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文学传承的萌芽
苏逸背上书包,满怀憧憬地踏入小学的校园,自此,一段充满新奇与探索的旅程在他脚下徐徐铺展。谁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平凡的校园生活,悄然为苏逸开启了一扇通往文学殿堂的大门,激发出他对写作那如烈火般炽热且浓厚的兴趣。
在学校的作文课上,苏逸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梦境之中,小小的脑袋瓜里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如灵动的音符般从他笔下流淌而出。他会描绘自己化身成拥有神奇魔力的小精灵,在神秘的森林中与动物们对话,帮助它们解决难题;也会构思一场星际大冒险,自己驾驶着超光速飞船,穿梭于浩瀚宇宙,探索未知星球的奥秘。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颗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星星,带着纯真与幻想,引得老师和同学们啧啧称赞。
不仅在课堂上,回到家中的苏逸也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创作小世界里。他总是偷偷观察苏然创作时的模样,然后有样学样。只见他一本正经地坐在书桌前,小身板挺得笔直,拿起一支铅笔,在洁白的稿纸上写写画画。时而托着腮帮子,眉头紧皱,似乎在为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而发愁;时而又突然眼睛一亮,嘴角上扬,快速地在纸上记录下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感。那专注又可爱的模样,活脱脱就是苏然的迷你复刻版。
林悦和苏然偶然间发现了苏逸这些可爱又充满热情的创作举动,内心瞬间被惊喜与感动填满。他们深知,这是孩子对文学热爱的珍贵萌芽,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苗,需要他们用心去浇灌、精心去呵护。
为了给苏逸搭建一座通往文学世界的桥梁,林悦和苏然开始齐心协力,精心为他规划阅读成长之路。家中的书架逐渐被琳琅满目的优秀文学作品所占据,从温馨治愈的《窗边的小豆豆》,让苏逸感受到纯真童年的美好;到惊险刺激的《鲁滨逊漂流记》,带他领略荒岛求生的惊险与坚韧;再到寓意深刻的《绿野仙踪》,使他明白勇气、智慧和友情的力量。每一本书都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为苏逸打开一扇又一扇通往不同奇妙世界的大门。他们常常在宁静的午后,一家人围坐在洒满阳光的客厅里,轮流朗读着书中那些精彩绝伦的段落,分享着彼此独特的感悟与深刻的思考,欢声笑语在房间里回荡,文学的种子也在苏逸心中生根发芽。
苏然更是深刻地明白,丰富的生活体验是创作灵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于是,只要一有闲暇时光,他就会兴致勃勃地带着苏逸走出家门,去拥抱大自然、探寻历史的奥秘。在风景如画的公园里,他们漫步在蜿蜒的小径上,苏然引导苏逸仔细观察鸟儿在枝头欢快歌唱的姿态,蝴蝶在五彩斑斓的花丛中翩翩起舞的优雅,感受微风轻拂脸颊的温柔触感,倾听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的美妙声音,让苏逸用自己的五官去全方位地感知这个世界的奇妙与美好,这些细微的感受都可能成为他笔下动人的篇章。他们也会一同前往充满历史韵味的博物馆,在那些古老的文物与珍贵的展品之间穿梭,聆听讲解员生动地讲述着一段段波澜壮阔或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那些穿越时空而来的文化瑰宝,仿佛带着岁月的温度,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繁星,点亮了苏逸脑海中的创作灵感,让他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也为他的写作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林悦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苏逸写作技巧的耐心培养上。每当苏逸满心欢喜地完成一篇作文,迫不及待地拿给她看时,林悦总会温柔地微笑着,轻轻拉着他坐在自己身边,然后逐字逐句、细致入微地和他一起修改文章。她会用轻柔且充满鼓励的语气指出文章中用词不够精准、表达稍显平淡的地方,然后耐心地引导苏逸思考如何运用更加恰当、生动形象的词汇来描绘眼前的事物,让文字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她还会巧妙地向苏逸传授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让文章瞬间变得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比如,当苏逸写道“太阳照在湖面上”时,林悦会启发他:“宝贝,你看太阳照在湖面上,湖水一闪一闪的,像不像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呢?”经过这样的引导,苏逸的文章变得更加精彩,“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把光芒洒在湖面上,湖水就像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美极了。”简单的修改,却让整个句子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父母无微不至的悉心熏陶与耐心教导下,苏逸的写作水平犹如春日里茁壮成长的幼苗,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他的作文在学校组织的各类作文比赛中屡屡脱颖而出,多次斩获佳绩。每次苏逸满心欢喜地捧着奖状,迈着轻快的步伐跑回家时,脸上都洋溢着无比自豪与喜悦的笑容。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努力的肯定,更是让他对文学的热爱愈发坚定不移。他深知,在追逐文学梦想的道路上,父母永远是他最坚实可靠的后盾,给予他无尽的支持与鼓励。而他,也将带着这份炽热的热爱,勇敢无畏地在文学的浩瀚海洋里扬帆起航,尽情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