气。

李黄瓜在真皮沙发上落座,十指交叠置于膝前:“贤侄,你当真不考虑转让和记黄埔?”

何风云嘴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意:“只要价格到位,转手也不是不行。”

他早算准对方接不住这盘棋,和记黄埔如今是块烫手山芋,真要有人肯出天价,倒手赚个盆满钵满何乐不为。

李黄瓜闻言,摇头苦笑。

“如今这行情,怕是连举牌的资格都没有了。”

他何尝没动过心思,自打汇丰银行将股权转给何家那刻起,这局棋就已成定数。眼前这年轻人看似松口,实则早把退路堵死。

“不如聊聊码头生意?“何风云话锋陡转,单刀直入,“李生打算开什么价?”

“贤侄觉得,这码头能值多少?”

李黄瓜温润目光中,透着商海沉浮的从容。

何风云起身踱至落地窗前,维多利亚港的货轮在玻璃上投下细碎光影。

“霍家开价够诚意,加上我们何家独占五座码头确实扎眼,这才让出去一座。”

他转身竖起四根手指,“剩下四座既能抓住港口的经济渠道,又不至于让港府侧目。若非李生提前与家父打过招呼……”

话说到这戛然而止,但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

——要买可以,得拿真金白银来砸。

李黄瓜含笑发问:“贤侄能否透露霍家开出的条件?”

“直说无妨,省得您以为我哄抬价格。霍家出价七亿整。”

澳娱股权估值六亿自不必说,关键是那家地产公司。虽说只是借壳上市的空壳,但何风云标价一亿可算公道——这已经是折让后的友情价了。

李黄瓜一时沉吟不语。

这报价虽不算狮子大开口,但溢价空间确实超出预期。

他自然清楚霍家背后的盘算,北方局势变动早有风声,这座码头恐怕承载着比商业利益更重的筹码。难怪年轻人方才说这单生意非做不可,其中牵扯的怕不只是霍家。

他不动声色打量着对面青年。纵使是商界奇才,这般年纪总该对上层博弈知之有限。

全港岛敢如此旗帜鲜明下注的,除霍家外再无第二人。他们这些老江湖哪个不是左右逢源?

想到此处,李黄瓜更笃定是霍家主动找上门来,全然不知眼前这位才是布局之人。毕竟谁能想到,这港岛新贵骨子里刻着根正苗红的大陆基因。

“八亿。”李黄瓜突然开口。

既知霍家志在必得,三五千的添头毫无意义,索性直接加码整亿。

何风云笑着摆手:“李生,这数目还差着火候。”

“贤侄,这已是远超码头实际价值了。”李黄瓜气定神闲。

“按当前市价确实虚高,但到明年这时候,八亿估值才符合市场规律!若是后年开春,我敢断言这码头价值绝对突破十亿大关!”

“李先生应该注意到霍家最近的动向?北边局势明朗化只是时间问题!十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没有深水港没有远洋船队,进出口只能依赖港岛中转!”

“就算他们现在开始建设港口,没十年功夫根本形成规模!如此体量的消费市场一旦激活……”结束一连串的解释,何风云平静地倚着沙发:“其中的战略价值,李先生比我更清楚吧?十个亿,我把码头给长实!”

李黄瓜虽认同何风云的商业判断,但对方开出的天价仍令他难以接受。

一个码头就敢要价十亿?

当初你何风云收购和记黄埔,才耗费多少资金?

“贤侄的分析确实有道理,但北方局势毕竟还存在变数,至少现在,港岛仍是洋人的天下,九位数要价实在超出合理范围。”

李黄瓜伸手比了个八,“这样,八亿港币,我再添五千万作诚意金。”

“这样吧,咱们各退一步,九个亿成交,这是我能接受的最后报价。”

何风云早料到对方会砍价,十亿本就是试探底线的虚数,若对方放弃便顺势保留资产,若继续纠缠再逐步让步。

“若您担心投资风险,不妨附加三年期回购条款.”

何风云抛出精心准备的筹码:“届时,我愿以原价赎回。”

若非计划在即将到来的石油危机中布局,他断不会考虑变卖这处战略要地。

听闻此言,李黄瓜目光微动。

这笔交易虽远超码头实际价值,但正如年轻人所言,港口不仅是货物吞吐的枢纽,更是掌控物流命脉的关键棋子。

他沉吟片刻,终于颔首:“成交,不过,我要用一部分股票来折价!”

“可以!”

当初以小几亿资金拿下和黄集团,转手两个码头套现十五亿现金,不仅置换到澳门娱乐公司股权,还保留着市值突破五十亿的核心资产。

前世李黄瓜倒卖港口便被媒体捧为“李超人”,那自己这出资本腾挪又该如何评价呢?

不过,九龙仓股票李黄瓜持有5%份额,按当前总市值85亿计算,这部分股权价值4.25亿。和记黄埔方面他掌握着3%股份,以该集团135亿市值折算,折合4.05亿港元。两项相加已达8.3亿,剩余款项仅需补足七千万。

也就是说,李黄瓜其实不用掏出很多现金。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真相。李黄瓜早年购入这些股票时,两家企业的股价尚在低位。

何风云掐指估算,对方实际投入成本最多不超过三亿,甚至可能压到两亿五千万以内。

看似被动的李黄瓜,实际也在股权置换的算盘里藏了后手。

不过嘛……

李黄瓜也许能赚,但他何风云,绝对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