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绣春刀开始纵横诸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6章 钱谦益“孤忠”!

“大人,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做?”

眼下这局面。

让卢剑星和裴纶二人有些不安了。

毕竟春闱舞弊是大事。

这可是在为大明选贤举能。

若真出了麻烦。

所有人脑袋绝对是保不住的。

崇祯必然彻查到底。

所以眼下是抓还是不抓?

肖子仪沉吟半晌。

“抓!”

于是江南贡院便有十来名考生被揪了出来。

痛哭流涕者有。

跪地求饶者有。

沉默崩溃者有。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十年寒窗苦读的艰辛唯有自己知晓。

被当场抓捕的这些考生失去的是自己的前程。

可肖子仪若不抓他们。

丢的不仅是公平。

还有人头。

很快。

科举便继续正常举行下去。

倒是那名叫王穉登的考生被肖子仪放过了。

这些都是小插曲。

两万多名考生很快便有序离开贡院。

但肖子仪知道。

事情不过是刚刚开始。

……

啪!

御书房中。

崇祯暴怒地将手里的折子丢在地上。

对着下面的两位阁老骂道。

“荒唐!这简直是荒唐!”

首辅温体仁微微躬身,“陛下,幸亏肖大人发现得及时。”

崇祯目光落到一边的亲信骆养性身上。

“是啊,子仪的确是一片忠心,养性你有个好属下啊。”

骆养性躬身摇头,“都是陛下慧眼识才,将他安排到了南京,给了他展现才能的机会。”

“子仪此人,精忠报国呐!抄家给国库送来两千万两银子,先前查抄阉党也是他的功劳吧?”

“是。”

“如今的舞弊案也是他的功劳……这样吧,等南京那边事了了,就让他回京来担任北司镇抚使。”

“那陆文昭?”

“他在蜀中抄了福王府,本来应该回来的,但李张二贼尚未平复,卢总兵又对他颇有称赞,将他调去都督府吧。”

“臣明白。”

“袁督师进言说,要对后金闭市封锁,真有作用?”

崇祯心心念念的就是西北匪患和辽东皇太极。

这是扎在他心头的两根刺。

陆文昭在西北那边得力让他心下稍慰。

但辽东皇太极如今能依赖的却只有袁崇焕一人。

让他还是有些不放心。

温体仁上前躬身,一片语重心长,“陛下,须提防袁督师养寇自重呐!”

崇祯摇摇头,“袁督师赤心为国,朕甚赖他。”

……

后宫,御花园。

心情还是有些沉重的崇祯跟淑妃散步。

“爱妃,你说这辽东,真能稳住吗?”

周妙玄自然不懂国家大事。

但她也不必说太多。

“袁督师几次击退后金建奴,让后金建奴损失惨重,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风,想来皇太极绝不是袁督师的对手!”

崇祯神色愈发担忧,“朕担心的倒不是皇太极,而是袁督师。”

周妙玄震惊,“陛下怀疑袁督师?”

“温阁老所言有理,袁督师长期驻兵辽东,确有养寇自重的可能。况且……”

崇祯欲言又止,目光落在周妙玄的身上。

终究还是继续说了下去。

“他给魏阉修过生祠。”

周妙玄面上古井无波。

内心却惊涛骇浪。

这才多久。

崇祯就开始怀疑他一手提拔的袁崇焕了。

那可是为大明打出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的绝世名将呐!

此刻她心中愈发感到失望。

这个崇祯也已经不是她认识的那个信王殿下了。

这些朱紫朝臣坐在高高的庙堂上。

随意几句话。

便能将一位驻守边疆的名将打上“养寇自重”的标签。

或许自己父亲当初也是被魏阉这么几句话便打入诏狱中的吧。

心下愈发悲哀。

“听说袁督师是前任次辅钱龙锡举荐,陛下既然怀疑,为何不将他撤下来?”

崇祯叹气,“无人可用啊!大明的确输不起,西北饥荒,江西道又有水灾,朕从皇兄手中接过来的是千疮百孔的大明。”

“陛下辛苦了,还是需要保重龙体。”

崇祯紧握拳头。

在桥边木栏上狠狠捶了一下。

咬牙切齿地恨道。

“魏阉当受万世唾骂!”

……

早朝上。

礼科给事中闵洪学上了一道奏疏《直发盖世神奸疏》。

文中弹劾南京礼部玩忽职守、罔顾圣命。

重提天启初年的钱千秋舞弊案。

刀锋直指次辅钱谦益。

意有所指。

一听“结党”二字。

崇祯果然重视。

当即让内阁次辅钱谦益出面解释。

但没想到钱谦益并未以自己“孤臣”为观点进行辩驳。

而是脱下冠帽乞骸骨。

这一手当即将崇祯给整不会了。

钱谦益如今是他用于制衡温体仁的“东林党遗留”。

不能走!

于是虽然钱谦益一言未辩。

但崇祯已然信他几分。

认为他“无党”才始终被人拿往事攻击。

而就在这时。

江西道御史弹劾钱谦益“媚珰”。

“陛下,微臣要参钱阁老谄媚魏忠贤,在杭州西湖为魏忠贤建生祠,还率先为魏忠贤作诗歌功颂德,题有‘明德鼎馨’之语。”

山西道御史也出面弹劾。

“陛下,微臣也要参钱阁老‘媚珰’之罪,曾赋诗赞颂魏阉,诗中有衮衣、朱雀、宫殿之类的僭拟字眼。”

贵州道御史也上前参告。

“陛下,微臣也要参钱阁老,纳娼妓为妾,并纵容娼妓其父勾结倭寇,门风败坏。”

一时间。

十三位监察御史中竟有七人相继出面弹劾当朝次辅钱谦益。

从“钱千秋舞弊案”到“媚珰”,再到“门风败坏”。

别说满堂震惊了。

就连崇祯此刻都有点懵了。

可当他看向钱谦益。

却发现后者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低头一言不发。

而此刻最为震撼的莫过于首辅温体仁了。

他弄不出来这般大动静。

监察御史中出身江南的人只有三位。

于一片死寂中。

钱谦益缓缓地挪动步伐。

走出朝臣之列。

跪伏地上。

高举自己早已脱下的冠帽。

“臣自入仕途之日起便一身孤立,两袖清风,至此已三十载矣。”

“献策七百三十六条,辅佐过我大明三位皇帝。”

“今死而无憾,恳请陛下降罪,赐臣一死,以全忠义!”

震撼!

难以形容崇祯此刻的震撼心情。

江南春闱有士子作弊。

在他看来是小事。

毕竟也不是那种震惊朝野的舞弊案。

却没想到。

今日竟然引发如此大的反响。

但他回过神来。

却只觉得钱谦益已不是“无党”了。

这是“孤忠”呐!

他目光落在温体仁身上。

只觉得真正结党的另有其“温”。

坏朕帝心,该死!