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戏曲到大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0章 粮食

去太康伯府其实是走个过场,徐云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在与张国纪客气了几句话之后,就回到了自己家。

邢沅、董小宛还没有吃饭,正在等徐云回来。

“哥,饭菜都做好了,就等你回来开饭?”

“你们能先吃啊!没有必要非得等我回来?”

“徐公子,这是规矩,我们知道你今天要回家,所以才这样安排,要是你入宫去了,我们也就不等你了?”

董小宛在旁边解释。

“咱们家没有这个规矩,我回来后有吃的东西就行,等的人不是你们两个吧?张忠他们是不是也没有吃饭?”

“哥,他们确实是还没有吃饭,也一起在等你?”

“对了,今天是过年,咱们吃什么?”

“本来是打算吃饺子,可觉得太简单了,就准备了一些酒菜?”

董小宛的回答,令徐云笑了起来。

“饺子确实是简单了,那有什么酒菜啊?”

“这个我也不是太清楚,要叫张忠过来问一问?”

“不用问他了,咱们去厨房看看?”

徐云说罢就让邢沅、董小宛给他带路。

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张忠,想不到徐云、邢沅、董小宛三个人会过来。

“侯爷,你怎么来这里了,有什么事吩咐一声我会过去的,这里太乱了?”

“我就是过来看看,咱们今天吃什么?”

“侯爷,准备了一桌子酒席,有30多个菜,鸡鸭鱼肉是一应俱全,另外煲的汤也快好了,你看看还需要准备什么?”

“30多个菜?咱们府里这么多人,能够吃吗?”

“侯爷,这30多个菜是你和二位姑娘的,我们吃饭就行了?”

“什么?张忠,这可不行,大过年的大家都要吃好,我们三个人吃30多个菜,我们吃的了吗?”

“侯爷,这是规矩,我们做下人的,有饭吃就知足了?”

“不行,这可不行,张忠,你要记住了,从此以后,咱们府里大家吃的东西都一样,不要分开?”

“侯爷,要是这样的话,坏了规矩是其一,其二,那开销可不是一般的小,眼下京城的米价都三百文一斗了?”

“不就是三百文一斗米,难道说我们吃不起了,你们每天操持这府里的大小事务,吃好才有力气?”

“侯爷啊!咱们几十口子人,每天的吃吃喝喝,要是这样下去,那可不是了不得?”

“张忠,钱的事情你不用考虑,你只要办好这件事就行,今天中午,我们三个人四菜一汤就行了,其余的你们都分着吃了,不够在继续做?”

善待这些人是徐云的基本观念,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知道自己虽然高高在上,但如果这些人中间有人冒坏水,你真的是防不胜防。

“哥,你真的要这样做吗?”

邢沅觉得徐云的做法怪怪的。

“是啊!怎么了?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徐公子,主仆有别,你是个大好人,我估计整个大明朝都找不出第二个,就像你这样对待下人的主人来?”

董小宛也觉得不合适。

“你们两个人还小,我现在告诉你们,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府里的下人虽然地位不高,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咱们对他们好,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其他人家里面是什么情况,我们没有权利去管,但咱们自己家里的事,就按照这个规矩来。”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要依靠他们劳作,其实,说白了,我们不就是提供了一个地方而已,他们知道感恩,府里的麻烦就回少了?”

徐云的这些话,邢沅、董小宛基本上都听明白了。

“哥,我真的了,就是家里的开销要大了?”

“大就大一些,钱的事情你们不用发愁,我来想办法,其他的能耐我舍不得没有,赚钱保证没有问题?”

其实,徐云也知道,在明末的时期里,粮食的价格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要是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大明也不会走到亡国的路上。

就在徐云吃饭的时候,紫禁城里的朱由检,同样也在为粮食的问题发愁。

“皇上,解决张献忠、罗汝才这些人,估计军饷需要50万两,粮食需要30万石,这些东西准备不好,事情就难办了?”

高起潜、孙传庭、洪承畴三个人,在平台接受朱由检的安排。

“50万两银子,我想办法挤一挤,这粮食的问题可不好办,你们能不能再减少一些?”

“皇上,我们经过商量,这已经是最少的了,十几万兵马的吃喝,都是不能再减少的,这还不包括,安抚那些真心实意投降的人?”

孙传庭的话让朱由检皱起了眉头。

“难道说就不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筹集粮食,京城里的粮食也不多了,这上百万的人口,没有粮食可要翻了天的?”

“皇上,我们也想过了,要不然就从河南的亲王,比如说周王、福王等藩王那里,借一部分粮食?”

洪承畴的建议,朱由检听了后并没有直接表态。

“你们还有其他的好办法没有?”

“皇上,我们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实在是没有好办法了?”

高起潜直接跪下了。

“唉,我也不明白,这粮食确实是大问题,如果有粮食,那些人也不会去造反,这样吧,你们先下去,我再考虑考虑?”

朱由检自己想了一个晚上,也想不出粮食应该从什么地方来。

“皇上,你怎么不把大明侯找来问一问,说不定他有什么好办法?”

周玉凤的这句话,算是给朱由检提供了一个建议。

“我知道,但徐云一个人,也不可能弄来几十万石的粮食,粮食可不是银子,地里没有长出来,谁也没办法?”

“皇上,行不行你到是问问他,万一他有好办法呐?”

“那好吧,我每天试试看,但愿他那个想出个好办法来?”

朱由检这个晚上是彻夜难眠,徐云却是睡得香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徐云也想不到,自己建议解决张献忠、罗汝才,回招来了粮食的问题。

大明的粮食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大旱是其中的一方面,还有就是地主们掌握大量的粮食待价而沽。

朱由检没办法破解这个难题,所以,各地的饥民才揭竿而起,与其饿死不如冒险一搏,这就是明末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