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与遗产:第二届宜红古茶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万里茶道沿线的中俄侨民与茶商

武汉大学

刘再起

前面几位大咖讲了万里茶道的“物”,我讲一下万里茶道的“人”,因为万里茶道无论是从武夷山,经汉口到圣彼得堡,还是从鄂西进渔阳关到汉口,再到内外蒙古、恰克图,最后到圣彼得堡,这些线路都是人开辟的,是数百年前不辞辛劳,具有开拓和挑战精神的山西商人——伟大的晋商开辟了万里茶道。

今天我想讲这几个问题,第一,万里茶道的形成。

万里茶道的形成与当时的国际政治、国际经济背景有关。汉口是万里茶道的中心,是当时在中国的俄商及其他外商的居住地,其中有俄国茶叶商、俄国侨民,数量甚至超过北京。

为什么两峰(鹤峰、五峰)包括石门是万里茶道的茶源地遗址?1987年,我第一次出访苏联,在研究的过程中,在俄罗斯的历史文献和档案中,我发现了万里茶道的记载。应该讲,在15年前,在国外很少有人提万里茶道这个概念。15年前,2002年,俄罗斯外交部举行了驻亚太地区使节会议,当时我在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发表演讲,提到了中俄经济关系的历史与渊源,特别讲了这个万里茶道,当时也没引起反响,有一种“独钓寒江雪”的感觉。后来我用俄文在《俄罗斯学报》和《今日亚洲》上发表了关于万里茶道的文章。2007年,十年前,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俄罗斯杂志上发表《从近代中俄茶叶贸易谈起》,这篇文章后来被俄罗斯网站全文转载了,由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推荐给当时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万里茶道的形成与当时的国际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有相当大的关系。17世纪以后,随着俄罗斯的强大,随着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随着俄罗斯在亚洲的扩张,我们两个国家开始交往,万里茶道的形成是中俄两个国家经济贸易大碰撞、大发展的结果。还有茶叶贸易的运输可以说明这一点。18世纪、19世纪,特别是到了19世纪,当时两个重要的国家,一个是西边的英国,一个是东边的俄国,它们在地缘经济上进行竞争。到18、19世纪中叶之前,我们中国的茶叶主要是出口到英国的,在这之后,我们茶叶出口基地主要是在汉口,这个时候,主要出口国是英国和俄国,汉口就是英资与俄资竞争的一个地方。这里还有一个学术性的问题,希望大家参与研究。我们讲万里茶道,我们希望大家研究万里茶道形成的历史背景,国际国内因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俄罗斯,无论是政界、经济界还是文化界,对于武汉,包括当年的汉口,对于以湖北为中心的南中国特别感兴趣。

现在的俄罗斯学者研究证明,中俄四百多年来的交往中,湖北的汉口,就是现在的武汉是除北京以外俄国人来得最多、最感兴趣的地方。19世纪中后期,汉口是俄国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探险家、商人、侨民居住最多的地方,可见湖北在万里茶道中的地位。

俄罗斯,以前叫沙皇俄国,有三个东西是其特色:沙皇、东正教与专制制度。俄罗斯的扩张,无论向东向西向南向北都与东正教的扩张非常有关系,因为东正教是其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中俄之间的交往,最开始是东正教的使团与我们的交往。为什么我们今天在汉口可以看到很大的东正教教堂?东正教在中国的扩张和传播很有意思,中国第一批接受东正教洗礼的人,或者是东正教教徒,恰恰是生活在武汉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里能够成为万里茶道的茶源的原因,这与俄罗斯对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非常感兴趣有关系。再一个,当时俄罗斯的饮食习惯,与东北、西北的民族有很多相同之处,我们的江南文明正好吸引了俄罗斯的草原文明,他们一直都很有兴趣。我们的历史研究可以表明:湖北是除北京以外几百年交往的中心地带,这正是为什么在苏联时期,我们湖北省跟当时苏联最重要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乌克兰会成为友好省,武汉市跟基辅市会成为友好城市。1960年,教育部在武汉大学设立乌克兰研究中心,当时也是全国唯一的。2005年,本人从俄罗斯回国以后,武汉大学成立俄罗斯乌克兰研究中心。直到今天,俄罗斯乌克兰对我们这一块还是比较感兴趣。

