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献给曹操一盒布洛芬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6章 掌控太医院

刘霖在裴太医对面坐了下来,笑容玩味。

他并不是没有准备的,指尖轻叩药案,扫过裴太医腰间悬的辟瘟香囊:“李美人急症是何症状?”

“不过偶感风寒。”裴太医假装淡定,“脉浮紧,舌苔薄白,老夫已开桂枝汤。”

“哦?”刘霖盯着他腰间辟瘟香囊,“既用桂枝汤,为何香囊里掺了生石膏粉?”

裴太医心中一紧。

上次宫中鼠疫,陛下和皇后都训斥了他,可李美人依旧相信他,他才有机会继续留在太医院。

如今宫中鼠疫渐除,若李美人再起瘟,那他太医就做到头了。

所以,就算起瘟,他也得悄悄治。

“李美人是否寅时燥热、辰时发颤?”刘霖一把扣住裴太医右手寸口,“左关脉弦如刃,这是肝火焚金之象!你拿风寒脉象糊弄美人,却用石膏暗泻肺热,以香囊药气强压咯血。”

裴太医面色瞬间惨白。

刘霖甩开他手腕,冷道:“取鲜藕汁半盏冲服,另用吴茱萸研末敷涌泉穴引火下行。半刻钟后若未退热,把我昨日炮制的羚羊角粉呈给李美人。”

裴太医双目死死盯着他:“这涌泉引火法,可是失传的扁鹊外治术?”

他背脊发寒,苦心遮掩的美人之症,竟被这寒门小子一语道破。

“裴太医。”刘霖声音冷冷,“李美人若咯血而亡,你这罪,太医院上下怕是都要去校事府地牢尝百草了。”

“你不会去告发我?”裴太医抬眼。

刘霖不屑哼一声:“我没那个闲心,你还不快带药去见李美人?”

裴太医从椅子上弹起来,匆匆去了。

院里,方才还趾高气扬的医官们齐刷刷躬身,朝着刘霖拜下。

刘霖眼中寒光闪过。

只是暂时唬住了他们,这院里必须有自己人才行,可上哪去找医术水平能够成为太医的郎中呢?

……

脚步声传来,许褚魁梧的身形迈过太医院的门槛。

秋阳落在他的身后,投下巨大的阴影,随着他的脚步,缓缓笼罩在刘霖身上。

“刘太医令。”许褚大笑,“司空说新衙门要添柴火,特遣末将送来两捆好柴。”

刘霖抬头,看到许褚身后两个中年人,惊呼:“吴师兄,李师兄,你们怎么来了?”

原来许褚带来的是吴普和李当之,这两人都是华佗的徒弟,不过已经出师。

刘霖小的时候,两个师兄都带过他。

“司空遣人找到我。”吴普面色微冷,“不得不来啊。”

李当之洒脱很多,摊手:“司空信中说小师弟带着师傅在许都享福,我来沾沾光啊。”

许褚哈哈大笑:“太医令,官渡撤兵时,司空就专门遣人去找你这两位师兄了。就是担心你在许都缺人手,自家师兄弟嘛,信任。”

刘霖背脊发寒。

狗曹操那时候就谋划好了?一个华佗不够,还要用两个师兄来牵制我?

“许将军,替我谢司空。”刘霖笑道。

许褚抱拳:“那末将就不打扰你们师兄弟相聚了,告辞。”

刘霖看着许褚远去后,把两位师兄拉到一边,问:“什么时候来的许都,见过师傅了吗?”

“哼,在司空府关了三日,哪都去不了。”吴普语气有些急,“小师弟,你和师傅怎么卷入许都了?”

李当之拍拍他肩膀,一笑:“大师兄,既来之则安之。”

刘霖一脸无奈的跟两位师兄讲了他们被曹操征辟到官渡,而后又到许都的经过。

“这么说来,曹操是要把你留下。”李当之目光锐利,“而师傅和我们,就是用来牵制你的。”

刘霖朝着两人深深一拜:“是我连累二位师兄了。”

“这也不怪你。”吴普语气柔和许多,“我们是医者,你也不能为了逃避曹操,而见死不救吧。”

李当之环视左右大笑:“走一步看一步吧,听说太医院储有不少医家典籍,以前哪有机会看啊?”

吴普双眼也瞬间亮了。

刘霖心中虽然担心,因为这一切都是曹操安排的,还都刚刚好,在他需要用人的时候,两位师兄出现。

可他只能接受,有了两位师兄相助,很快就能掌控太医院。

……

刘霖向二位师兄说了自己目前的困境,还有他对大司医署的设想。

李当之听后,沉思了会儿道:“大司医署若是真能成事,我和你吴师兄义不容辞。”

“小师弟还想着百姓,善莫大焉。”吴普面色极为认真。

李当之深吸一口气:“但是,这事做起来难啊,我大概了解过,许都药材买卖几乎掌控在颖川士族手中。”

“嗯,别说许都,就这太医院。”刘霖苦笑,“裴氏门生占着采买、炮制、分诊三处要害。”

“须得先断其手足。”吴普压低声音。

“断不如换。”李当之冷冷一笑,“本地士族中也有不少郎中,我认识一些。民间也有不少药婆、铃医,选择一些破格拔为医工。”

刘霖想的也是换,急问:“师兄想怎么做?”

“大司医署不是要征猫犬防疫么?”李当之摊手,“让这些新晋医工带着药笼巡街,既抓畜生也查病患。有人若阻挠,自有防疫九要压着。”

刘霖有些明白了。

大量启用新医,以此来选拔能真正进入大司医署的人才。

大司医署有了人才,自然能慢慢换掉太医院的人。

“明日我就上奏天子和司空,先封二位师兄为大司医署的左右少司医。”刘霖道。

他对大司医署有了大概的设想。

自己还是太医令,总领署务,制定医政,统筹皇室、军队、民间医疗资源。

下设少司医,需要三人,辅佐大司医,分管具体事务:

侍医监:负责御药房、太医选拔,确保皇室健康。

军医督:监督军营医官,统筹金疮药、麻沸散等军需药材。

民医丞:组织赈疫、编修医书,管理地方“医曹”。

现在有了两位师兄为少司医,正好让他们分管军医督和民医丞。至于侍医监,先自己兼着,到时候再选合适的人。

少司医之下,再设若干医令,管具体治病。

除此之外,还需要设医典,地方医曹,需招募药工长,医工长等等。

“大司医署会很大啊,从朝廷到民间。”他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