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中俄《伊犁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放开了对俄国商人和俄国宗教的管制,使俄国更加深入江南地区。同时19世纪中叶在中国大陆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经历东南经运河北上的这样一条线。这个我要讲一个学术观点,万里茶道对我们中国来讲,是晋商开辟的,中俄万里茶道是中国晋商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商人共同开创的。

这里有几个历史阶段,一个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万里茶道主要由中国晋商开辟,这是因为晋商所处的地理环境。山西跟蒙古、俄国比较近,过去俄罗斯购买茶叶主要是通过蒙古间接地购买,但汉口开埠以后,特别是太平天国建都南京以后,俄国商人直接来到汉口,直接来到长江流域,而且深入湖南湖北考察,还在湖南湖北设点。第一批在汉口设点的商人就是俄罗斯商人伊万诺夫,后来做得比较大的就是今天汉口的新泰茶厂。伊万诺夫设立了顺风茶厂,后来陆陆续续设立的有阜昌等。俄罗斯的茶叶商人和俄罗斯的侨民在19世纪70年代有28人,到80年代超过了100人,到90年代,俄罗斯在汉口的侨民和茶叶商人已经有数百人。俄罗斯侨民在汉口建立了自己的学校,有自己的报纸,这也是1890年末代沙皇尼古拉在还是太子的时候访问汉口的一个重要原因。俄罗斯商人和中国晋商在汉口经营的茶市占全世界茶叶出口量的60%以上,出口到俄罗斯的茶叶占到了90%以上。

这里我还讲一个学术性的观点,就是这个万里茶道的线路是多样的,不是只有一条线路,我们今天讲万里茶道申遗可能有一条主线路,我们和俄罗斯研究万里茶道的学者讨论过这个问题。有一个共识,就是万里茶道有多条线路,是多样性的,主要的线路从19世纪中叶以后算的话就是从武夷山、江西铅山到汉口、襄阳、河南、山西、张家口、呼和浩特、恰克图、新西伯利亚、圣彼得堡。这是一条主要的线路,但是由于长江流域水运比较发达,还可以走水运,将茶叶从汉口运到上海,从上海运到马六甲海峡,最后运到当时俄国的领土乌克兰。还有一条,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到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再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最后运到乌克兰,这也是一条线路。还有一条是海路,运到天津,后来运到海参崴,再运到乌克兰。所以说万里茶道的线路是多样性的。

正因为万里茶道的多样性,我们今天才讲万里茶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讲万里茶道是“一带一路”的前世今生,万里茶道是今天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万里茶道是联结我们同蒙古国的“草原之路”、同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也是跟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一个重要抓手,所以在万里茶道申遗的过程中,一定要跟我们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有机地接合起来,还要跟我们的长江经济战略带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说我们有个“线路与遗产”宜红古茶道,如果我们三个县甚至更多的县参与进来,向湖北省发改委汇报,争取把它纳入长江经济带建设规划,进而让我们宜红茶,让三县茶产业茶文化结合今天的“一带一路”走出去,就能重现万里茶道昔日辉煌。据我所知,我们中国的茶叶,湖北的绿茶也好,红茶也好,砖茶也好,在中亚地区,在俄罗斯地区,在以前的苏东地区,都非常有市场,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开拓。

我就从政治,从国际关系,从经济学,从国际研究的角度谈一下万里茶道与“一带一路”经济带和我们三县生态积极发展融入长江经济带以及一带一路主导的线路问题,相关研究应该是我们学界,也是各位专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我们万里茶道的申遗,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知晓,离不开学界研究,离不开人民支持,也离不开政府领导的重视、关心、支持。

下面我再讲一下我们中国商人、中国侨民在俄罗斯经历了怎样的千辛万苦。1868年前,当时清政府是不允许中国侨民到外国经商的,1868年后,我们中国商人走出去了。1869年,据统计,当时在俄罗斯的中国茶商和侨民只有79人,到1919年十月革命之后,当时的中国茶商、晋商和侨民从俄罗斯归国的,仅山西一个省就有一万一千多人,我们中国的侨商、侨民、茶商,主要在恰克图、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他们为宣传中国的茶叶、茶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